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半醒来。怀着将信将疑的念头拉开窗帘看看外面,晨曦中恢宏巍峨的雪山赫然在目。大喜之下,赶紧喊媳妇起来,我则披上冲锋衣直接冲到阳台上。晨曦中,整个梅里雪山的全部十三峰清晰地一字列开,最中间的卡瓦格博如岳临渊,庄严、肃穆、沉默、神圣。一抹红光首先点燃雪峰尖,然后逐渐往下蔓延、扩大,最后整个雪山都笼罩在金红之中,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神之峰兮列如麻。


雪山的朝圣者们都说,如果能够见到神山卡瓦格博,那么心中的愿望就能够得以实现。那我现在应该许个什么愿望?一时之间却有些茫然。回归最为原始的本位好了,愿家人身体健康,愿永远与我之爱人爱我之人团聚,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
梅里往事酒店下方的飞来寺一号观景平台上已经集聚了大量的游人,纷纷面对雪山举起手机相机;而半空中数不清有多少嗡鸣的无人机,记录下这一次完美的日照金山过程;而我们则回到房间,收拾东西,下楼吃早饭,就是固定的西式set早餐,吐司面包,煎蛋香肠等等,吃得也算是舒服。跟女服务员聊天,说过去的整整一个月梅里雪山都藏匿在雨雾之中,多少远道而来的朝圣者都失望而去,我们在抵达这里的当天就能看到梅里雪山,第二天一早又能看到如此完美的日照金山,是我们真的得到了山神的青睐和祝福吧。

去停车场取车,回来装上行李,直奔尼农。没走德钦县城,而是继续G214往西北方向;随着山路蜿蜒,还能从不同角度继续观赏膜拜卡瓦格博和下面的明永冰川。从明永路下去,一路到峡谷谷底,再过澜沧江大桥往南;经过西当村口,最后到了尼农村。
也是因为西当最新的路况,也给我们这次行程带来不少的影响。在我自己最初的计划中,应该是今天一早就赶到西当,搭乘这里的越野车第一时间进入雨崩,然后今天剩下的时间还可以完成一条徒步线路无论是神瀑线还是冰湖线,这样能够节省一整天的时间。然而就在出发之前才了解到原来从去年开始西当的越野车就因为进村道路修整而停驶,要想进雨崩就只能从尼农村走进去,大致上需要几乎整整一天时间,于是整个计划都被彻底打乱。但是又看某书上的攻略,提到说从尼农进村也可以有一些交通方式,比如皮卡车,摩托车之类;但是信息始终各种纷乱复杂,好容易查了几个电话打过去,或者找雨崩的客栈帮忙联系,也始终都是一头雾水,谁跟谁说的都不一样。最后只能心想走到哪里算哪里;最后亲身体验下来的结论,包括沿途各种交流尝试,得出的结论是:
尼农-雨崩一路,唯一相对稳妥的是代背包服务,在进口就可以找人,通过人或者摩托车把你的背包直接送到雨崩村。
人想要不走路进雨崩,几乎不可能。可以找黑摩托帮忙拉人进去,但是极度不安全,包括峡谷悬崖边上宽度不到一米的步行路、剧烈的大陡坡上坡、中间被洪水损毁的路面等,非常非常不推荐。
在比较好的情况是抵达第二休息点,后面大约6~7公里的路可以乘坐当地人运营的越野车进去,这一段路的情况就比较安全。但是运营越野车不是每天都有,涉及到当地县的交通管理以及本地不同村或者同村之间不同集团的纠纷等等,也是比较复杂,得看运气。
总之各种交通状况就没有办法找个明白人能够一次性问清楚;因此一直到我已经到了尼农村口、把车停好,其实心中都对接下来究竟是否能有节省体力的方式进雨崩一无所知;但是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最后竟然真的是完全自己徒步走了进去。锁好车,在旁边餐厅登记一下车牌信息、预付三天的停车费,然后两人各自背上自己的登山背包、各自两根登山杖在手,开走。
不存在不认识路的风险,放眼望去四周都是一坨一坨的户外徒步者们,跟着大部队往同一个方向走就好了。(十五分钟后)“好累,前面山坡上的房子应该是补给点到了吧?”“额,并不是,其实那是入口的售票登记处。”“……”
经过一小段爬升后到入口售票处,登记,每人55元;然后继续往里是很长的一段沿着峡谷边缘的平路,拐过拐角往西进入壮阔的尼农大峡谷,俯瞰几百米深的峡谷底部的尼农河汇入澜沧江,颇为壮观;这时候抬头已经隐约可见遥远的山腰处的秘境客栈。过桥后来到河南岸就开始剧烈的爬升了;这时候爱人的体力似乎已经开始经受挑战,主要还是不适应背着沉重的大包徒步吧;差不多走一段就得休息一会儿。最后终于抵达秘境客栈;这时候已经是快要中午十二点了。

秘境客栈墙上的一幅海报上的涂鸦“啊!到起点了”引发了我们会心的笑意。这里已经成为徒步进雨崩路线上最为重要的休息补给点,整个毗邻峡谷一侧的桌椅坐得满满当当。另一侧则是库房和售卖点,可以补给一些简单的食物和瓶装水,至于价格就不要去纠结了。休息一番,也跟身边的同行者们简单交流下彼此的行程计划等等。我则尝试找在这里出没的摩托车,是否可以帮忙运包甚至运人上去?但是感觉无论是语言沟通还是当地人的种种忌讳,始终没有找到可行的解决方案,因此只能靠自己么?

把爱人的包跟我的包组合在一起,两个神秘农场的背负系统通过腰封和胸扣卡在一起、合二为一,总重量大概在20-25kg左右。直接背在自己身上;尝试走两步,感觉应该能凭着自己十七八年前的绿野经验打下来的底子搞定,继续出发。从这里开始就是连续几公里的剧烈爬升,总爬升大概1200米;又是高海拔地区,又是两包在后背上,又是年近五十的年龄;说能轻松搞定肯定是开玩笑的话了。不过也没有什么去跟身边年轻人比体力脚力的心,总之就是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心中想的是走到第二补给点就可以有越野车了吧。道路上都是来来往往的徒步者,路侧就是奔腾咆哮的尼农河,三步一个拐弯五步一个瀑布,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一路上遮天林木苍翠蔽日,倒是也不觉得枯燥乏味;走走停停,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把水灌。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咬牙攀……

好几次被人啧啧称赞说这么陡的路,我还背着两个大包,真是厉害了不起。每当这时就感觉到肾上腺素顿时又有多余的分泌,可以支持我再故作轻松地多走几步。经过一个外表面相看起来相当友善的当地大哥;他甚至提议说帮我背一个包上前面这个大坡,我赶紧表示感谢不用,他说不要钱,就是想帮帮你。感动感动,不过我也是费了半天劲才把两个包结实地捆在一起,再拆开再捆上反而麻烦,就不折腾了。当地大哥也没再坚持,鼓励我说很快就上去这个坡了,然后就是下个补给点,再往后的坡就不陡了。我想起之前查询的信息,赶紧问,哦?是不是就有越野车可以搭乘进村了?今天没有,当地大哥直接否定,于是我的心咔嚓一下摔在地上……
终于上到大坡顶端的达吉农补给点;正好一拨徒步者出发,赶紧在空出来的长凳上坐下来喘口气。果然没有任何越野车的踪迹,只能继续往前;还有七公里的路、大概三百米的爬升;虽然道路变宽了许多、坡度也缓了很多,但是距离和海拔仍然是结结实实摆在那里的,一点点走吧。
最后依稀看见远处山腰的建筑,再到最终走进下雨崩村的白塔,已经是下午四点。这时候已经是精疲力尽、人仰马翻,根据客栈老板提供的电话联系了上下雨崩之间的皮卡越野车,一路把我们拉到上雨崩。找到我们预定的“喂马劈柴”客栈,名字看上去似乎有点儿奇怪但是其实是2024年新开的客栈,老板是个电话里不管对方如何都一口一个“宝宝”然后自称“阿姨”的湖南大姐,当我这个年近五十的大叔出现在她面前的时候大家都哭笑不得。客栈很新很不错,价格小贵但是我觉得相当物超所值。一楼房间太小且还是蹲厕,于是升级到二楼的房间,甚至有智能马桶和窗边浴缸;大落地窗正对着左边的缅茨姆神女峰、五冠峰和右边的巴乌八蒙将军峰,无敌窗景。客栈里养了两只狗和四只猫,我们在楼下等待晚餐的时候看着两只狗在院子里各种奔跑打闹;突然又冒出来一只懵懵懂懂的小奶猫,大概只有两个月大,萌翻一片。


晚饭后回到房间,休息之前看着窗外的雪峰在夜空中展现出一层神秘的银灰色,心中一动。披上衣服走出客栈房间,但见一轮银色的圆盘从山林中慢慢升起,婉如轻纱般的云层和宇宙深处闪烁的星光交相辉映;山谷中的下雨崩村灯火阑珊,笑农曲河静静穿村而过。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此间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 修改:·polaire 于 Jul 21 16:41:14 2025 修改本文·[FROM: 222.249.70.*]
※ 来源:·水木社区
http://www.mysmth.net·[FROM: 222.249.70.*]
修改:polaire FROM 222.249.70.*
FROM 222.24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