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比亚迪的混动车真实情况怎么样
我的意思是家用没有商用那么在乎油耗。
【 在 cyclonev 的大作中提到: 】
:
: DMI技术本身,其实非常适合家用,也是目前油车切换到电车的良好过渡。BYD的问题在于车型混乱,满足不了各个层次的需求。
: 扯到滴滴有点看不懂了。
: ...................
--来自微水木3.5.8
--
FROM 61.148.243.*
商用在乎油耗,直接就电车了啊,滴滴基本不跑长途。大公司集中采购,集中充电,成本完全可以更低啊。
DMI的最大意义,其实是大部分家用油车车主,但是又不方便安装充电桩的人们,的一个实用过渡。
您可以问问身边的人,如果有一台同档次的车,价格差不多,甚至更便宜的情况下,能做到更省油(还能省不少),且动力能保证,甚至更好,而且没有充电烦恼,能上绿牌(部分城市不限行),这些综合优势情况下,是否愿意换车?我想答案多半还是肯定的,至少我身边一圈人,基本都认同(当然,不认同BYD的牌子的不少,哈哈)
所以,您仔细想想就能明白,DMI IMMD,或者其他类似技术,其实是为大部分(纯电用户目前才多少?)油车车主准备的,至少目前情况下最好的,过渡的产品。
起码这种技术瞄准的目标(排除车的品牌之类因素),是相比纯电市场,更广阔的用户群体。
更别说什么滴滴之类。
【 在 mengba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的意思是家用没有商用那么在乎油耗。
--
FROM 219.142.243.*
怎么会,量会很大
【 在 sor (途安○凹凸手动党) 的大作中提到: 】
:
: 我觉得dmi成本比较高,而价格卖得又低,所以产量不会大,配置不会高。
:
:
--
FROM 117.136.31.*
上海车展就已经上市了
【 在 upndown (每天锻炼2小时为祖国健康工作100年) 的大作中提到: 】
: 堂 dmi什么时候上市?
: 【 在 TimeAndRiver 的大作中提到: 】
: : 前面看着吹的很牛的样子
: :
--
FROM 117.136.31.*
最前面应该是比粉,尝鲜的。
后面滴滴会不会跟进,取决于尝鲜的口碑。
家用估计买的少,城市家庭买辆车不容易,秦的仪表盘估计接受度很低。
【 在 mengba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家用前面买的比较多,后面可能主要滴滴为主吧。
--
FROM 101.206.168.*
产量还跟不上预定量 想买的人很多
【 在 YSharp (野羊) 的大作中提到: 】
: 上海车展就已经上市了
--
FROM 202.101.187.*
是啊,得5月才上量了,6、7月应该就能看到很多车,大家就会反应过来
【 在 wzhouf (unnu) 的大作中提到: 】
: 产量还跟不上预定量 想买的人很多
: 【 在 YSharp (野羊) 的大作中提到: 】
: : 上海车展就已经上市了
:
--
FROM 116.25.146.*
仪表盘后来改了,非限纯电城市滴滴估计会不少,家用也会更多
【 在 Engelberger (miss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最前面应该是比粉,尝鲜的。
: 后面滴滴会不会跟进,取决于尝鲜的口碑。
: 家用估计买的少,城市家庭买辆车不容易,秦的仪表盘估计接受度很低。
: 【 在 mengba 的大作中提到: 】
--
FROM 116.25.146.*
不怎么样,这家公司市场部门的人员只会吃干饭,连最基础的市场预测报告都存在严重偏差,导致现在产线改造的速度严重跟不上订单爆单的速度——原预计将5万产线的一半改造为DMi产线即可满足至少一年的订单需求,结果是将5万产线全部改造都无法满足早期订单需求,这种预测失误引致了大量排队用户抱怨,同时也影响了车型覆盖的效率。 原定准备将覆盖10~25万元区间的5款DMi车型并行放量,由于订单偏差量太大,导致只能串行放量,全价格区间覆盖的速度也被延误。
所以这车没什么好关注的,用户口碑就是最真实的情况,去DMi车型的准用户微信群、QQ群中看一下,出现频率最高的就是一句发自肺腑的劝退良言:“快退订,别耽误我提车。”听人劝,吃饱饭,这车都是吹牛的,不要看了。
【 在 TimeAndRiv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前面看着吹的很牛的样子
:
: 现在有人上手了吗?
: ...................
--
修改:FHWYSH FROM 112.65.61.*
FROM 112.65.61.*
这些都是宣传话术
我只想听听关于车辆本身的真实说法
【 在 FHWYSH @ [AutoWorld] 的大作中提到: 】
:
: 不怎么样,这家公司市场部门的人员只会吃干饭,连最基础的市场预测报告都存在严重偏差,导致现在产线改造的速度严重跟不上订单爆单的速度——原预计将5万产线的一半改造为DMi产线即可满足至少一年的订单需求,结果是将5万产线全部改造都无法满足早期订单需求,这种预测失误引致了大量排队用户抱怨,同时也影响了车型覆盖的效率。 原定准备将覆盖10~25万元区间的5款DMi车型并行放量,由于订单偏差量太大,导致只能串行放量,全价格区间覆盖的速度也被延误。
:
: 所以这车没什么好关注的,用户口碑就是最真实的情况,去DMi车型的准用户微信群、QQ群中看一下,出现频率最高的就是一句发自肺腑的劝退良言:“快退订,别耽误我提车。”听人劝,吃饱饭,何处无好车。
: 【 在 TimeAndRiver 的大作中提到: 】
#发自zSMTH@16s Pro
--
FROM 183.8.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