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上海一6岁女童小区内玩耍被撞身亡…
这是车版
不说司机怎么避免事故,说行人有何意义??
【 在 nezo 的大作中提到: 】
: 在醉驾已经发生的情况下,行人要是自己注意就能避免,行人不注意就搭进去的概率很大,这都不懂?当然,你可以继续说司机别醉驾不就没事了啊,道德大棒你慢慢玩,开心就好。
: :
--
FROM 222.249.226.*
你出库打转向灯,那个妈妈就懂了,你刹车灯亮一下就出库,那个妈妈没意识到
【 在 lailuotalie 的大作中提到: 】
: 作为司机,我大概开了20万公里。作为骑车人,每月骑个几百公里。我自己在路上走的时候,那是相当的小心,并且不厌其烦的向家人传递各种安全事项。过马路经常现身说法,各种情况都说一遍。开车的时候也会给车上的家人评论下其他车,行人和非机动车的选择是否安全。平时有空的时候,喜欢看看车祸视频,然后代入自己想想自己处在当时情况下,能否避免,应当如何避免。
: 我第一个帖子说我真看不见,就是代入我自己想的,我自认安全意识比较好,但是这事故难避免,因为恰好在盲区,孩子太不注意,大人也不管不顾。但是我起步肯定没这么快,以我的习惯,我还会先倒下车再出来,给车头多留点空间然后慢慢出来,不会像视频那样一把出来酿成大祸,因此就算事故无法避免,但是伤害能减小很多,也没准在我倒车再慢慢出来的过程中,盲区的小孩已经走开了,那就是运气好避免了。
: 至于责任判断,说次责肯定不对,案例肯定会判司机全责。首先道德上不对,道德上要保护弱者,这是在小区内部道路,对行人有绝对的保护,其次法律上也不对,国内法律执行上和稀泥盛行,判了司机全责至少有保险来保障受害人权益,还可以通过刑事和解来进一步弥补受害人。但是抛开这些,站在第三方公平公正的角度,平心而论,就这事故本身,究竟谁的责任更大?
--
FROM 222.249.226.*
抛开你说的,站在第三方公平公正的角度,平心而论,就这事故本身,当然司机的责任更大
【 在 lailuotalie 的大作中提到: 】
: 作为司机,我大概开了20万公里。作为骑车人,每月骑个几百公里。我自己在路上走的时候,那是相当的小心,并且不厌其烦的向家人传递各种安全事项。过马路经常现身说法,各种情况都说一遍。开车的时候也会给车上的家人评论下其他车,行人和非机动车的选择是否安全。平时有空的时候,喜欢看看车祸视频,然后代入自己想想自己处在当时情况下,能否避免,应当如何避免。
: 我第一个帖子说我真看不见,就是代入我自己想的,我自认安全意识比较好,但是这事故难避免,因为恰好在盲区,孩子太不注意,大人也不管不顾。但是我起步肯定没这么快,以我的习惯,我还会先倒下车再出来,给车头多留点空间然后慢慢出来,不会像视频那样一把出来酿成大祸,因此就算事故无法避免,但是伤害能减小很多,也没准在我倒车再慢慢出来的过程中,盲区的小孩已经走开了,那就是运气好避免了。
: 至于责任判断,说次责肯定不对,案例肯定会判司机全责。首先道德上不对,道德上要保护弱者,这是在小区内部道路,对行人有绝对的保护,其次法律上也不对,国内法律执行上和稀泥盛行,判了司机全责至少有保险来保障受害人权益,还可以通过刑事和解来进一步弥补受害人。但是抛开这些,站在第三方公平公正的角度,平心而论,就这事故本身,究竟谁的责任更大?
--
FROM 222.249.226.*
回到我说的陈家案,其实不涉及行人
【 在 nezo 的大作中提到: 】
: 行人和车共同构成交通要素,当然你可以认为这个没有关系,那是你的认知。
: :
--
FROM 222.249.226.*
那也不一定,工作没了,抑郁了,最后自杀了
【 在 nezo 的大作中提到: 】
: 法律责任那肯定还是司机的,但受伤害最大的是孩子,司机最多不超过3年,这就是现实了。
--
FROM 222.249.226.*
估计那人起步也不打灯
还在那说自己安全意识好
【 在 alwaysleaf 的大作中提到: 】
: 打转向要三秒 仔细观察确认安全才可以缓慢起步
: 打转向最少多了三秒
--
FROM 222.249.226.*
工作没了是大概率的,不能算脑补
【 在 nezo 的大作中提到: 】
: 抑郁自杀那都是你脑补的,直接影响就是孩子死了司机顶多三年。
--
FROM 222.249.226.*
反正我是宁可小心再小心,也不愿意坐牢
【 在 nezo 的大作中提到: 】
: 坐牢已经真包含丢工作了,不用在意这个细节。结果就是司机受到的伤害远小于孩子家庭。
--
FROM 222.249.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