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内循环是彻底隔绝车内与外界的空气交换吗?
我的意思是假设车纯封闭,一个人开车,8小时,氧降低4%左右,实际上车不是封闭的,所以么,压根不用担心这个问题
【 在 hondooo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8小时的话, 广渠门就不会淹死人了
:
: 【 在 wrsea 的大作中提到: 】
: ...................
--来自微水木3.5.11
--
FROM 223.167.21.*
我连续内循环过3个小时
车内空气非常清新,pm2.5也是零,没觉得不舒服
不过前提车本身不能有明显异味,还有空调滤芯要经常换换
【 在 donry 的大作中提到: 】
: 关着门开车半小时以上的人都憋死了吗?
:
: 【 在 ustcBoy 的大作中提到: 】
: ...................
--来自微水木3.5.11
--
FROM 223.167.21.*
听起来挺专业,我百度看看,哈哈
【 在 swiminriv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准的参数是氧分压
: 就是空气中氧气部分产生的气压值。氧分压压差导致的物质传递是氧气进入血液的动力
:
: ...................
--来自微水木3.5.11
--
FROM 223.167.21.*
我查到的资料是如果不缺氧的话,二氧化碳达到6%都未必能对身体造成危害。真正的二氧化碳中毒,非常罕见
2000ppm的话,才百分之0.2,而且出租车什么的很容易就超过这个值
【 在 swiminriver 的大作中提到: 】
: CO2的结合应该是比氧气多
: CO2的浓度限值,一般用的应该是2000ppm的样子,室外正常情况大概300ppm
: 如果一个人封闭在室内,CO2浓度升高到限值的速度应该是快于O2下降的速度
: ...................
--来自微水木3.5.11
--
FROM 223.167.21.*
对的,要命的是Co。至于氧气含量,二氧化碳浓度不用担心,现实中没有这样挂掉的例子
【 在 teleheart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是因为一氧化碳进去了吧,电车不会有这个问题的。就像你关门开空调不会缺氧死掉一样,但烧个火盆取暖就有死亡危险。
:
: 【 在 scottcas 的大作中提到: 】
: ...................
--来自微水木3.5.11
--
FROM 223.167.21.*
你这么说我倒是想笑了
密度是单位体积中空气含量,高原差别在于这个。浓度是空气中氧气占比多少。这单位还能一样?
【 在 nzjw2016 的大作中提到: 】
: 密度和浓度的单位不是大差不差一样吗?
: 【 在 wrsea 的大作中提到: 】
: : 有啥好笑的,这个很难理解吗?
: ...................
--来自微水木3.5.11
--
FROM 180.95.131.*
那也就二氧化碳了呗
别的也没啥了
【 在 offset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是因为氧含量下降可能会是其他气体上升中毒
: 【 在 wrsea 的大作中提到: 】
: : 这个东西还是得有具体研究或者实验才靠谱
: ...................
--来自微水木3.5.11
--
FROM 180.95.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