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丰田刹车失灵在美国评审汽车源代码才有结果的!
如果是软件bug,第三方检测毫无用处,提第三方检测摆明了就是欺负车主。
在审阅了 2005 版的丰田凯美瑞汽车的软件开发过程和源代码之后,两位软件专家得出一致结论:丰田公司的系统不但有缺陷,而且达到了危险的程度。因为故障保护机制里充斥着错误和不一致,这是导致事故的根源。
2013 年 10 月,丰田公司匆匆了结了“意外突然加速”(以下简称”突然加速“)诉讼案。经过数小时的讨论,俄克拉荷马法庭陪审团得出结论:丰田汽车制造商”贸然不顾“(用户的安全),并裁定丰田公司赔偿原告 300 万美元。这还不包括对丰田公司可能做出的大额惩罚性赔偿。
陪审团是根据所掌握的证据给丰田公司下达“严重忽视安全责任”判决的。原告方的两位软件专家针对丰田公司的软件设计以及设计过程给出了证词,其内容令人惊讶。在审阅了 2005 版的丰田凯美瑞汽车的软件开发过程和源代码之后,两位软件专家得出一致结论:丰田公司的系统不但有缺陷,而且达到了危险的程度。因为故障保护机制里充斥着错误和不一致,这是导致事故的根源。
--
FROM 117.136.0.*
胡搅蛮缠,美国为什么可以要求丰田提交源代码?苹果系统、 App的bug会威胁人身安全、公共安全吗?
不管是美国还是中国特斯拉的刹车投诉都已经严重到成为一个社会话题了,安装美国处理丰田刹车案的方式有什么不妥?
【 在 smezsc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特斯拉应该开源,苹果也应该开源
: app store就不该有收费的软件
: 看个文档电影都要买会员
: ...................
--
FROM 117.136.0.*
首先应该考虑,人家没去找第三方检测机构,采用了评审源代码的方式。
【 在 ovb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你看过全文你会发现
: 这个调查报告倾向性非常严重
: 向汽车这种规模复杂度的系统,只有生产厂商才可能有能力做严谨的调查
: ...................
--
FROM 117.136.0.*
所以在不提供源代码和设计文档情况下,哪家第三检测机构能检测出来这种问题?人家出的报告也仅仅是“按照***技术规范和***检测要求,检测项通过”。 这对于特斯拉目前疑似的bug问题毫无意义。
【 在 tsa300 的大作中提到: 】
: 丰田自主加速爆冲泛滥后,nhtsa 想审查涉事车型的问题,感觉自己能力不够,拉上nasa一起查,结果折腾三个月,啥也没找到
: 后来是一个死者家属坚持,请了相关专家在马里兰州丰田指定的安全屋里审查丰田相关车型的设计和测试文档,研究了18个月发现了一大堆问题,包括 nhtsa + nasa 为什么一无所获,明确了是丰田旗下电装的 ecu 存在重大缺陷,导致控制节气门开度的进程与看守它的看门狗进程一起死机,形成全油门爆冲,踩刹车无效。
:
--
FROM 117.136.0.*
案件本身并没有平反,我发帖主要不是说结果,而是说为什么我们不能像美国那么去处理,为什么这么看重第三方检测。
【 在 kyen 的大作中提到: 】
: 最后美国政府平反了,说没有BUG. 丰田说是脚垫卡住了
--
FROM 117.136.0.*
哪部分是谣言?
nasa那次评审对丰田源代码的平均糟糕,可不是你这种轻描淡写。打官司那是原告又找的人再次评审发现了新问题,丰田同意300万美元和解。
当然处理结果不重要,我想强调的是处理过程,软件偶发性问题第三方检测没有意义,就是欺负车主。
【 在 gemini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是谣言而已,美国国会指派了nasa最顶尖的软件工程师们,花了10个月研究了28万行的控制系统代码,结论是没问题。除了据说的一些滥用全局变量等的代码风格问题。
: 当时涉及到abs控制软件问题的召回只限于三款混动车型,美国的调查机构指责,可能在动能回收减速的过程中,遇到颠簸路面会延长刹车距离。。 这基本就是鸡蛋里挑骨头。
:
--
FROM 117.136.0.*
这是单个原告,单个案子的和解金额,你还真猜对了,丰田总共应该花了10几亿美元才慢慢平息风波,这还是没有任何真凭实据的情况下。
【 在 syr 的大作中提到: 】
: 别的不说,如果真抓住丰田这么严重的问题,照丰田这头肥猪的体量,在美国想300万美元和解,不大可能吧?
--
FROM 221.221.11.*
对软件偶发性bug当然没用,
我自己算半个从业者,参与过行业技术规范和检测规范制定修订,全世界各行业检测机构没有任何一家敢说自己能检测软件偶发性bug,并出具检测报告。
【 在 dalezzz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到底是想说第三方检测有用,还是没用?
--
FROM 221.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