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宝马董事长称氢能源将接替电动车
兆瓦闪充+固态电池,这两个技术一出来,氢能源车基本没机会了,无论是燃料电池还是氢内燃机,哪种技术路线都不行。
目前比较看好的,是消纳新能源不稳定垃圾电生产的绿氨貌似还有点前途,可以用于船用大功率LNG驱动内燃机的替代燃料。相对于液氢,液氨要稳定的多,容易储运。
--
修改:Gary1981 FROM 124.127.42.*
FROM 124.127.42.*
加油站建设成本是加氢站的1/10,充电站建设成本又是加油站的1/10,所以氢能源始终无法解决这个关键问题,当然难以推广了。
【 在 python36 的大作中提到: 】
: 关键问题:小区,商场,写字楼可以轻松安装充电桩,试想安装一个充氢站得多费劲。
--
FROM 124.127.42.*
充电站地皮现在都是租的,设置在停车场内,只要电力增容到位,装几个充电桩就行呀。
【 在 zhenniub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不胡扯吗。。一个加氢站才1000万,你一个充电站光地皮钱需要多少?10万?
--
FROM 124.127.42.*
天然气管道掺氢运输,到达使用终端后分离又是一个额外的成本,而且这只解决了氢的长途运输问题。
存储及短途运输问题依然无解,高压存储的液态氢,成本高还危险。
【 在 thwolf 的大作中提到: 】
: 在欧洲可能不是这么回事。
: 中国电网基础太强,可能你感觉建一个充电站非常轻松。但在欧洲缺少强大的统一的电网,在风光电大量建设的情况下,要维持电网平衡可能还不如建设专线来制氢、运氢。
: 另外天然气管道掺氢运输已经可行性很高了,运输成本可以低到每公斤氢气运输100kg仅需0.6元,这个在欧洲是容易推广的。
: ...................
--
FROM 124.12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