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顺义斗气车的视频在这里
黑车够不上危险驾驶,就是互相斗气而已,判太重了;后车操作失误是主因,超不过去刹车并回原车道即可,实在并不回去,至少可以减速,和对向车道车只会轻微擦挂,甚至能幸运躲过去。选择往左打方向撞对向车不知是何目的;对向车道的车基本没怎么减速,到最后才避让,也是没脑子。
--
FROM 111.202.233.*
【 在 johnbird 的大作中提到: 】
: 并不回去的,白车一脚刹车,黑车也会立马一脚刹车的
扯,一脚大力刹车车速马上降下来了,等黑车反应过来,已经拉开了距离了。再说了,车损降下来,即使并不回去撞上对面车,损失也小得多,肯定不会出人命了。
--
FROM 111.202.233.*
【 在 aquatic 的大作中提到: 】
: 再去看,对向车已经靠路最右边了。
: :
对向车靠得不够边,速度也不够慢。这也是没脑子的表现。类似的情形我在山西的国道上经常遇到,都是对向车超大车,冲着我直接撞过来,每次都是尽量靠路边,减速到近乎停下来,视频中对向车如果做到这点,虽然避免不了事故(因为白车向左乱打方向),但是损失能减轻很多。
--
FROM 111.202.233.*
【 在 pTq 的大作中提到: 】
: 黑车主观有恶意,客观有结果
: 白车失误纵然是主因,已经付出了最严重的生命代价,人在面临紧急情况的时候,不可能像没事人一样轻轻松松、冷冷静静、衡量利弊、精准分析判断怎么做合适,怎么做会损失最小。一瞬间都是本能,要么撞黑车,要么撞对面白车。
: 当时白车车主,是在气愤,紧张,慌乱的状态,面临突发情况的
: ...................
这个主观恶意如何认定是关键,刑法理论在这点上也存在很大的争论。主观恶意不等于犯罪故意,而且也不能仅仅根据客观结果(的严重性)来判断主观恶意的大小。
--
FROM 111.202.233.*
【 在 pTq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嫌疑,并且得到自己承认,还不够吗
: 比如你在西瓜地里做出提鞋举动,这个举动跟偷瓜的举动,客观上的表现差异不大。
: 被当场抓住的时候,你非要说你就是提鞋,那没办法证明你偷瓜
: ...................
有嫌疑?有没有经过严密的推理认证,并经过合适的程序,控辩双方对抗?
自己承认?这个不说了,哎。
--
FROM 111.202.233.*
【 在 kobe24Hero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的不对,主观恶意就是等于犯罪故意!这点毫无疑问的。关键在于1怎么取证你是主观有意的还是无意的?2必须根据造成的后果来取证和判罚,严重的话必须要对主观还是非主管进行取证!因为这会影响判罚结果。如果不严重,可以疑罪从无。
: 所以实际上就是根据造成的客观结果的严重程度,来判断主观恶意大小!
:
所以实际上就是根据造成的客观结果的严重程度,来判断主观恶意大小!
你说出这句话,建议你去系统的学习下刑法,呵呵。你这种说法相当于定罪量刑直接否定了主观层面,仅凭客观后果定罪就够了,真这么简单,那法官也轻松多了。
--
FROM 111.202.233.*
【 在 kobe24Hero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没看明白,我的意思是在实际操作中会造成这样的结果,就变成了实际上根据“后果是否严重判断”了。
: “你这种说法相当于定罪量刑直接否定了主观层面,仅凭客观后果定罪就够了,”
: 我不是说了吗,并没有否定主观层面,如果造成严重的结果了,必须要调查取证有没有主观恶意,因为这会严重影响最终判罚。如果没有严重后果,可以疑罪从无。司法实践本来就是这样的。
: ...................
你说的主观客观,本质上是割裂的,严重违背了罪刑法定的原则。按你的逻辑,第一步,先认定是否有罪,然后再找依据论证这个有罪的结论。先找客观层面依据(危害结果),危害结果有了,再找主观故意,而且这个主观故意明显有硬加上去之嫌(因为第一步客观结果很严重,导致了拼命把主观恶意加上去,否则就是放纵了犯罪)。
正常的刑法逻辑,不管用四要件体系,还是三阶层体系,还是二阶层体系,都是把主观客观层面结合在一起整体全面系统考虑,而不是部分片面单个的割裂开来。
--
FROM 111.202.233.*
【 在 lefenbo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国还有控辩协议呢?
: 顶多一个认罪认罚具结书
: 这个具结书都不能当法定证据用。
: ...................
没有明面的协议。但是认罪认罚实际上就是控辩协议。认什么罪,认控方指控的罪,认什么罚,认控方量刑建议提出的罚,谁认,辩方认(不请律师自己不就是辩方么),这就是中国特色的控辩协议,控方还可以以此威胁,不认罪认罚,判得就更重了云云。事实上内部有考虑,认罪认罚率必须高于多少
--
FROM 111.20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