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桥梁隧道可以设置水位探测器吧?
要知道用进废退的道理,路灯天天,时时都在用,坏了,立刻就能知道,
但是水位监控不是啊,每年都不一定用得上一次(只有短时间强降雨才可能),时间久了,坏了都没人知道啊。
所以,虽然你说的是个办法,但是我更提倡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那些桥是平的,桥下深挖过路的就不该存在,应该架高了过去,至少以后不再批这样的工程。现有的拿出一部分钱改造,反正中国擅长基建扩大内需,现在国力承担没压力...。
【 在 INCEPTION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路灯的地方就没问题,坏了修,不断改进技术降低成本。最简单的,先沿着隧道墙壁画一条平行路面的水位警戒线。路面淹水,能看到线就可以接着开,看不到了就马上停车开门逃命,否则死了淹了自己负责,保险不赔。
: 发自「今日水木 on 你要唠这个我可不困了啊」
--
FROM 202.122.36.*
着火哪有可比性,那是自己家,自己楼,和每一处房间,室内都有关,水,只是室外低洼地方,被想到的概率低多了....。
提高下水当然也是一个方法,
说平地可以淹死人,这么抬杠的说法就没意思了。
我主张工程上做到平地起难道不是一个方法?
有想法都可以提,然后比较优劣呗,不符合你的无聊抬杠?
【 在 INCEPTION 的大作中提到: 】
: 着火也不是天天着,报警消火栓可以失灵吗?和生命危险有关的保障设备靠的是定期维护。
: 根本解决就是全城重修排水,改进技术,提高防灾标准。取消所有隧道不现实,而且平地也能淹死人。
:
: ...................
--
FROM 202.122.36.*
真按你说的,平地淹死人,那得死多少人?整体相对洼一点的楼都得淹没了,想逃生都没地方..。新闻部分夸张还当真不成。我不否认部分地区“平地”积水超过人高。那你还不如举例日本南部沿海,每年都有好多次台风海浪,直接好几米倒灌....。可那和北京有啥关系,对吧,呵呵。
另外,不要偷换概念,北京交通流量不等于好几年一遇的个把小时强降雨,局部低洼地带积水较深时过那个地方的交通流量....。
咱还是讨论具体方法,液位法,基金平地法等优劣更有意义。
【 在 INCEPTION 的大作中提到: 】
: 郑州新乡卫辉浚县都是全域平地积水足以淹死人的程度。以城市道路交通流量,绝对比一栋楼使用期间遭遇火灾的危险性高。你除非一辈子下雨天不出门,否则被路面水淹的概率绝对比自己家着火概率高,只是淹湿鞋还是淹车淹死的程度差别。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你要唠这个我可不困了啊」
--
FROM 202.122.36.*
至少北京目前还没有(包括历史上),平地淹死人的天气,所以我还是认为不存在洼地是根本解决办法。
你说的增大排水,问题是修到百年一遇的排水,还有千年一遇,万年一遇,另外,就是整体万年一遇,也挡不住低洼地带(比如,桥是平的,挖地面十字通过的),即便你排水畅通,但短期强降雨(即使没到万年一遇)会把路上杂物,车辆什么的,顺着水流往低洼地方流动,这些物品很可能很快就把排水口堵住(下水口都有金属网格,大物品下不去,挡住,然后杂物再塞缝隙),很可能还是有不小风险的。
你可以说我的方案的缺点....,呵呵。
【 在 INCEPTION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前面说了,重修排水系统是根本。嫌费事费钱,那就难免隔一段时间城市里淹死一些人。问题只是隔多久死多少,死到谁头上。而财产损失肯定年年有。
: 发自「今日水木 on 你要唠这个我可不困了啊」
--
FROM 202.122.36.*
我那是给你的方案扩大可能性,
现在讨论哪个方案更根本,这是重点,不要无故转移话题,经济不经济是另外一回事。
你的方案我说出了实际可能的还是会在低洼地带堵住导致死亡的可能。
你说说我的平地方案,存在哪种可能死人的可能,要符合实际或者科学的,而不是胡诌的...。
【 在 INCEPTION 的大作中提到: 】
: 提什么百年千年都是推卸责任。现在光是首都北京,年年下暴雨路面都普遍积水,谁没遇到路口没脚面必须硬着头皮趟过去的情况?低洼区域地库地下室倒灌更是平常,哪个物业汛期不得准备一堆沙袋?先解决好年年处处积水的问题,再谈千年一遇标准是不是浪费吧。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你要唠这个我可不困了啊」
--
FROM 202.12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