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昨天一开modely的哥们,开过我的GLC后说
你自己就是开特斯拉的哥们?
【 在 wazgwsmj 的大作中提到: 】
: 开几次再回来看。我当时跟你一样,很抵触全屏幕。这玩意很有意思。
--
FROM 223.104.39.*
Y和GLC、X3是一类车?列列你降维打击的点
【 在 piggybankk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一直就在说,Y30多万情况系,GLC和X3去到小50,这压根就是降维打击。。作为我个人,是想不到任何理由不买Y而买GLC,X3这类车的。。
:
--
FROM 223.104.39.*
那这些很多是电车对油车的优势,跟特斯拉有什么关系,按这些指标30万的Y比20万的一众国产好在哪,凭啥要贵10万
【 在 piggybankk 的大作中提到: 】
: 太多了,性能,智能化,装载空间,用车成本,持续更新能力,配置
:
--
FROM 223.104.39.*
不愿回答开始给人贴标签了?
如果你也认为比不了,那以后请用20W国产来对比,你的特斯拉性价比是不是也根本就不入流?
【 在 piggybankk 的大作中提到: 】
: 杠精的惯用伎俩啊。
: 难道电车对油车的优势,不是Y对GLC的优势吗?
: 这里聊Y对GLC的碾压,你又岔开话题Y跟20w国产。这种杠法真是太典型了。
: ...................
--
FROM 223.104.39.*
我第一个帖子就说了啊,Y和GLC,X3就不是一类车啊,油和电。。。电车对油车的优势不是特斯拉独有,跟是不是特斯拉没有关系
可30万的Y和20万的国产都是电车啊,这俩才更有放在一起比较的必要
【 在 piggybankk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码归一码。如果你认可了第一个问题(Y碾压GLC),我们再来讨论第二个问题(Y和20w国产车的性价比问题)
: 不要一个问题还没定论(自己不知道咋说了),就开始引入第二个问题。这是杠精惯用伎俩。我们作为理科生要讲逻辑,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不要回避。
:
--
FROM 223.104.39.*
不太了解电车,只是想要对方的答案,但是以我混车版的经验,如果你列了5点优于对方的,必然也有5不如对方的。。。
就这5个优点感觉也不够差价10万啊,极速220油车很简单吧,压铸一体成型概念高大上但是维修成本极高?音响是国产强项感觉不太应该啊,第四个不了解,第5个现在充电桩不是遍地都是了,不好意思,对电车了解实在太少,错了请指正
【 在 kkxkkx 的大作中提到: 】
: 20万的国产车极速能到220?20万的国产车有后压铸一体成型?20万的国产车有吊打品牌音响的15喇叭?20万的国产车有八通阀整车能源管理系统?20万的国产车有遍布全国的独立超充网络?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2 Pro」
--
修改:phiinix FROM 223.104.39.*
FROM 223.104.39.*
你列吧,因为我实在不了解,有人已经替你列了5条了
【 在 piggybankk 的大作中提到: 】
: 为啥油和电不能比?我就是认为现在所有买GLC的都不如买Y好。
: 这个帖子难道不就是在对比Y和GLC么?如果你认为不该讨论,那你也不应该回复我这个冤枉的人,那你应该去回复楼主就不要开这样的帖子。毕竟楼主引起的这个话题,我只是顺着聊。
: 另外,跟国产电车的对比如果你想讨论,我们可以单独讨论,这没关系的,我挺愿意讨论的,也不回避得出特斯拉性价比不够高的结论。我自己买的就是60w的Model 3,性价比低极了。那要不你列一个20w国产电动车的代表出来,咱们细细讨论下跟当下Model Y的性价比呢?
: ...................
--
FROM 223.104.39.*
看出来了,特斯拉只许自己跨界到油车说bba性价比低智商税,不许别人说特斯拉在电车届性价比低智商税,是不是因为特斯拉在电车届实在不敢跟电车同行比才跨界到油车碰瓷bba?
【 在 ylh1969 的大作中提到: 】
: 买菜车,国产15万挺好,续航一点不比你少。
: 120能超车就够了,其他无所求。
--
修改:phiinix FROM 223.104.39.*
FROM 223.104.39.*
安全就一定要压铸?我咋觉得是低成本的轻量化方案。。。而且为后期维修带来巨大不便,但是这个不便跟生产者没关系了,主要消费者买单
【 在 kkxkkx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的就是20万的国产电和30万的y去比。压铸提高的安全等级,安全方面谈钱就没意思,更何况基本都有保险。我只是说我真实的感受,我自己是g37置换的y,1年半2万公里,家里另外的x5已经吃灰了,到了时间还得保养,真的又费钱又麻烦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2 Pro」
--
FROM 223.104.39.*
哇,专业精彩,这有点超出我知识界限了。。。
【 在 kkxkkx 的大作中提到: 】
: 上图所示,车身零件处有一个个焊点,汽车发生碰撞时,它们往往扮演着承受、转移压力的角色。焊点质量与整车安全密切相关,寻找点焊缺陷,也是质检环节的关键。
: 汽车碰撞过程中,焊点其实不仅会承受冲击力,还有可能会遭遇撕扯,也许应对冲击优秀的焊点,遇到撕扯力时候不一定同样稳固;另外,同一个零件不同位置的焊点,遇到碰撞时也并不都是应力点。
: 但对于一体化零件来说,受力方向并不是问题,因为整块零件都由完整的金属构成,「每一个分子都在承受力度」
: ...................
--
FROM 223.1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