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关于dmi的疑问
BYD就是比较大的车企了,其他的根本没这前瞻性和能力
【 在 census 的大作中提到: 】
: 假如有比较大的车企很早就确定搞dmi技术,最早可以在哪几年搞出来?技术环境是什么时候成熟的?
: 比如说二十年前,如果认真搞,可以做到相近的性能和成本吗?
--
FROM 221.130.253.*
20年前比亚迪才刚刚开始从电池领域的老大转向造车,大众和丰田至少要花20年的时间把电车搞明白,再结合传统的造油车优势才行
DMI是造油车、造电车和造电池的集大成者,三块板子少一块短一块都不行,宁德时代不行,理想不行,小鹏不行,长城不行,大众丰田这种也不行
【 在 census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假设,不考虑前瞻性,比如说大众、丰田这种,20年前如果认定了这个方向,当时的技术环境够成熟吗?能做出类似的性能和成本吗?
:
--
修改:kaka2w FROM 221.130.253.*
FROM 221.130.253.*
电机和电池,这20年进步神速,处处都是专利壁垒和工艺壁垒,你就想想2001年的手机电池和现在的手机电池,以及充电的差别。
2000年的桑塔纳,现在开着除了手动挡别扭一点,其实也没啥大问题。
【 在 zhyulily 的大作中提到: 】
: 性能上可能达不到,但形式上实现应该没问题,电机、电池、内燃机都不是新技术,但是对于大企业来说,只是形式上创新没什么意义,要技术上或工艺上容易形成专利壁垒才好,比如丰田的混动。
--
FROM 221.130.253.*
反正到现在北京的大马路上还经常看到老桑塔纳
但是,现在还能见到2000年 2001年生产的手机么,活的,能用的
【 在 wuhuadasha 的大作中提到: 】
: 桑塔纳结构强度是一坨屎
: :
--
FROM 221.130.253.*
两田在技术架构方面,有巨大的短板,电池
注定了他俩都玩儿不好混动,能玩儿个勉强够用,碰上专业玩家就不行了
【 在 i925XE 的大作中提到: 】
: DMi的优势主要是混动效率最佳化的同时价格低廉
: 两田的产品效率在同一水平,但是都以插混来衡量的话,价格比DMi贵一大块。
:
--
FROM 221.130.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