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昨天一开modely的哥们,开过我的GLC后说
我一直就在说,Y30多万情况系,GLC和X3去到小50,这压根就是降维打击。。作为我个人,是想不到任何理由不买Y而买GLC,X3这类车的。。
【 在 wazgwsmj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动力、操控名先比我的舒服多了。开惯了看着我的实体按钮内饰还有点不适应,不过承认内饰精致胜过y.
: 现在再开GLC像老年车,年轻感y明显高出一筹。有点像无实体按键的手机。
: 之前他也钟情买GLC,但觉得价格高,我的当时落地快50了。他的y才落地不到30.说实话我部分同意,但是奔驰的标和外观还是强于Y很多。还有就是后排舒适度秒杀y。
: ...................
--
FROM 1.119.141.*
特斯拉这个版本的UI,确实不如1年前的上个版本好用。
【 在 hsv 的大作中提到: 】
: 按钮很好用,大屏在停车时娱乐很好用。
: 但tsl行驶过程中调个空调温度都要戳屏幕,眼睛焦距变化不说,还要盯着屏幕,太危险了,尤其是后排要求单独开/关空调的时候,还要去二级菜单去找。更不用说雾灯开关,除雾、后视镜按钮要在行驶中去二级菜单寻找了,这种场景最需要盲操作了。
: 语音命令只能一条条执行,有时候还识别不对,有时候格式不对,二啦吧唧的,不限tsl。
: ...................
--
FROM 1.119.141.*
如果是运动的同时兼顾舒适性调校方面,确实跟宝马有差距的。这点不止特斯拉,蔚小理的底盘也不够好。如果考虑赛道竞速,特斯拉还是非常强的。
【 在 djkstra 的大作中提到: 】
: 就说特斯拉,虽然有重心低的优势,但是底盘调校方面做的并不好,白瞎了一副好底子
--
FROM 1.119.141.*
这不是理由呀,能买glc的车牌是可以买新能源的~
【 在 pulan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有新能源的车牌 这个理由怎么样 捂脸
--
FROM 1.119.141.*
有无数办法可以解决的问题,老顽固一直揪着不放,能不能有点新意呢
【 在 TNF 的大作中提到: 】
: 城里没问题,开个长途试试。假期高速免费时候再看看,电车最大的问题就是充电焦虑
--
FROM 1.119.141.*
这点说的没问题。关键看可逆性。比如一个前GLC车主新Y车主,前Y车主新GLC车主,看谁愿意逆回去开老车,这么对比最公平。
【 在 sor 的大作中提到: 】
: 习惯的形成而已
: 一辆车开时间长了,适应了它的所有
: 换一辆车,会把所有的不习惯看成缺点
: ...................
--
FROM 1.119.141.*
太多了,性能,智能化,装载空间,用车成本,持续更新能力,配置
【 在 phiinix 的大作中提到: 】
: Y和GLC、X3是一类车?列列你降维打击的点
--
FROM 1.119.141.*
这不是讨论GLC和Y嘛,咋又跟混动比了
【 在 sor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电车最好和混动油车比比
: 纯油车动力响应不行,这个是短板
--
FROM 1.119.141.*
杠精的惯用伎俩啊。
难道电车对油车的优势,不是Y对GLC的优势吗?
这里聊Y对GLC的碾压,你又岔开话题Y跟20w国产。这种杠法真是太典型了。
【 在 phiinix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这些很多是电车对油车的优势,跟特斯拉有什么关系,按这些指标30万的Y比20万的一众国产好在哪,凭啥要贵10万
--
FROM 1.119.141.*
一码归一码。如果你认可了第一个问题(Y碾压GLC),我们再来讨论第二个问题(Y和20w国产车的性价比问题)
不要一个问题还没定论(自己不知道咋说了),就开始引入第二个问题。这是杠精惯用伎俩。我们作为理科生要讲逻辑,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不要回避。
【 在 phiinix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愿回答开始给人贴标签了?
: 如果你也认为比不了,那以后请用20W国产来对比,你的特斯拉性价比是不是也根本就不入流?
--
FROM 1.119.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