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一直想问:BYD是怎么发展到今天的地位的?
这样很好啊,不过感觉byd不是这么“单纯”~
【 在 gb005 的大作中提到: 】
: 比亚迪一直都是一个潜心搞技术的工科男,这都不知道?
--
FROM 219.237.112.*
宋pro在路上见过,颜值不错
【 在 oneboy 的大作中提到: 】
: 刚上手一辆宋pro,还是燃油
: 咱这是实际行动支持
: 外观好看配置花哨结实耐用价格便宜哈哈
--
FROM 219.237.112.*
这里面有时运的因素,但更主要的应该还是比亚迪自身的技术储备
【 在 hop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电池业务做基本盘。然后赶上了国内第一波新能源补贴。还是积累了些技术。后来很多零部件都开始做,这两年开始往核心零部件收拢了
: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 7」
--
FROM 219.237.112.*
有哪些事例或数据吗
【 在 lbj6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的比亚迪好像国产第一似的
: 但明明他这些年很衰。。。。
: 发自「今日水木 on ELE-AL00」
--
FROM 219.237.112.*
额,不要这么揶揄。我这些都是一个小白旁观者的说法,版里也有几位说了一些干货
【 在 Arial 的大作中提到: 】
: 答案你都已经说出来了,我替你总结下:
: 十多年的潜心耕耘、国产的头牌、最炙手可热、王朝系列车型推出、媒体的宠儿、真正扭转、莫大挑战、品牌形象逐渐升腾、聘请前奥迪外观设计师艾格
:
--
FROM 219.237.112.*
被喷倒没啥,如果比亚迪真是良心造车,这是消费者的幸运
【 在 lengxinyi 的大作中提到: 】
: 目测你要被喷
: 现在至少五成以上的人还是认为byd=山寨low爆了
: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 Xs Max」
--
FROM 219.237.112.*
我不是很懂全产业链,但如果每个环节都自己控制,似乎有点不像行业的发展趋势,什么都要自己来容易把自己变成包袱
【 在 Adahu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个汽车从业朋友说比亚迪确实是全产业链的控制。比如:他做不了时会找供应商,但是如果觉得有意义,比亚迪就会不断的学习,掌握供应商的业务,然后自己建立相应工厂,实现对这个供应商的替代
: 【 在 tcwyzhf 的大作中提到: 】
: : 最初知道比亚迪还是06年本科毕业有同学找工作投了他家的简历,好像工资是不到4000,彼时的印象就是一家待遇中等的私企。后来在大街上看到比亚迪蓝白相间的logo和各种模仿外资车线条的山寨设计,感觉low爆了。谁曾想,经过十多年的潜心耕耘,如今的BYD即使不能说是国产的头牌,也是最炙手可热之一,消费者口中提到这个品牌也不再是以往低端的象征,特别是王朝系列车型推出以后,更是成为媒体的宠儿,真正扭转了市场对它的印象。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 Xs Max」
--
FROM 219.237.112.*
你说的最后一点可能是实际情况的一部分,但能够不断推出受到市场瞩目的产品必须自身有两把刷子
【 在 darky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也还是挺low的
: 但是国家对于汽车行业,由其新能源行业的重视程度和推动程度,造成了国内新能源车企的发展(骗补的除外)
: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 Xs Max」
--
FROM 219.237.112.*
你说的是像大众那样旗下搞独立品牌吗,这个是相当宏伟的战略啊,迈出的时候可能要很谨慎
【 在 orangechen 的大作中提到: 】
: 车主飘过。
:
: 比亚迪最大的问题在于,都到了需要拉大品牌多元化的阶段了,还在平铺BYD。这时候应该设几个子公司(电子业务就做的很好,把电池分出来了),几个品牌独立运营,BYD集团提供技术支撑,顺带发展核心技术。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 Xs Max」
--
FROM 219.237.112.*
第二点我个人感觉得益于国产车整体发力,在国人心中的印象有提升。否则,我消费力上涨后的第一反应是从众买国外中高端品牌
【 在 pcwuyufan 的大作中提到: 】
: 比亚迪的产业提升,基本同步于珠江三角洲工业群的技术力提升。
:
: 比亚迪的品牌提升,基本同步于国家的平均消费水平力的提升。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 Xs Max」
--
FROM 219.237.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