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内循环是彻底隔绝车内与外界的空气交换吗?
不会的,如果一个人的话,车内氧气大概够用8小时
问题车还有漏风的,所以不用担心
【 在 ustcBoy 的大作中提到: 】
: 也就是说人在车内氧气水平会一直下降直至耗尽? 这个问题困惑好久了...
: --
: FROM 60.180.37.*
--来自微水木3.5.11
--
FROM 223.167.21.*
应该没那么多吧
不至于有30%
【 在 lester98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是,内循环也至少有30%的外部空气,严格的内循环是非常危险的是不允许的。
: --
: FROM 192.19.236.*
--来自微水木3.5.11
--
FROM 223.167.21.*
氧气下降4%会出人命
一个人的话纯封闭也需要8小时左右
但实际上我认为永远不可能,因为不是完全密封
要命的是一氧化碳或者暴晒
【 在 winsen 的大作中提到: 】
: 氧气浓度低于一定程度人昏睡,然后挂了,不可能等到氧气耗尽的。
:
: 环境好的地方外循环,空气不好地方内循环。跑长途尽量外循环。
: ...................
--来自微水木3.5.11
--
FROM 223.167.21.*
哪一个?搞清楚一氧化碳中毒和缺氧的差别哦!
【 在 hondooo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8小时的话, 广渠门就不会淹死人了
:
: 【 在 wrsea 的大作中提到: 】
: ...................
--来自微水木3.5.11
--
FROM 223.167.21.*
你自己算呗,密封的车氧气要下降4%左右,需要多久,我算出来就是8小时
【 在 hondooo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8小时的话, 广渠门就不会淹死人了
:
: 【 在 wrsea 的大作中提到: 】
: ...................
--来自微水木3.5.11
--
FROM 223.167.21.*
青藏高原是空气密度下降,和氧浓度下降可能还不太一样的
【 在 moudy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给新冠患者下降4%也许能要他的命
: 但是请区分会出人命和必出人命
:
: ...................
--来自微水木3.5.11
--
FROM 223.167.21.*
有啥好笑的,这个很难理解吗?
【 在 nzjw2016 的大作中提到: 】
: 哈哈,好好笑
: 【 在 wrsea 的大作中提到: 】
: : 青藏高原是空气密度下降,和氧浓度下降可能还不太一样的
: ...................
--来自微水木3.5.11
--
FROM 223.167.21.*
这个东西还是得有具体研究或者实验才靠谱
如果按这个等价的话,去昆明就等价于氧含量占比降低4%,也就是从21%到17%
但去昆明确定是没啥危险的
但氧含量17%已经明显低于各种安全规范了
【 在 moudy 的大作中提到: 】
: 密度下降就等价于氧浓度下降。
:
: 核心就是肺部每秒钟能接触的氧分子量
: ...................
--来自微水木3.5.11
--
修改:wrsea FROM 223.167.21.*
FROM 223.167.21.*
同理按这个推测的话内循环啥的根本不可能感觉到闷
因为去昆明都不可能会闷
那么氧降低那么不到1%怎么会有感觉呢
【 在 moudy 的大作中提到: 】
: 密度下降就等价于氧浓度下降。
:
: 核心就是肺部每秒钟能接触的氧分子量
: ...................
--来自微水木3.5.11
--
FROM 223.167.21.*
你说的是一氧化碳吧
二氧化碳不至于超过氧气
不过还是会结合,和空气稀薄可能确实不太一样
【 在 weibeiqs 的大作中提到: 】
: 相比氧气,血红蛋白更容易与二氧化碳结合
: 所以单纯氧气浓度下降
: 和空气密度下降
: ...................
--来自微水木3.5.11
--
修改:wrsea FROM 223.167.21.*
FROM 223.16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