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接上集:新疆环游记(15)从乌鲁木齐到吐鲁番
D29,吐鲁番市区及周边,20km
今日路线:苏公塔,坎儿井乐园,葡萄园晾房,交河故城。晚上继续住在吐鲁番市区。
吐鲁番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古为“车(ju)师国”。从地形上看,吐鲁番是天山东部的一个东西横置的形如橄榄状的山间盆地,四面环山。吐鲁番盆地的盆底艾丁湖,水面低于海平面155米,是中国最低的盆地,在世界上也仅次于低于海平面391米的约旦死海,为世界第二低地。市区的海拔一般也就是三十米。城南有一处“中国内陆海拔零点”的纪念碑,那里是我国陆地海拔零点的基准所在,而海平面零点在青岛。
吐鲁番市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暖温带荒漠气候,日照充足,热量丰富但又极端干燥,降雨稀少且大风频繁,故有“火洲”、“风库”之称。白天气温高,尽量避免室外暴露活动。
中午12:50,开车从住处沿导航路线到达苏公塔景区,门口有小型停车场。
苏公塔,位于市区东南部,是新疆境内现存最大的古塔,建成于公元1777年,迄今已有240 多年的历史。它是清朝时期维吾尔族著名爱国人士吐鲁番郡王额敏和卓为了恭报清王朝的恩遇,表达自己对真主的虔诚,并使自己一生的业绩流芳后世,而自出白银7000两建造。
下图的雕像即为额敏和卓。
苏公塔,又名额敏塔,之所以称作苏公塔,完全是因为该塔由额敏郡王的儿子苏莱曼建造完成,故得名于此。塔用青灰色砖建成。高40米,塔基直径为10米,塔身下大上小,呈圆锥形。塔内有螺旋形台阶72级通往顶部。
出于文物保护的需要,圆塔已经禁止攀登。塔下的清真寺可以进去转转。清真寺仍在使用,宽敞宏大,是一个很有地方特色的建筑物。
整体建筑是用阴干的生土坯建筑起来的。以阴干生土坯砌墙盖顶,建屋造房,这在干燥少雨的吐鲁番地区是十分普通而且有悠久历史的建筑方法。保存至今的交河、高昌故城,随处可见这种土坯建筑物。
可容千人以上的礼拜大厅、穹形的拱顶、造型美观的马蹄形券顶、众多的壁龛、幽暗的布道小室,处处都显示着伊斯兰建筑的风格和浓烈的宗教生活气息。
苏公塔景区门票定价45元,有些小贵,不过从携程可以购买“苏公塔-交河故城联票”,两个景区一共95元,可节约20元。
这里禁止使用无人机,所以这个小院子走走看看,大约30-40分钟即可游完。
院子里的葡萄架下,几只黑白鸽子。
这里还有大量结出果实的爬山虎。
13:30,离开苏公塔,前往坎儿井。中途路过吐鲁番著名的“葡萄沟”景区,因之后会去免费的葡萄园,就没有进入这个收费的5A景区。
时值九月下旬,葡萄季节快过去了,不过在G312路边还是有一些兜售葡萄的小贩。花了十几元买了三种葡萄,准备晚上回宾馆好好品尝。
14:30,到达坎儿井乐园。吐鲁番关于坎儿井的景点至少有两处,最终选择了“坎儿井乐园”。位于S202上,交通方便,停车场很大,门票36元。
园区里随处可见的葡萄架,炎热的中午,给人们带来一些凉意。
每棵葡萄都是枝繁叶茂,不禁想起自家院子里那两棵葡萄秧子,几年来勉强存活,产出的葡萄屈指可数。
坎儿井,维吾尔语叫“坎儿孜”,意为地下水道,是在干旱地的劳动人民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创造的一种地下水利工程。主要工作原理是人们将春夏季节渗入地下的大量雨水、冰川及积雪融水通过利用山体的自然坡度,引出地表进行灌溉,以满足干旱地区的生产生活用水需求。
它由竖井、暗渠(地下渠道)、明渠(地面渠道)和涝坝(蓄水池)四部分组成。在盆地边缘由高向低打若干口竖井,再将竖井逐次从地下挖通连成串,水便从地下引出地表。
(示意图来源于互联网)
坎儿井,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吐鲁番的坎儿井有一千一百多条,总长五千公里,堪称吐鲁番的母亲河。可与长城、大运河并称中国古代三大工程。
吐鲁番坎儿井乐园内有米依木巴依坎儿井、英坎儿井、珀斯泰克坎儿井三条坎儿井。除了珀斯泰克坎儿井为季节性坎儿井以外,前两条都是活跃的有水坎儿井。
米依木巴依坎儿井在景区内位于地下10米,景区内暗渠长100余米,并有5眼竖井。
在景区内都可以实际看到这些暗渠、明渠和竖井等。
除了坎儿井相关的实景与展览,乐园内还有葡萄晾房。
葡萄晾房内的葡萄干。
葡萄走廊的穹顶。
15:30,离开坎儿井乐园,在附近找了一家小饭馆,点了一份大盘鸡,好吃不贵。
另外,推荐这种石榴汁饮料,路边就可以买到。
饭后,直奔交河故城。16:45,接近交河故城停车场,这里的村子,在地图上标为“卡布勒卖斯”。路边都是葡萄园,南面远处的山坡上密密麻麻都是葡萄晾房。
随便找一个岔口向南进入葡萄园区域。路边的葡萄架上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步行走上山坡,成片的全是葡萄晾房。
葡萄晾房,又名荫房,是晾制葡萄干的生土建筑。
晾房均为土木结构,一般都是平顶长方形格局,高4米,墙壁用土块砌成,留有许多方形花孔,以便于通风,又不使阳光直射在垂挂的葡萄上。
有的葡萄直接就在晾房外的空地上晾晒。
每一处晾房,无论大小,处处都体现出结构合理、简易科学。
在夏季,鲜葡萄经过30到40天的晾制,即可风干为葡萄干。在吐鲁番,几乎每户葡农都建有这样的晾房。据说,这样晾制而成的葡萄干翠绿如新,甘甜不减。
接近一座晾房,通过方形花孔可以看到内部。
走进晾房内部,看到木橼上设有若干“挂架”,用树枝、铁钩或麻绳固定,以挂晾葡萄。
正好赶上当地村民正在收拾晾好的葡萄干。
离开晾房,来到村中,街边经常可以看到将葡萄干除梗脱粒的人们。
收获的葡萄干,经过机器脱粒,清洗,烘干,最终将成为我们口中的高能量美食。
17:15,来到交河故城停车场。景区门票70元,用“苏公塔-交河故城电子联票”顺利进入。景区严禁使用无人机,所以轻装进入景区。也好,在吐鲁番炎热的气候下,背着无人机在景区里游走也是很痛苦的。
从景区停车场进入景区游客中心后,乘坐电瓶车来到遗址园区入口。从遗址的南门进入,全程步行参观这座古城废墟,最后原路从南门出来。
交河故城位于吐鲁番市以西13公里的一座柳叶形的台地上。因河水分流绕城下,故称交河,最早是西域36国之一的“车师前国”的都城。它是公元前2世纪至5世纪由车师人开创和建造的,在南北朝和唐朝达到鼎盛,9至14世纪由于战略位置重要,连年战火,交河城逐渐衰落。元末察合台时期,吐鲁番一带连年战火。交河城毁损严重,终于被弃。
1961年,交河故城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6月,它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交河故城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保存得最完好的生土建筑城市,也是我国保存两千多年最完整的都市遗迹,唐西域最高军政机构安西都护府最早就设在交河故城(后迁至龟兹,即库车)。
生土建筑主要是指用未焙烧而仅作简单加工的原状土为材料营造主体结构的建筑,始于人工凿穴,是最早的建筑方式之一,也是人类从原始进入文明的最具有代表性的特征之一。
交河故城遗址是吐鲁番生土建筑的典型代表,也是新疆生土建筑的基地。
大部分建筑物基本上用“减地留墙”的方法,从台地表面向下挖出来。寺院、官衙、城门、民舍的墙体均为生土墙,是一座在生土里“雕刻”出来的城市。
交河故城遗址保存千年,一是得益于吐鲁番干燥少雨的气候,还有就是土质。
交河故城及周边土质为高钙黏土,遇水便成胶,干燥后非常坚硬,这种黄粘土建起的房屋具备亲近自然、施工简单、节省能源、造价低廉、冬暖夏凉、健康舒适等适应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环境的诸多特点和优势。
遗址没有任何遮挡,如果在烈日炎炎的中午或者下午来这里,会被高温折磨的痛不欲生。所以强烈建议接近傍晚时再来,顺便还可以看到夕阳西下。
城中部有一高台,是全城的制高点,在这里可以领略一下交河故城的全貌。
落日照在故城废墟上,苍凉顿起。
虽然随身自带了两瓶水,但是在干燥炎热的吐鲁番进行长途步行,很快就喝光了。
19:10,走出遗址南门,赶紧在小商店买了冷饮来喝,也顾不上介意翻倍的价格了。
19:20,搭乘景区电瓶车回到游客中心,停车场取车后驶回市中心的酒店。下午的大盘鸡吃的挺撑的,晚饭就来点水果吧。
(第16集完)
更多新疆游记,版面搜索“新疆环游记”
--
修改:Borrego FROM 120.244.115.*
FROM 120.24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