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有必要给码农论坛普及一下汽车芯片 屁股不能太歪
手打 想到哪写到哪 其实百度一下都能知道咋回事 尽量不写专有名词和英文缩写
首先 很多人理解有误 认为芯片就是处理器 就是华为做那颗 就是车机用那颗
其实芯片门类很多,几乎所有门类都有对应的汽车芯片 soc mcu(单片机)这些逻辑器件,就是有算力的芯片 存储芯片包括串行运行数据的以及emmc这些存数据存储器件 功率器件 碳化硅igbt mos这些 电源管理类模拟器件,各种传感器 图像的 毫米波雷达 激光雷达这些 有线和无线连接 usb 蓝牙WiFi 还有各种can lin的接口芯片 ldo 甚至阻容感连接器这些被动器件都有车规 等等等等等等
汽车哪些地方用芯片,很多人认为好像只有车机用芯片 因为这像个手机 这是个误区
上边说的所有门类的芯片 除了车机之外 发动机底盘刹车车制动 电动车的三电 车身的空调座椅门锁大灯空调仪表 自动驾驶
所有的零部件里边都要用不同门类的大量芯片 现在一台电动车的芯片使用绝对量高达几千颗
--
FROM 222.128.160.*
汽车芯片相对于普通消费类的意义
首先很多人说是欧美人搞的壁垒 这个过了 客观地说这是整个行业基于汽车安全和行业要求定出的标准 目的是整体提升汽车安全性
直到今天我国的汽车芯片占有率不足全球百分之五,没必要挡我们 我们有人在做 但这个投资回报率很低 很多国产芯片为了上市的bp好看一定会写自己做 但几乎不会去做
汽车芯片一般功能和工艺都不高,40nm-130nm几乎囊括了百分之九十的在售芯片
标准相对于普通消费类的绝对意义在于(其实细节查查aecq报告都有),说点大家看得懂的
汽车芯片坏片率:一般1ppm (百万分之一) 实际大部分0ppm。。消费逻辑芯片一般10-50ppm ,功率50-100ppm
寿命:这个aecq一般会限定一个飘逸曲线 汽车芯片至少都是10-15年以上的寿命 。消费类没有这项
可靠性 : 汽车芯片的温湿度等级 抗辐射 抗物理损坏等都有明确的更高规格标准 以保证在严苛条件下任然可以工作
简单先说 汽车芯片首先不能有坏品 。其次要保证很多年也不会坏不会失效 再一个在一些车辆可能遇到的苛刻场合也不能坏和不工作
--
FROM 222.128.160.*
接着说为什么说非汽车芯片也有车厂用
汽车的不同零部件也有不同的安全标准 比如车机在只是导航娱乐不控制车身其他系统的前提下,比如收音机 空调这些,他的安全等级是很低的 不会对驾驶人有直接和间接风险,但是仪表,甚至车门座椅这些,在某些车厂和行业定义就认为可能要归结到asilb的级别
至于发动机刹车制动l3以上的自动导航都要到asild asil标准感兴趣可以百度 比较容易理解
所以 一些车厂为了省钱。他们可能在车机空调顶灯这些看起来不涉及安全性的地方使用非车规,其实不会有安全风险,但是增加了消费者可能的后期成本
一些再大胆点的 可能在门窗座椅仪表这些相对有要求 但是看起来出事了也吃不了大事的地方个别做些非车规的替换
再有极其大胆的。。可能会在关键器件也做更改
当然从整车前装的角度。。大部分有规模的传统车厂 是很守规矩的
--
修改:MichaelB FROM 222.128.160.*
FROM 222.128.160.*
非汽车芯片如果不良率在几十ppm 加权上单车成百上千颗芯片
故障率可能性那就是个天文数字了
任何说用互联网思维造车可以用非车规芯片的。。基本就是用地沟油的饭店心态
--
FROM 114.254.3.*
我都写成这样了 你还说没区别?
这个车规的认证是aecq协会定义的 基本就是车厂的协会
但是所有的车厂几乎没有做芯片的
这个车规芯片都是传统半导体厂商制造的
你说是谁在搞护城河 要河去挡谁?
一般芯片不出故障倒是相对正确的说法 那是因为传统车厂根本就不会用非车规芯片
哪怕车机这种低安全要求的部件
【 在 clyu1981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般故障很少是芯片导致的。
: 可能最后用非车规级和车规级的故障没什么区别。
: 车规级这玩意就是大厂搞护城河用的。
--
FROM 222.128.160.*
确实 车规级芯片相对贵 门槛高 而且能做的就那么几家, 大家都以为毛利很高
其实实情是由于客户过于集中,都是大陆博士电装这个级别 芯片厂的议价权并不高且pk严重
你说的mcu 强的英飞凌 nxp 瑞萨 几乎净利润都是负的 甚至有亏损严重 瑞萨一个季度赔几亿刀
也就是借着这两年史无前例的缺货才涨了一波
但其实产品牛逼不 牛逼
不用他车就是造不出来 想用非车规都没处找去
所以这是个死结 国产的做了 也很难打进去 而且从做出来开始可能一直是赔钱的货
【 在 salsalov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国产mcu厂商要达到真正的车规级要求,成本不会比国外厂商低。所以不去干。
: 消费类芯片能替代进口,就是因为国外不做垃圾产品,咱们做,玩具等消费类产品可以用,故障率多点也问题不大,但是国外成本打不过。
: 中国能做高可靠性的产品,比如航天,但做不了高可靠又要求低成本的产品。
--
FROM 222.128.160.*
虽然你不是回我的
我也顺便补充一下
我写这个 并不针对新势力
按我的了解。。新势力虽然喜欢用互联网的方式宣传不讨喜
但在守规矩或者至少车规芯片这块还算讲究的
都知道他需要的是提振销量和股价
单车赚不赚钱不是现在的问题 省这个钱没意义
【 在 winsen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得有多恨新势力啊
:
--
FROM 222.128.160.*
不清楚这个
【 在 justmj 的大作中提到: 】
: 特斯拉的 fsd芯片 通过aecq认证了吗?
: 发自「今日水木 on 22041211AC」
--
FROM 222.128.160.*
温度只是汽车芯片里的一个比较容易理解的变量 并不是绝对的工作温度决定是否是车规
车规有负40到85 也有105 也有125 甚至更高
工规大部分负40到85以上
消费类也会有个别应用-40到85
这些都不绝对
--
FROM 222.128.160.*
但是在新出现的芯片方面,他们也没优势,芯片企业也没有可以参考的。这时候车企就有可能绕过aecq,自己去建立适用标准。
不知道你这句话什么意思
自动驾驶芯片,车机芯片,车用igbt,电机驱动,车用电池bms
除了高算力的soc多了高通 英伟达和英特,其他的不还是这几家吗
【 在 justmj 的大作中提到: 】
: lz写的不错。不过现在新能源车(也包括油车)上的很多芯片,是最近10年才出来的。 比如 自动驾驶芯片,车机芯片,车用igbt,电机驱动,车用电池bms。 在传统行芯片方面,比如 底盘控制,esp等,国外企业意法半导体,英飞凌,瑞萨等确实是积累了非常深厚的经验。但是在新出现的芯片方面,他们也没优势,芯片企业也没有可以参考的。这时候车企就有可能绕过aecq,自己去建立适用标准。
: 另外aecq为了确保安全,通过之后软硬件不允许任何改动。任何改动都要重新认证。这对于现在的自动驾驶、车机而言是严重滞后的。
:
: ...................
--
FROM 114.2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