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站:黄州(住武汉)
访:文赤壁、遗爱湖、承天寺
如果密州的苏轼是“苏神”,那么黄州的东坡就是“坡仙”了,苏轼的羽化登仙只在黄州,只在元丰四年找朋友马梦得在黄州城东门外弄了一块地,当上农民。
元丰五年,散文神作前后《赤壁赋》、豪放词经典《念奴娇·赤壁怀古》、草书三绝之一的《寒食帖》接连登场。还有《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收获无数拥趸。
元丰六年,苏轼还写了另一篇小短文《记承天寺夜游》。本老有几个单身时候经常四海云游的同学,后来因为工作、结婚、生娃、换城市,慢慢聚不起来了,有次一位朋友在群里约人出游,最后就约到一个,他突然就引用了老苏的“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众人感慨。
后面离开黄州的路上写了“人生底事,来往如梭”,“人间有味是清欢”,“不识庐山真面目”,“此心安处是吾乡”等等千古名作。
为什么黄州“农民”苏轼的文学水平突飞猛进?老子的一句话早就作出了总结——“治人事天,莫若啬”,苏轼这段日子的精力和智力,都被“啬”给诗词歌赋了。他之前之后再也没有过质量如此之高的创作期。

--
FROM 140.24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