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这辆加价购买的雷车被撞的太惨了
领克副驾进了ICU,其余的人都没事
恐怕让大家失望了
头条昨天就报道过
【 在 django 的大作中提到: 】
: 视频里是es200
: 花30万买这个车的一般小年轻居多
: 大叔们一般是300 很少干视频里那种事
--
FROM 36.112.183.*
余姚新闻网,记者魏xx报道
领克主驾没什么事,副驾icu
es车主腿部骨折,副驾更为严重,在医院接受治疗
【 在 phon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领克车门顺利打开,人员能顺利撤离,es只能干嚎等待救援。至于领克副驾去icu这事,交警通告里只说es两人受伤,没说领克有人受伤,而且网上也有领克车主辟谣的截图
:
: #发自zSMTH@V2145A
--
FROM 1.203.173.*
还不如说是给震的更科学
安全带不会勒出内出血
能量传递过程中没有被有效吸收,给人吸收了
【 在 MyNameIs007 的大作中提到: 】
: [upload=1][/upload]
--
FROM 166.111.28.*
吸收能量当然非常必要
两个碰撞不怎么形变的车,碰撞完了的结果就是里面的人被震伤
要把车子做硬其实很容易,成本也很低,加大前杠的钢材厚度,钢材和其他比起来便宜的很。
领克副驾说是105斤,这是一个女性正常的体重。
撞击之后,说车子安全性多么好,但是一个正常体重女性进了icu,是她的体重太轻,不是车的问题而是她自己的问题,这种说法不能接受。
【 在 chylli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吸能是非常符合物理规律的,比如车撞一个静止的墙,吸能应该比不吸能更好
: 两车相撞,如果都吸能,那最好,但如果一个吸能一个不吸能,那吸能的就会更惨一些,不仅要吸自己的能,还要吸对方的能. 这叫啥囚徒困境是吧?
: 结论:不吸能的车就是自私
: ...................
--
FROM 166.111.28.*
这次碰撞应该主要撞在副驾位置上
要是主驾,司机没准也会受伤
【 在 icome 的大作中提到: 】
: 记得有开铲车撞电线杆死的,就是震死的
: 秦岭隧道大客撞墙死亡36人,大多也是震死的。
--
FROM 166.111.28.*
我想前面已经所得够清楚了
做吸能盒的成本估计比增加钢材厚度高
【 在 hfyc 的大作中提到: 】
: 应该是安全带预收紧功能没调好,捆的太紧了
--
FROM 1.203.173.*
安全带勒出内出血icu,这个不科学
内脏外面有肋骨保护,不会随便内出血
所以,我认为是震伤的
我也不是强调吸能,但是不怎么吸能的车,人会受到很大的能量冲击
前面发过的内容:
吸收能量当然非常必要
两个碰撞不怎么形变的车,碰撞完了的结果就是里面的人被震伤
要把车子做硬其实很容易,成本也很低,加大前杠的钢材厚度,钢材和其他比起来便宜的很。
领克副驾说是105斤,这是一个女性正常的体重。
撞击之后,说车子安全性多么好,但是一个正常体重女性进了icu,是她的体重太轻,不是车的问题而是她自己的问题,这种说法不能接受。
【 在 hfyc 的大作中提到: 】
: 怎么你们都把吸能当成吃饭一样把能量吃掉了似的,对于人而言,不考虑空间挤压,所谓吸能就是减小人的速度减为零的加速度,副驾和主驾没区别,安全带松一点还能撞到气囊上缓冲一下,太紧加速度显然更大
--
FROM 1.203.173.*
我没说雷车安全性有多好
但是,全网一边倒夸领克03的安全性
但是这次事故的结果,是雷车司机腿部骨折,领克副驾进icu,记者发稿时说“尚未脱离生命危险”。
所以,我不觉得领克03的安全性有多强。
网上说副驾内出血是安全带勒的,因为太瘦,体重才105斤,言下之意是领克03车子没问题,是人的原因,但凡胖一些就没事。
我觉得这太好笑了,即使是安全带勒的,那也同样表明副驾受到了非常大的能量冲击。
如果领克在吸能方面做得更好一些,恐怕不至于内出血。
【 在 hfyc 的大作中提到: 】
: 雷车车身结构强度不行,不是吸能的问题。所谓的震,就是没有缓冲,吸能是一种缓冲方式,气囊也是一种缓冲方式,甚至座椅的设计也会影响,领克的人员保护总体设计有缺陷
--
FROM 1.203.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