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别老说什么第三方检测了,没用
从你的描述看,检测机构亟需分清楚自己的角色和能力。
硬件的不良品在不良条件下被触发不良特性,三个不良缺一不可。硬件没问题的结论怎么来的?
系统的内部温度一样吗?各种ram,rom的物理状态一样吗?底盘状态一样吗?各种电机的负荷一样吗?制动系统油温、压力一样吗?bms状态一样吗?电池充放电的能力一样吗?当然,我问的这些,有软、有硬。一个系统的输入越多,越复杂,出问题的概率就越大。
检测机构出具的报告,只代表当时没问题而已。最多代表了路上那些没坏的车还正常的印证,不具备任何绝对信息,无法代表那些坏过的车的问题原因。
退一万步说,如果机构能检测出车辆的深层问题,主机厂就不用自己费劲养一两百名路试工程师了。
所以,你的标题我赞同,你的内容表明,至少从你这里,还不知道从哪里入手基本的车辆信息。如果你对检测机构确实了解很深,上面又是你看到的信息,那该测机构就没有真正对接车辆信息的能力。
--
修改:motour FROM 120.244.109.*
FROM 120.244.109.*
举国之力是可能的,
涉及到造车的一些基本方法,第三方只能记录原始can log,但没有能力完全还原被编在log里的信息。反向破解一两个信号还可以,全车上万个信号都想抓出来,可不就是举国之力找几百个总线工程师慢慢搞。
正向的方法,就是原始can log + 主机厂自定的dbc即可。这才构成完整的车辆数据。
所以so局他们给特斯拉压力时,这一点并没有提。并没有说完整的数据是什么数据,这给了特斯拉自己定义“完整”的空间。特斯拉可以说它给的是“完整”的了,但实际呢,依然是挑选、美化后的。
【 在 wk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错,除非是很基础的硬件故障,不然第三方机构肯定是测不出问题的,这也是特斯拉的底气所在
: 当然一定说全国没有检测能力的地方也不一定,我相信工信部给汽车的相关研究院立个课题,应该能有更科学的判断,但是那就不是几天几千块钱的事情了
--
FROM 120.244.109.*
如果你们想搞明白助力消失这个问题,调查下电子真空泵的供应商即可。博世只是t1,t1后面还有t2,t3,电子真空泵失效的成因,这些一手厂商最清楚
【 在 foureyesdog 的大作中提到: 】
: 的确。本人就是大型企业的内部CNAS认可实验室。
: 特斯拉这种,只能采用航天、航空系统的归零方法才能解决。
: 不顾耗费的资金可能上千万。
: ...................
--
FROM 120.244.109.*
一篇特斯拉的报导里,他们自己的工程师提过,建厂速度太快,有问题的零件流入生产线找都找不回来,装哪台车卖哪里都追溯不到。
所以我不觉得他们是没有时间和资金量去分析,而是他们觉得没有必要去控制质量。美国人除了搞点谢尔比经典,做哪辆车精细过?
【 在 foureyesdog 的大作中提到: 】
: 故障树分析很简单。
: 可是就是特斯拉根本没有时间和资金量去分析这个问题。
: 肯定是想在下一代进行大规模改进,可是新冠等等外部条件不许可。
: ...................
--
FROM 120.244.109.*
对,这次市场监督局还是留了个空子给特斯拉钻
报文log与完整dbc,还是特斯拉过挑选后的“完整”数据,是有漏洞的
【 在 immortalxu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的,很多内部的调试信号可能加密存储了,只是给开发人员查看的,那个才是定位故障原因的关键数据。除特斯拉以外别人也不知道有记录这些信号,也不清楚具体每个信号的含义,特斯拉可以交一份很普通的行车数据,记录一些广为所知的信息,也不见得看出问题。
--
FROM 120.245.28.*
你的例子很完美,发现你的id里也有tsl三个字
就这还有一堆人看不懂,有个id见人就怼怼到现在……
【 在 tristanlin 的大作中提到: 】
: 七八年前 我司某设备用在京沪高铁安徽某站上
: 夜里雷暴把供电所打坏了 电务忙了一个凌晨恢复供电 结果再上电时我们设备出了bug 到早晨十点多信号突然断了
: 因为造成行车中断 所以被拉到部里开批判大会
: ...................
--
FROM 120.24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