新疆环游记(06)喀什古城
原创 波多野司机 老司机撸自驾游
文接上集:
新疆环游记(05)热情的沙漠D10,和田-喀什,499km。
11:00出发离开和田市区。从和田开始,就有高速公路了。“吐和高速”,编号g3012,从和田开始,经喀什、阿图什、阿克苏、库尔勒,到达吐鲁番。G3012的和田-喀什段,和g315基本重合,为了早点到达喀什市,我就沿着g3012高速一路驶向喀什。
新疆国省道,进入沿途的城市前都有检查站,而高速公路,基本每个服务区都有检查站。此外,进入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加油站、服务楼,都要进行安检,所以在新疆,ID要一直带在身上。
17:45,到达喀什市区中心。
喀什市,是喀什地区的政府所在地。喀什地区,古城“疏勒”、“疏附”(现在还有这些名字命名的县),是古丝绸之路的要冲。目前包括1个县级市、10个县、1个自治县,分别是喀什市、疏附县、疏勒县、英吉沙县、岳普湖县、伽师县、莎车县、泽普县、叶城县、麦盖提县、巴楚县、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喀什地区行政公署驻喀什市解放北路46号。
我就住在解放北路,地区公署旁边。停好车,办好入住。
离开宾馆,往北走过地区公署,就到了喀什老城。解放北路把老城景区分成了东西两个部分。西区名为“吾斯塘博依”,著名的艾提尕尔清真寺就在此。东区名为“恰萨”,今天我先去东区转一转。
恰萨老城的西门入口在艾提尕尔清真寺对面,解放北路的路边。经过安检进入古城,便是欧尔达西克路。这条路两边都是各色美食档口,是古城主要的美食街。
路边有一块提示牌。整个古城不需要购买门票(除了艾提尕尔清真寺)。
喀什古城形成于16世纪,原先人口密度及建筑密度较大,居民房屋多为生土建筑(是指主要用未焙烧而仅作简单加工的原状土为材料营造主体结构的建筑),基本不具备抗震条件,公共基础设施基本没有,百姓生活不便。2009年以来国家投入大量资金推动老城改造项目。如今,老城核心区已基本改造完成,设施完善,坚固抗震,又能传承风貌。
虽然已成为5A景区,但是古城目前仍旧是当地群众聚居的地方。在迷宫般的小巷里漫步,周围的一砖一瓦,一门一窗,一花一草,一墙一画,无不散发着浓浓的维吾尔族气息。
可能赶上放学时间,巷子里经常看到小学生。
巷子边上偶尔会有一张露天大床,维族人有时就聚坐在上面。
走累了,于是回到欧尔达西克路的美食街上,品尝美食。
满街都是各色小吃,琳琅满目,眼花缭乱,令人食指大动。
▲烤南瓜,外焦里嫩
▲打馕店的烟囱
▲烤鸡蛋/鹅蛋/鸵鸟蛋
▲烤肉店的炉子
▲红柳羊肉串
▲超级好吃的羊杂汤
▲羊肉抓饭
一路沿着美食街向东,边走边吃,只恨肚子太小。
在欧尔达西克路拐弯的地方,路边有一座非常不起眼的建筑。
这就是“吾尔达西克清真寺”,又名“欧尔达西克清真寺”。它是喀什最早的一座清真寺,比数百米外著名的艾提尕尔清真寺整整早了四个世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欧尔达西克清真寺两度被当做“四旧”进行了大量的拆除,目前外观已经平淡无奇,毫不起眼。多出来的400年历史,没有为它带来显赫的地位,却像是覆盖它的沙子——如今政府无意于去发掘,只是在门口悬挂着“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
在美食街吃的很饱,于是继续在恰萨老城里游走。然后从北门出去,沿着亚瓦格路向东。这里的古城民居都建在高台上,远远的能看到喀什电视塔。
古城东北部有一片黄土高崖,当地人世代在此居住。房屋依崖而建,家族人口增多一代,便在祖辈的房上加盖一层楼。经过千年的发展,这里便形成了极具特色的“高台民居”。
沿着吐曼路一直走到喀什古城的东大门。这里算是整个古城景区的正门。每天10:30、12:00和18:00,在东大门有“开城仪式”的表演。明天再来看。
从东门进去不远有一个“土陶展览馆”,这是当地土陶匠人的门店。
喀什土陶是一种非常古老的传统手工制陶技艺,但是目前发展前景不容乐观。因为市场规模的原因,利润低,很少人愿意继承这门手工艺。
我买了一只作为纪念,价格30元,就是下图中间这只双耳陶罐。
从土陶店出来,发现路面的自来水井盖也是带有陶壶图案的。
天渐渐黑了。已经是北京时间21:40了。不过由于喀什位于祖国的最西端,经度上的差异造成喀什与北京的“时差”大概2.5个小时。
天黑后,古城里临街的各个店家,纷纷出来清洗地面。有的用洒水车,有的拉水管,把各自门前清理干净。
从古城东门沿着阿热亚路一直向西,22:00回到了恰萨老城的西大门。然后沿着解放北路向南,不到十分钟就走到了住处。
D11,喀什市区。
今天继续在喀什市区。
上午10:25,先步行来到了艾提尕尔清真寺。
艾提尕尔清真寺始建于明代的1468年(另一说为1442年),当时喀什噶尔的统治者沙克斯·米尔扎首先在这里建立一所清真寺,用来祈祷他的亲友们的亡灵。后来又经过历代多次扩建和修缮,成了现在的形式和规模。它南北长140米,东西宽120米,占地总面积为1.68万平方米,分为“正殿”、“外殿”、“教经堂”、“院落”、“拱拜孜”、“宣礼塔”、“大门”等七部分。它不仅是新疆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也是全国最大的清真寺之一。
清真寺正门朝东,米黄色的门楼高12.6米,拱门高4.7米,宽4.3米,门的上方刻有阿拉伯文的《古兰经》。门楼的两旁各有一座“宣礼塔”(也叫邦克楼),18米高,塔身用镂雕瓷砖砌出色彩绚丽精致的图案,是“穆安津”(宣礼员)呼唤穆斯林做礼拜的地方。
目前艾提尕尔清真寺的门票价格为45元/人,允许女性游客参观,但是要注意错开每天下午的礼拜时间。
走进大门,庭院内古树森森,花草繁茂。礼拜堂在寺院西部的一个高台上,分内殿和外殿和长廊,可容纳六、七千人同时做礼拜。廊檐十分宽敞,有122根绿色雕花木柱,进入前需要在廊檐下脱鞋。
大殿内配有免费的讲解员,会给大家做简单的介绍。
大殿内最引人注目的是下图右侧的这一巨幅羊毛挂毯。这是纯人工编织的,上面的图案是石榴花,比喻“五十六个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的抱在一起”。
本来艾提尕尔清真寺还有一块名贵的波斯挂毯,是由伊朗总统赠送的,但是现在已经不再展出了。
雕花拱形窗。
大殿顶棚分为若干方格,成网络状排列,藻井为彩绘花卉或几何图形,制作精美,色彩艳丽。
艾提尕尔清真寺其实也不大,开放的区域有限,所以30分钟就看完了。
从清真寺出来,向右拐,就到了吾斯塘博依路。这是一条千年老街,沿途各种商铺与民宅。
最著名的就是“百年老茶馆”。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维吾尔族特色双层建筑。虽然经过了现代化的改造,但仍是当地人闲暇时聊天喝茶的地方。
街边都是精美的维族建筑。
这是一家挂毯商店,楼上挂着各色展品。
路边的小巷。
改造后的老城街区,尽量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求平衡。
11:35,回到解放北路上,乘坐喀什出租车,前往位于天山西路的“喀什地区全域旅游服务中心”。去这个地方,是因为在这里要办理次日去塔什库尔干县的边防证。虽然来新疆前,在北京市已经办理了边防证。
不过,北京办的边防证,“前往地点”一栏只能写到地市级,不能写到县级。而塔什库尔干县边防检查的要求是,必须明确标明“塔什库尔干县”才可以通行。所以,只能到喀什市的全域旅游服务中心办理塔县的边防证。
这个服务中心是近年新建的,条件不错。赶上旅游淡季,我来办理边防证并没有排队。据说在暑假,办证队伍大概需要排队1小时。
办证的警官说,如果我在北京办理了边防证,他在那个证上加注塔县即可。恰巧我没有随身带着我的边防证过来,于是在现场重新打印了一张塔县专用的边防证,反正也都是免费。
在全域游客中心前后只待了15分钟,就坐上了出租车直奔市区东北部的“香妃园”。
香妃园,又叫香妃墓,其实学名应为“阿帕克霍加墓”。坐落在喀什市东北郊5公里处的浩罕村,占地面积30亩,始建于公元1640年前后,距今已380年,是一座典型的伊斯兰式古老的陵墓建筑群,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其中葬有明末清初喀什著名伊斯兰教“依禅派”大师阿帕克霍加而得名。阿帕克霍加是墓中第二代人,曾一度夺得叶尔羌王朝的世袭政权,更成为17世纪“依禅派”伊斯兰教的首领,名望远远超过其传教大师的父亲玉素甫霍加。据说墓内葬有同一家族的五代72人。
香妃是清乾隆皇帝的爱妃,本名买木热·艾孜姆,是阿帕克霍加的后人,自幼体有异香,被称为“伊帕尔罕”(维语意为“香姑娘”)。她被清朝皇帝选为妃子,赐号“香妃”,因不服京城水土病故。民间传言清帝下令由124人抬运她的棺木,历时3年运尸回乡安葬于阿帕克霍加墓中。但据今人考证,她的陵墓就在河北清东陵,喀什香妃墓仅仅是她的衣冠冢。
香妃园景区的基础门票是30元/人,其它歌舞表演等的门票可以选购。由门楼、小礼拜寺、大礼拜寺、讲经堂和主墓室五部分组成。
主墓室在陵园东部,是这处建筑群的主体建筑,造型宏伟壮观,风格庄严华丽,为整个建筑群之冠,也是新疆最为宏大精美的陵墓。
主墓为方体圆顶,横长36米,纵深29米,通高27米。墓室四周的墙上,由绿色琉璃砖贴面,间以黄蓝二色瓷砖镶嵌,瓷砖表面绘有彩色图案,还有阿拉伯文警句。墓室内的墓台上,排列着大小不等的58个棺椁,埋葬着阿帕霍加五代共72人。墓室内禁止拍照,所以没有照片。
墓室四角各立一座半嵌在墙内的巨大砖砌圆柱,柱顶各建一座精致的圆筒形“邦克楼”。
主墓室西侧,则是加满清真寺。该寺始建于1873年,由近百米长的敞廊与后殿组成。62根木柱由62名工匠精雕细刻而成,其图案和花纹每根都不相同。
在星期五(居玛日)和重大节日期间,大量穆斯林群众在此做礼拜。
再往前,就是门楼了。
门楼精美华丽,两侧有高大的砖砌圆柱和门墙,表面镶着蓝底白花琉璃砖。
然后再次穿过景区花园,整个墓园就算参观完毕,总用时1小时15分钟。
13:20,打车离开香妃园,直奔大巴扎。
大巴扎的全名为“喀什中西亚国际贸易市场”,位于喀什古城东门外吐曼河畔,是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国际贸易市场。
巴扎,维语集市的意思。喀什有许多巴扎,各具特色,不过这个东门大巴扎是规模最大的。它是两千年来不断发展而来的,从古丝绸之路上的商队聚点发展为如今的大型贸易市场。市场里主要经营各种土特产、丝绸、挂毯、干果、工艺品、日用百货等等,品种繁多。据说每逢星期日会有多达数万人前来,熙熙攘攘,好不热闹。
还好,这一天不是周日,市场里人少了很多,我走马观花看了看,就离开了。
从大巴扎出门往西的街角处,就是桥头清真寺。可能因为它位于古城东门东大桥的桥头而得名吧。
继续向西,跨过东大桥,南侧的一片高台民居十分显眼。
这片历史悠久的高台民居,已经完全封闭,开始维修了。
不知道后续会如何维修,目前在外围看到的情况是,人走屋空,破破烂烂。
既然无法进入,那就只能在外面绕圈看看吧。到处都是拆除的痕迹。
14:15,又来到古城东门。在制陶人院落的墙外,有一大片电动自行车的停车场。
墙上的陶艺装饰,别具一格。
古城东门外路口,一位汉族女交警正在搀扶维族老人。
在东门问询处,确认了下午6点会有开城仪式的表演,还有3个半小时。于是决定打车回酒店小憩片刻,暴晒下走了一上午,也确实累了。
17:00,再次来到古城,穿过恰萨老城区,来到东门外等候开城仪式的表演。
18:00,“开城仪式”准时开始。其实就是一个大概介绍喀什风貌的短舞蹈秀,大概15分钟,也不需要买票。如果时间上方便,还是可以看一下的。
之后,便是继续在古城里大快朵颐的时间了。重新回到欧尔达西克路的美食街,又是一通逛吃。
在恰萨老城区的西门附近,看到一位当地人和他养的猫。
猫咪就在店铺的柜台上待着,神闲气定,威武挺拔。
最后,买了几个馕当做之后路上的干粮,在天黑前恋恋不舍的回到宾馆歇息。明天就要开拔奔向帕米尔高原了。
(第6集完)
相关链接
新疆环游记(05)热情的沙漠新疆环游记(04)若羌的米兰新疆环游记(03)冷湖与花土沟--
修改:Borrego FROM 223.72.57.*
FROM 223.7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