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自主品牌汽车开始成为标杆
我觉得是因为,发动机变速箱这两个最大的成本,被节省出来的,可以堆舒适度和智能化了。
而传统油车,这两个成本,无法省下来
【 在 ehu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夜之间,自主品牌汽车的动力和舒适性都成为标杆了。
: 同级别的车,如果有合资车能在动力和NVH上达到对标的自主品牌的水准,就是大大的表扬了。
: 只剩下玄学的可靠性和品牌价值等着自主品牌攻克了。
: ...................
--
FROM 183.244.236.*
估计成本差很多
【 在 tedxyz 的大作中提到: 】
:
: 难道电池和电机不需要成本。。。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1」
--
FROM 117.136.0.*
打法肯定不一样的。
油车时代,发动机+变速箱 最牛的技术壁垒。。。价格体系围绕这个最牛展开,
然后最牛的都去给F1供货。。
电车时代,电动机一下超越了 发动机+变速箱组合。。。而电动机本身能拉开差距很小了。
后面的避垒和区隔肯定要变。。。
要么快充,要么换电,要么服务,要么其他,最牛的是生态。。。
【 在 i925XE 的大作中提到: 】
: 堆舒适度和智能化的产品在定价上都要避开主赛道。
:
:
--
FROM 183.244.236.*
合资也开始有了。
现在的情况就是:
新势力: allin
合资: 后面后之后局,跟随
传统油车,这两年才回过味来,跟。
新势力先发优势一下出来。。
传统大厂,等于要另起炉灶,哪有那么快。
【 在 lacrover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为啥合资进口品牌的电车没有这些呢?
--
FROM 183.244.236.*
机械和电的配合。
显然会慢啊。
所以,现在各大厂都感到压力,都要全面转电车。。。说明大家都意识到,电池问题,10年内必然解决了。
【 在 pcwuyufan 的大作中提到: 】
: 严格来说,是这俩玩意儿的开发周期很难压缩,而且软件需要等硬件,所以调试舒适性和智能化的时间很不够
:
--
FROM 183.244.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