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3 武川——偏关武川县离呼和浩特只有几十分钟路程,但投宿武川倒不仅仅是天黑,这里是此行特意要路过的地方。
北魏太武帝为防范柔然,在长城沿线设六镇,武川镇为其一。而武川镇军人形成的武川集团,构成了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关陇集团主体。北周皇帝宇文家族、隋杨氏家族、唐李渊家族,都源自武川军人集团。可以说,武川镇军人造就了中国历史上最声名显赫的家族和时代。因此武川县自称“帝王之乡”。
然而武川镇的遗迹今日几乎荡然无存,连当年城址何处都尚未明了。不过,近年在武川县确认了一项重大考古发现:北魏祭天遗址,当年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前到阴山祭天,很可能就是这里。去年入选全国考古新发现,可惜没进十大。看过一个纪录片讲此遗址,种了草要去探访一下。
武川位于阴山北麓,向南翻过大青山蜈蚣坝,到达呼市,这就是自古以来阴山重要商贸通道“白道”。如今呼武公路直接穿山而过,将车程缩短到40分钟。
北魏祭天遗址就在蜈蚣坝顶,因此要穿过大青山隧道后,从公路出来,沿着呼市自行车爱好者们常走的老路翻回山顶。
虽然我出发前已经在卫星图上研究好了一条小路可以开到遗址附近,然而小路入口一道粗大的铁栏杆断绝了我的希望。而且呼武公路果然高等级,入口奇少,想要向南去呼市,需要一路盘山开回阴山北麓,掉头再穿一遍阴山。
所以,浪费了半天时间,只好放弃了路过呼市昭庙门口看一眼的计划,直奔呼市南边的和林格尔县。
和林格尔城北土城子,是北魏旧都盛乐所在。鲜卑人就是在这里发展壮大,最终东迁大同,成为第一个统一北方的游牧民族。
同时,和林的土城子在唐代还成为大单于都护府所在,用来管理安置内附的东突厥部众。虽然时间短暂,但是鉴于突厥的重要性,可以说是内亚历史中重要的一环。
但我之前在卫星图上并没有找到城池遗址,只好直接导航定位土城子。(后来发现是因为城池遗址大于我的想象,且并不在地图上的土城子村,所以被漏掉了)。
进了土城子村,村里十分安静,看不到任何古城遗址。只有一辆卖菜的农用车旁有几个老人,他们告诉我,古城遗址在北土城子村,他们这里是南土城子村。到北土城子村,又问了派出所才知道,原来盛乐博物馆就是土城子遗址所在。
盛乐博物馆在北土城村以北不远,是一个以鲜卑民族历史为主题的博物馆,停车参观都免费,人也不多。展品不算丰富,倒是系统整理了鲜卑从嘎仙洞到盛乐再到中原的整个历史。还复原了一个嘎仙洞,和附近的使持节乌桓校尉壁画。博物馆房顶,还可以眺望整个盛乐古城残存的城墙。
看完博物馆,下面的目标就是黄河了。
和林格尔离黄河几字形拐弯的右上角很近,那里再往南一点,就是著名的黄河老牛湾。老牛湾附近有好几个景区、山西老牛湾、内蒙老牛湾、准格尔黄河大峡谷、乾坤湾等等。本来老牛湾是计划之中唯一的著名景点,万一人多就附近找个人少的地方去。可是头天晚上看到准格尔黄河大峡谷景区的公号,自驾车已经排成了长龙。这个无名的新景点尚且如此,何况老牛湾。
研究地图,呼大公路过黄河后,黄河东岸小榆树湾以南,有一条黄河边的公路,是内蒙的沿黄公路,于是决定走这条路亲近一下黄河。公路入口有个收费站,收费员肯定这条路可以通到老牛湾,而且五一免费。
这条路虽然是油路,但基本都是运煤大车在走,到处黑乎乎,尘土飞扬。倒确实是紧贴黄河,我们很容易找了个地方下到河边,灌一瓶黄河水,好像现在还扔在我的后备箱。
沿路一直走到荣乌高速附近,从地图上看,继续前行要穿过老牛湾景区才能到偏关,而且路况不明,时间紧张,于是我做出了此行唯一遗憾的决定。改上荣乌高速、呼准高速绕过这段路。后来到了偏关才得知,这段路已经被山西打造为“黄河一号公路”的旅游公路,有长城相伴,中间还修了若干观景台,应该还是不错的。
呼准高速过了晋蒙黄河大桥,进入山西境内,下高速上G336,这条路盘山而行,黄河在脚下,风景不错但全是运煤大车,开得很是烦心。路边看到一个巨大的圆形烽火台,停车过去探访。烽火台在黄河突出的绝壁之上,视野广阔,但和长城并不相连,应该是当时的前哨警卫所。烽火台下能看到一个没有路通达的亭子,还有破碎的水泥地面,应该曾经是个景区或者是观景台吧。
沿G336走到离开黄河之处,是山西省文保单位寺沟村护宁寺。护宁寺位于黄河岸边,长城边缘。寺庙很小,但有个平坦宽阔的停车场。没想到这个小小寺庙还停了十几辆车,颇有一些游客,不过看起来主要是来上香求佛的。
护宁寺主殿建筑为元代所建,木构看起来很多已经更换了新的部件。各殿堂内供奉着各种各样的神仙,“总有一款适合你”的感觉。主殿内有一个中年尼姑和善地教游客怎么拜佛,我们在院子里,忽然有个打扮整洁的大妈过来搭讪,原来是偏关城里的普度寺要召开大法会,希望我们届时参加供奉。她自己是居士,临时到护宁寺来帮法师做事。聊了一会儿当地的佛事,趁着法师叫唤她,我们也赶紧离开了护宁寺。
今天最后一站是离护宁寺不远的桦林堡。因为黄河冬季结冰,蒙古人可以踏冰过河,因此沿黄的防御极为重要,明宣德到万历年间,沿黄河修筑了上百公里的边墙防线,被称为“河边”。桦林堡就是这一带长城防御体系的核心。
如今桦林堡就在G335路边,城墙和建筑没有经过任何修葺,虽然墙砖大部分已经无存,但整体保存得相当完好。因为城门在另一面没有找到,我们从城墙上的一个小洞钻进城堡,竟直接钻进了一户人家院内,这个洞就是这家人为了方便进出在城墙上开凿的。很幸运遇到这家男主人——这也是我们在城堡里遇到的唯一一个人。男主人告诉我们,要想上城墙,只能从他家房顶爬上去。
爬上城墙角楼墩台,正是夕阳西下,远处长城蜿蜒,沿黄河一座座烽火台连绵不绝;城头荒草湮漫,风吹哗哗作响;城内房屋破败,空荡荡杂树丛生。荒颓残败之景,正适合临风远眺,追古思今。
从桦林堡到偏关还有几十公里,到了偏关县,天刚擦黑。本来路上看偏关住宿不贵,以为并不紧张,打算到了偏关再找。进城还优哉游哉环城逛了一圈。但没想到一打听,几乎所有的旅馆都已经客满,剩下的要不条件堪忧,要不价格虚高。原来,除了旅游客流之外,偏关的习俗是五一假期在外地工作的年轻人回来举办婚礼,十里八乡的亲戚来城里都要住旅馆。因为大量本地客源,所以虽然旅馆价格涨得并不离谱,但房间却基本订满。也无怪乎街面上停了许多贴着喜字的当地车。
最后,很幸运在网上抢下价格不错的两间房,老板竟然确认了(之前订了也不给确认)。而且是看上去不错的老牛湾商务酒店。女老板一个劲儿抱怨网上价格低,但是还是把自己车挪开,在满街车中给我挤了个车位。
晚饭酒店旁边的面馆,店老板声称猫耳朵就是碗坨,旁边游客也推荐,结果来了两碗味道相当一般的猫耳朵。果然人多的地方,体验就很容易打折扣。
















--
FROM 124.20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