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怎么那么多人认为ABS是增加刹车距离的
你的意思是说,学了大学物理以后高中物理就不灵了?连力的分解都解不了了?
自从你学了微积分,买菜就不用加减法啦?
【 在 cucudir 的大作中提到: 】
:
: 是呢,我们学过大学物理的否不在乎高中物理了,没学过得才整天捧着高中物理吹牛逼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CLT-AL00」
--
FROM 124.126.200.*
我怀疑你不是我清的
【 在 cucudir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们学校物理老师得羞愧死,我是说高中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CLT-AL00」
--
FROM 124.126.200.*
我还真是清华的。
这么说让我说中了,你果然不是清华的。哈哈,从你的物理水平就能看出来了,正常考上清华的物理不会这么差/tx
【 在 cucudir 的大作中提到: 】
:
: 你要是t大得,只能证明t大也有白痴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CLT-AL00」
--
FROM 124.126.200.*
不不不,这可不是吹,只要是清华正常水平个保个的都能整明白。我发现你完全不懂物理,拿人家正确答案当笑话讲,一副小丑丢人现眼的样子,才推断出你不是清华的。
【 在 cucudir 的大作中提到: 】
:
: t大学生吹高考物理成绩,你在t大是多么不如意呀!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CLT-AL00」
--
FROM 124.126.200.*
我也没有吹我的物理成绩好,只是清华正常水平都能看懂我说的是什么而不会当笑话嘲讽,因为你看不懂,所以怀疑你的物理成绩。懂了不。
【 在 cucudir 的大作中提到: 】
:
: t大学生吹高考物理成绩,你在t大是多么不如意呀!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CLT-AL00」
--
FROM 124.126.200.*
看懂我说的本质就好了,我这里法向是指垂直于车轮运动方向,向左右的摩擦力,从上下文可以分析出来。你不会认为我说的法向是指竖直方向吧?
【 在 silenlight 的大作中提到: 】
:
: 这....
: 摩擦力还有法向的?
: 牛顿的棺材板都按不住了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CLT-AL00」
--
FROM 117.136.38.*
那我就再黑一点吧,不光黑我清,连物理竞赛委员会也顺道黑一下。我是物理竞赛保送的,哈哈哈。
【 在 silenlight 的大作中提到: 】
:
: 卧槽,别黑贵清了
: 贵清可没有摩擦力还能分出法向分量的人才,毕竟高一都不能及格还能上贵清,贵清会被怀疑招进去的学生都是白痴的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CLT-AL00」
--
FROM 117.136.38.*
ABS也许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刹车距离,但这只是它设计的副产物
ABS的主要设计目的是保持方向控制力,即保证车轮沿着转动方向前进运动而不能横向打滑。如果前轮制动力过大且两个前轮制动力不等,后轮就有横向甩尾的倾向。这是后轮需要在抱死时释放车轮保证尽量不侧滑的原因。前轮就更需要ABS了。如果抱死,驾驶员打方向盘就不起作用了,车轮会向车辆的前方(或其它受力方向)滑动而不是向前轮自身的滚动方向运动。车辆转向就是利用前轮受到的左右方向的摩擦力。
当车轮上加速/制动力量很大时,车轮左右方向能提供的最大摩擦力就降低了,就是保持方向控制的能力就下降了
车辆在很多时候都需要横向摩擦力,例如制动时刚好在弯道,或者车辆重心不在正中,四个车轮提供的摩擦力不对称。原因很多的。保持车辆不横滚,甩尾,能按照驾驶员的意图改变前进方向,比减少几米的制动距离更重要
【 在 silenlight 的大作中提到: 】
:
: 涉及摩擦力的情况下没有你这么定义法向的谢谢
:
: 另外,这主题里说的是abs触发后刹车距离变远还是变近的问题
:
: 这个场景下考虑的仅仅是汽车完全直线运动下刹车距离的问题,跟左右有什么关系?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CLT-AL00」
--
修改:jumbonb FROM 117.136.38.*
FROM 117.136.38.*
虽然您当年卯足了劲也进不了清华,但真的没啥遗憾的,毕竟清华也不是藏龙卧虎之地,有啥值得向往的呢?对不!不收您,那不是您的损失,是清华的损失,咱这点自信还是有的!
【 在 silenlight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俩卧龙凤雏
: 继续现就是了。一个直线刹车下abs制动介入后刹车距离长短的问题,扯向心力不是脑子进水是什么
: 还吹嘘什么物理,贵清招进来的人都这样,怕是这个贵清是“全庸著”之流的货色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CLT-AL00」
--
FROM 117.136.38.*
如果ABS能做到高速高精度控制,是可以在多数情况下减少刹车距离的。最好有反馈控制。比如上次抱死时候是多大的刹车力度要记录下来,下次施加稍微小一点的制动力,如果又抱死,则先释放,再施加更小一点的制动力。直到不抱死。这样制动力就处于滑动和滚动的边缘。是最佳情况。不知道现在的技术是否已经达到这种程度了。
如果只是在释放和踩死之间切换,那主要还是为了保持方向
【 在 onlyfive 的大作中提到: 】
: ABS is an automated system that uses the principles of threshold braking and cadence braking which were once practised by skilful drivers with earlier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CLT-AL00」
--
FROM 117.1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