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上海一6岁女童小区内玩耍被撞身亡…
被说中命门,讲不出道理,终于开始撒泼了?
【 在 INCEPTION 的大作中提到: 】
: 哈哈,你口口声声做好自己,表现就是理屈词穷开始飙脏话?还是做本色的自己容易吧。
: 发自「今日水木 on 你要唠这个我可不困了啊」
--
FROM 223.104.38.*
你懂什么叫安全意识和法律责任的区别吗?犯错不代表违法懂吗?懂这个区别自然就懂哪里有错,不然就是鸡同鸭讲。
【 在 INCEPTION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小孩和妈妈哪里有错?
: 发自「今日水木 on 你要唠这个我可不困了啊」
--
FROM 223.104.38.*
有人嘲笑女司机应该指的是运动细胞层面吧,和事故发生率两码事,和男司机事故更多这个结论倒是没有啥矛盾。
【 在 heqiao 的大作中提到: 】
: 小区安全观察不是这样子的。包括去城中村或者其他人员密集的地方。
: 你上车前就得观察周围,确认相对危险的人。比如这个小孩在车附近,那你上车就得确保能看到这个小孩在安全区域里。看不到小孩就得小心又小心了。你的车盲区,只能你负责。
: 所以我一直说,包括这个版在内的中国很多司机,真的根本上没有安全驾驶理念,不知道什么是安全驾驶。大家都嘲笑女司机,但真正的杀手级司机95%是男司机,一半左右是轿车司机。
: ...................
--
FROM 223.104.38.*
总体上肯定开得慢事故率低,开得慢的发生事故伤害总体上也更小,“十次事故九次快”即使不准确,也差不了多少。
【 在 heqiao 的大作中提到: 】
: 女司机心细,观察比男的仔细些,开车其实相对肉很多。一般有孩子的女司机,天然对周围危险会更多关注。
: 所以女司机真造成的致人死亡案件很少的原因是安全意识比男司机高多了。
:
--
FROM 223.104.38.*
酒驾被抓最大的伤害并不是拘留那几天,而是一辈子留档,方方面面受影响一辈子。要是公职人员那就直接毁了。
【 在 qbb 的大作中提到: 】
: 相信开车的会慎重很多,比如酒驾屡禁不止,还不是惩罚太轻,拘留半年试试
--
FROM 223.104.38.*
赞数据,
不过第一个按理上应该是按里程比例更准确点,不过不影响结论。
【 在 heqiao 的大作中提到: 】
: 男女司机比例2:1
: 交通事故比例17:3
: 交通肇事罪比例19:1
: ...................
--
FROM 223.104.38.*
是该抓,隐患太大。
【 在 qbb 的大作中提到: 】
: 今年春节据说抓了不少
--
FROM 223.104.38.*
你说的没错,我也并不是支持开得慢,只是说慢车事故率确实低点。凡事走极端对的也变成错的了。
【 在 lailuotalie 的大作中提到: 】
: 开得慢事故率低,这是有大前提的,就是大家都开得慢,否则不成立。
: 另外大家都开得慢,事故率低,这也意义不大,安全和效率是对立统一关系,交通本来就是效率和安全的权衡,开得慢实质上是牺牲效率换取安全,当效率牺牲得太多,安全就失去了意义,走到极端,就是大当家都开车不如大家都走路安全,不出门比出门安全,疫情期间,美国交通事故,各类杀人案件都大幅度下降,就是证明。
--
FROM 223.104.38.*
要得出准确量化结果很难,不过因为人不是机器,开越快留的反应时间肯定越少,发生事故的概率越高,并且事故严重程度更大,这个逻辑上还是好理解的,我相信结论,这和是否支持开得慢两码事,我认可安全和效率的平衡。
【 在 lailuotalie 的大作中提到: 】
: 严重影响结论。天朝本本族太多了,真正开车的男司机比例远大于女司机,同样开车,男司机里程数远大于女司机,另外还存在路况复杂、危险路段,男司机更是远大于女司机,最后一点不好衡量,还是以里程数衡量合理。
--
FROM 223.104.38.*
别人劝在小区里要小心会被他上升到“那就是别买滑板车了”,“那就是你支持直接撞死小孩”了,通过这个方式和你战斗。
【 在 carmanlee 的大作中提到: 】
: 开始胡搅蛮缠了,泼妇嘴脸这么快就显露,真是一点不矜持。
:
--
FROM 223.10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