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Re: 理想增程式与比亚迪DMI有什么区别?
纠正你一下,跑高速油耗高跟增程式没关系。
理想(或者说新能源汽车)跑高速油耗(电耗)高是因为一般电动车没有变速箱(也就是双挡减速机构),有变速箱的电动车高速电耗(即油耗)不高,请参照保时捷的新能源车和荣威marvel-r ,电机的变速箱是一个减速机构,如果单档位减速齿轮的话,电机需要提高转速才能提高行驶速度,如果电动车有变速机构,那么电机就不用升高转速也能做到提高行驶速度。这样的话,电耗就不用大幅度升高了。
请你去看marvel-r 在山路和高速的实测,去抖音上可以找到。
【 在 kettle 的大作中提到: 】
: 增程式没有直驱,跑高速油耗高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8 Plus」
--
FROM 211.145.20.*
你说的不对,混联结构(DMI)与增程式 是现阶段内燃机折中的产物,终极形态只有直驱没有DMI。之所以可以发动机直驱,是因为某些工况直驱效率更高。
比亚迪骁云发动机热效率43%,在低于50%热效率的情况下,DMI是最合适的混动形式。
但是,马自达有一款2.0L的压燃发动机,这款发动机在压燃的情况下,热效率52%。如果用作增程器,只用作发电机,在狭窄的压燃工况下工作。DMI即混联形式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因为52%的热效率,要秒杀混联形式。用电输出即可。
【 在 klm1994 的大作中提到: 】
: 增程式的发动机只发电和电驱,比亚迪DMI能发电、电驱、发动机直驱,说实话,我反而觉得增程式更好,结构简单。
: 不过理想的增程式拉胯在他的发动机太差,这是理想的问题,不是增程式的问题,要是能有更好的发动机当增程器,增程式也就没那么多质疑的,实际上dmi大部分时间也是当增程式在用。
--
FROM 211.145.20.*
你的概念还停留在变速箱和行星齿轮组的传统概念。
电动车的变速箱,确切的说是减速齿轮,这玩应一直在所有的电动车上装配,只不过没有配备副齿轮插入圆周中。所谓的电动车变速箱,是在原有齿轮的齿比下,增加原配齿轮组(就像两只手×在一起),齿轮在结合的过程中像乐高一样插进去了,不存在动力的中段。
【 在 kaka2w 的大作中提到: 】
: 变速机构会带来结构的复杂和动力的中断,这东西就是反人类的,应该朝着去掉而不是保留的方向发展
:
--
FROM 211.145.20.*
马自达自己要做增程,用压燃+电池。
理想都能捣鼓出来的东西,马自达用脚都能搞出来。,
马自达2022年规划年会roadmap已经放出来了。
如果马自达不那么轴,大卖是一定的。
【 在 kaka2w 的大作中提到: 】
: 马自达愿不愿意把压燃发动机的专利免费共享出来?我猜应该是不能,等20年吧,等专利过期
:
--
FROM 211.145.20.*
你看到的是纯汽油机全工况43%,马自达自己的roadmap 上说,在狭窄的压燃工况下,热效率52%。
马自达今年的年会说了,要搞纯压燃的增程车辆。 也就是只在压燃工况下给电池充电,为什么人家的热效率达不到52%呢?
【 在 greenxiayi 的大作中提到: 】
: 马自达根本没有52%热效率,那是没上市之前理论预期,最终量产上市后热效率是43%,比亚迪是43.04%,马自达压燃机以微弱劣势排第二,网上都能查到这些数据
--
FROM 211.145.20.*
压燃工况52%,用在普通汽油车下的全工况是43%,但是如果用作压燃增程器的话,它不需要考虑其他工况,只在压燃工况下向电池充电就好了。
马自达年会的roadmap也说明了这点,用压燃当发动机需要匹配各种工况,用压燃当做发电机来说,就在最佳工况下发电即可。
【 在 greenxiayi 的大作中提到: 】
: 马自达根本没有52%热效率,那是没上市之前理论预期,最终量产上市后热效率是43%,比亚迪是43.04%,马自达压燃机以微弱劣势排第二,网上都能查到这些数据
--
FROM 211.145.20.*
不是马自达达不到52%的热效率。是马自达能不能转过弯来,把压燃发动机用作增程器。只要马自达想这么干,那么丰田THS、本田IMMD和比亚迪DMI都不是他的对手。52%压燃增程器可以秒杀市面上所有的混动车辆了。
【 在 greenxiayi 的大作中提到: 】
: 马自达根本没有52%热效率,那是没上市之前理论预期,最终量产上市后热效率是43%,比亚迪是43.04%,马自达压燃机以微弱劣势排第二,网上都能查到这些数据
--
FROM 211.145.20.*
这个需要用视频,我找找吧,你也可以查查荣威 marvel-r的变速箱结构。或者说叫两档减速器更确切。
它不是档位切换概念,是将齿轮变的更密了。
【 在 kaka2w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看明白,有图么
--
FROM 211.145.20.*
马自达非常轴,而且不做任何的技术输出。它的压燃,已经被证明是可以的了。已经·可以在量产车上了。只不过,压燃区间很窄,实际上这个压燃发动机 跟阿特金森发动机一样,必须需要电机的配合。用作发电机就好了。52%的热效率,老美在扭北跑耐力赛,跑圈的时候已经验证了。工况区间很小,一旦速度变化,就没法压燃了。
【 在 kaka2w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是这个思路,其实很有前途
--
FROM 211.145.20.*
这个52%压燃热效率不用质疑,老美非常较真,拿着马自达压燃车在扭北跑圈测试过了。你也不能说马自达骗人,但是这个压燃工况只在中速的一个很窄的区间,过低或者高于这个速度,这台发动机立马变成普通发动机。
马自达在技术文档里面甚至测试了阿特金森循环的压燃,但是我记得好像速度区间只能维持在75-81km/h这个时速下,这个极限热效率53.7%(好像是),所以说,无论马自达全工况43%是怎么来的(也分黄金右脚),但把马自达压燃发动机当做一个增程器(发电机),只工作在最佳压燃工况下,50%的热效率,肯定是能够保证的。
【 在 greenxiayi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不认为全工况有43%那么高,看epa油耗那款压燃发动机油耗一点都不出色,甚至跟高一个基本的宝马330油耗差不多,那个43%热效率本身就是特别窄的工况才有的,不然油耗数据不会那么难看
--
FROM 211.14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