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你的车被对方酒驾追尾了,千万不要私了
你不私了,酒驾也是全责,那么问题来了同样的收益为什么不走法律流程非要自担风险呢
【 在 hooya 的大作中提到: 】
: 写字据行不, 认全责,私了赔偿误工费 修理费
:
--
FROM 1.88.114.*
不是有标准答案吗
正常赔偿车损,然后让他现场捐2个月工资给红会。
【 在 xiiii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方不论如何强烈要求私了,都不要答应,因为只要你知道对方是酒驾,不论明的暗的拐弯抹角的索要高额赔偿,都算敲诈勒索。
:
: 你就算录音了也没用,只要你知道对方酒驾就算。
:
: 根据刑法274条,敲诈勒索罪“数额较大”,以一千元至三千元为起点,"数额巨大”,以一万元至三万元为起点。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22021211RC」
--
FROM 223.104.174.*
你这想法真牛 酒驾在交警队私聊??
【 在 s119823032 的大作中提到: 】
: 在交警队私聊,
--
FROM 123.124.147.*
刚有这样案例,酒驾后来反悔,法院判决被撞车主返回多收的钱
之前板上还讨论过
【 在 happythief 的大作中提到: 】
: 为什么要还?
--
FROM 123.124.147.*
因为遇到酒驾还私了的一般是想多要点钱。版上以前的说法都是遇到酒驾的就像遇到了财神爷一样,可以狮子大开口坐地起价。
【 在 wazowski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不私了,酒驾也是全责,那么问题来了同样的收益为什么不走法律流程非要自担风险呢
--
FROM 117.136.0.*
到底谁张口就来,你别在这儿让人笑话了。
【 在 leeapple 的大作中提到: 】
:
: 张口就来。责任不在己要代位算一次出险。
: 【 在 tsa300 的大作中提到: 】
: : 不影响。
: :
--
FROM 124.65.17.*
这个狠心用的好,哈哈哈。
【 在 chrome2000 的大作中提到: 】
:
: 我还真遇到和酒驾的发生了交通事故,对方全责,我也有点想多少,最后狠下心要了1000,对方给了800
: 【 在 xiiii 的大作中提到: 】
: : 对方不论如何强烈要求私了,都不要答应,因为只要你知道对方是酒驾,不论明的暗的拐弯抹角的索要高额赔偿,都算敲诈勒索。
: :
--
FROM 124.65.17.*
不光要修车。身体受损,需要检查和康复也很正常吧。
【 在 cucudir 的大作中提到: 】
: 修车要1000,你要了20000,这种情况字据没用
: 非法占有的主观故意有了,所以一般公检法不愿意惯着酒驾司机,就会帮你争取不上庭
: 这就是公平与正义的矛盾
--
FROM 221.218.138.*
江苏盐城,男子廖某驾车送未婚妻回家,由于晚上视线不是很好,廖某车开得比较慢。
突然,对面出现一辆车,灯光非常刺眼,速度也很快,而且不走直线,左右画“龙”地向自己开来。为避免发生事故,廖某连忙将车靠边停下,但是,最终事故还是发生了,对面的车开过来后,直接撞上了廖某的车。事故发生后,对面车上下来一名男子,满身酒气,再三恳请廖某不要报警,并主动提出,愿意加倍赔偿廖某的损失。此时,廖某才知道对方男子为陈某。双方在协商赔偿时,廖某提出其车是刚买不久的新车,是打算结婚用的,现在被撞坏,即使修好了,也不吉利,要求男子陈某赔偿其一辆新车。陈某不同意,最后双方经过讨价还价,达成协议如下:陈某除了全额承担廖某的车辆修理费外,再补偿4.6万元给廖某,条件是廖某对其酒驾保密,不报警。
令人完全没有想到的是,事隔一个星期后,男子陈某却到公安机关报案了,称其被廖某敲诈勒索了4.6万元,要求追究廖某的刑事责任,并退赔4.6万元。
公安机关接警后,对该案进行了详细地调查,认为本案陈某与廖某驾车发生交通事故,廖某的新车被撞坏,陈某为了尽快与廖某达成协议,在车辆修理费之外,主动赔偿廖某4.6万元。
本案没有证据表明廖某以报警相威胁,敲诈勒索陈某财物,因而廖某的行为,不构成敲诈勒索罪,遂出具了不予刑事立案决定书。
随后,陈某又向人民法院提起了民事诉讼,以廖某不当得利为由,请求返还4.6万元。
法院审理后认为,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公民之间的民事行为,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因没有法律根据,使他人利益受到损失,而自己获得利益的行为,属不当得利。
我国《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因他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受损失的人有权请求其返还不当利益。
本案中,廖某在明知陈某酒后驾车,可能涉嫌醉驾犯罪的情况下,为了获得利益,隐瞒了其酒驾的事实,廖某的行为,是违法的,其获得的4.6万元没有法律依据,属不当得利,依法应当返还。
最后,法院作出判决,判令廖某返还4.6万元给陈某。
【律师看法】
不得不说,本案活脱脱的是现代版的“农夫和蛇”。
但是,从法律规定上看,本案的处理,又是合法的。
一、本案廖某获得陈某的4.6万元,系陈某主动支付的,廖某没有对其采取恐吓,威胁或者其他手段,廖某的行为,不构成敲诈勒索罪。
敲诈勒索罪,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恐吓、威胁或其他手段,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本案中,廖某驾车时,发现陈某车辆极不正常,在停车避让的情况下,仍然被酒驾的陈某撞上,发生事故。
自知理亏的陈某,担心其酒驾行为会被公安机关处罚,甚至还可能构成犯罪,受到更为严厉的刑事处罚,因此,陈某为了尽快与廖某达成协议,主动额外赔偿廖某4.6万元。
在此过程中,没有证据表明廖某曾以报警相威胁,敲诈勒索陈某,因此,本案廖某的行为,根据以上规定,不构成敲诈勒索罪。
本案最后公安机关作出决定,认为廖某不构成敲诈勒索罪,不予刑事立案,符合法律规定。
二、本案中,陈某为何没有被追究酒驾的法律责任。
根据我国法律和司法解释规定,酒后驾驶机动车的,驾驶人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等于)20毫克/100毫升、小于80毫克/100毫升的行为属于饮酒驾驶。
对于饮酒驾驶机动车的,应当受到罚款1000元记12分,暂扣驾驶证6个月的行政处罚。
其血液内酒精含量超过80毫克/100毫升的,属醉酒驾驶依,应法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是讲证据的,本案中,认定陈某酒驾,或者醉驾,关键证据是其血液中酒精含量检测,由于事隔一个星期后,陈某本人才到公安机关报案,此时,其体内的酒精早已代谢掉,无法检测出来了。
没有酒精检测结论,即使有其本人陈述,也无法对其作出处罚,更不可能追究其刑事责任。
这也正是本案陈某事后敢于主动报案的原因。
三、本案廖某获得4.6万元的额外“赔偿”,没有法律依据,依法构成不当得利,应当返还。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因没有法律根据而获得利益,致使他人利益受到损失的行为,构成不当得利。
我国《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因他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受损失的人有权请求其返还不当利益。
我国《民法典》同时规定,公民之间的民事行为,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行为无效。
本案中,廖某在明知陈某酒后驾驶机动车,可能涉嫌醉驾犯罪的情况下,为了获得利益,隐瞒其酒驾的事实,廖某的行为,虽然不构成犯罪,但却是违法的。
陈某主动提出,除了承担廖某的车辆修理费外,另外再赔偿其4.6万元,而作为交换的条件是,廖某替其酒驾行为保密,不向公安机关报告。
因此,本案廖某获得的这4.6万元,没有法律依据,属不当得利,依法应当返还。
案例来源:中国裁判文书网
[责任编辑:张魏桔]
【 在 firemars 的大作中提到: 】
: 直接要钱,收现金,事后否认,怎么判定敲诈对方了?仅凭他说?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5
:
: ...................
--
FROM 221.223.197.*
你的驾照是买的吗?
酒驾不能私了,伤人的交通事故更不能私了
交警法官啥人没见过,啥理由没听过,能被这里有忽悠住早回家种红薯去了
1、你真受伤了,难道不是第一时间119?还在那多拿钱?
2、你收了钱会去医院按照那一套走一圈吗?
【 在 congjs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光要修车。身体受损,需要检查和康复也很正常吧。
:
--
FROM 123.124.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