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上海一6岁女童小区内玩耍被撞身亡…
起步快慢这个可以商榷一下,观察这事,其实99%的司机都做不到时时刻刻那么小心,只不过没遇到事不自知而已。
我反省了下自己,比如上车前看了周围,上车打火后可能设置个导航,再或者看眼手机回复下微信,然后可能就直接走了,通常不会再下来看一眼,这时候来个小孩也有可能不知道,这种情况和这个案例其实没有本质区别。我估摸着绝大多数司机不会(或者说做不到每次)上车看几眼手机回复个微信后再下来观察。只能说遇到了认栽吧。
【 在 bmulp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的,死机在逆向路边停车的情况下还起步得太快,并且基本可以判定司机起步前没有提前观察几秒右后视镜,否则应该是能发现小孩的,小孩从那么远划过来不会都在盲区
--
FROM 223.72.48.*
都是没持续观察是否有人物进入盲区,没啥本质区别。
不妨都扪心自问一下:上车后设个导航,看个微信再操作下车内空调等,有几个司机能做到再下车重新观察一下?多数人能做到慢点出车位已经不错了。
【 在 here080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跟你说的性质不同。
: 你的车往旁边车道并,不需要认真观察吗?这跟直接往前开是完全不同的。
:
--
FROM 223.104.38.*
不管属不属于法律要求,该担的则不还得担。
【 在 here080 的大作中提到: 】
: 上车前观察过,启动车后再下车观察不属于法律要求的操作。
: 罗翔讲刑法特别讲过,一个司机上车前看了一圈,然后上车开车,结果一个小孩这个时候调皮钻到车底下被压死了,司机无罪。
: 盲区和车底下是两个概念。
: ...................
--
FROM 223.104.38.*
一个是从自身安全角度的责任,
一个是从法律判责角度的责任,
很多人总是分不清,觉得责怪妈妈就是给司机找借口。
【 在 Rij 的大作中提到: 】
: 就事论事,你仔细看一下视频,司机全责没问题,但你问这个妈妈她是否自责
--
FROM 223.104.38.*
爸爸带着出事的也多如牛毛,别以为男的就一定比女的靠谱。
【 在 spritesw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也不一定啊
: 如果一直爸爸带,就不会出事
--
FROM 223.104.38.*
看你的发言就属于我说的这类人,还喜欢自己随意无限延伸。
小区里这么乱车这么多,让家长注意点安全难道就是在苛责?
【 在 i925XE 的大作中提到: 】
: 在小区里正常行走原来已经是一种值得苛责的行为了
: 是不是一定要把行人都赶到家里面,连家门口小区里的路都要让汽车肆意驰骋
--
FROM 223.104.38.*
所以其实如果大家扪心自问,实事求是面对现实的话,其实基本都做不到,多数人只能做到乱的地方开慢点,这样即使有事也能最大化减小伤害。
【 在 Rij 的大作中提到: 】
: 做不到,最多设置导航的时候眼角余光看着前面。我们小区主要是垂直停车位,还相对好些
--
FROM 223.104.38.*
个例还有男的倒车把自己孩子压死的呢。
【 在 spritesw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个女的带孩子玩手机,女儿被海浪冲走淹死了
:
--
FROM 223.104.38.*
所以说你不懂还喜欢随意延伸,
注意自己不要摸插座不要让孩子在危险的地方随意跑动,这是主观上能做的事情。宾馆塌了地震楼倒了,这是个人主观上无法提前注意纯属意外的事情,碰到了算点背。这都不懂就别瞎抬杠,你还不如抬杠大家都别出门最安全。
【 在 i925XE 的大作中提到: 】
: 司机连眼睛都没长,你还想靠大量的行人主动躲司机去解决安全问题,现实吗?福建的宾馆楼塌了,不去解决违章建筑问题,怪住客不会轻功?
--
FROM 223.104.38.*
就事论事,这个司机驾驶习惯好,可以避免,妈妈安全意识好,也可以避免。两个都不好所以出事了,一个承担法律责任,一个承担家庭悲剧。
你见的太少,不知道现实中有些意外那就是点背,不是人力可以避免。别以为你做到了一切,就不会有事也不用担责。
【 在 HeartofMedea 的大作中提到: 】
: 就事论事,这个事件,司机如果驾驶习惯好,大概率可以避免。
: 如果你扪心自问觉得避免不了,那你确实需要改正一下自己的驾驶习惯。
:
: ...................
--
FROM 223.10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