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丰田章男再度质疑“电动化”!坚持研发“多种燃料”车型
挪威主要还是油价太贵了,油价比电价和天朝一个水平。
【 在 yayiyayiya 的大作中提到: 】
: 还是看当地的政府制造的所谓生态环境,挪威算北欧吧,纯电车渗透率就很高。
: 客观讲目前混动是个最佳技术路线之一。
: 国产混动现在技术也过关了,国家可以考虑给混动车型同样一些优惠政策助力一下
: ...................
--
FROM 211.154.194.*
打这么多字之前自己查查去,挪威对石油消费有重税。
【 在 wodexiaomaji 的大作中提到: 】
: 挪威是曾经世界第三大石油出口国,你说他们自己用油贵。are you kidding?
--
FROM 211.154.194.*
电气化和电池化认知罢了,丰田是电气化的倡导者,并且技术一直在前沿,只是他们一直不看好锂电池。包括所谓BZ4x车型面临的问题,也是在于对于锂电池温度管理的过度约束,
他要追求所谓10年电池90%寿命,对于充电作了很多约束。
【 在 youyuan715 的大作中提到: 】
: 从宏观的工业革命视角看,工厂设备和交通工具的电气化,是第三次工业革命既定的任务,汽车的电气化,算是补课
: 丰田正在做的,和当年的柯达一样,在新的产业变革前,起个大早,赶个晚集
: tp&cvid=84d95c25172d4051b791d284a7e2b996
: ...................
--
FROM 211.154.194.*
不是一回事儿,丰田几乎全面转型电气化,大部分新出的车都是带有高压电路、电驱动、电空调及辅助驾驶系统和智能化座舱,只是他们在使用锂电池时极其谨慎和保守。
它本质排斥的是锂电池,而不是电气化,这是两个概念,你要非把锂电池代表电气化,
那就另当别论。
【 在 youyuan715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和当年柯达公司一模一样,作为胶片时代的领导厂商,柯达也是数码相机的先行者,其在数码技术里面一直在探索的前沿,而且拥有非常多数码影像早期的专利,特别在数码相机的核心,数码感光器件上柯达可是先行者和领导者之一,当时我玩的一些中画幅相机的数码版就是基于柯达的
: 际酢
: 但是柯达,因为自己庞大的资产和庞大的上下游产业链,都是建立在原来的胶片机上的,而且当时胶片机的市场占有率和性能仍然远远高于当时还很不成熟的数码相机,在数码相机刚出来的几年,公司没有转型的急迫性。所以,柯达迟迟不愿意破釜沉舟,全面转型数码。当时柯达高层的借
: ...................
--
FROM 211.154.194.*
鸡同鸭讲,先搞清楚到底讨论电气化还是锂电池。这和柯达两个概念。
丰田排斥的只是锂电池,对其保守谨慎使用,他大量投入了镍氢以及固态电池,还有所谓燃料电池(实际上是热机)。
丰田很快大量投入插混类车型,这些车型在国内竞争力一般,但在国外还是处于供不应求阶段。
【 在 youyuan715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和当年的柯达一模一样
: 柯达当时也是这样说的,它们在使用数码影像方面非常谨慎,虽然柯达是数码技术的先行者,但是认为当时的数码影像效果太差,远远不如当时的胶片机,在解析度,色深,宽容度,表现力方面远远不如当时的胶片机,而且还价格虚高。
: 老实说,我倒是希望丰田它们别转型电动车,继续排除锂电技术,继续等。这样是最好的安排。所以,我倒是希望丰田继续相信你的说法。
: 顺便说句,关于技术路线,当年日本在液晶面板和等离子面板方面,也有类似的蜜汁选择。
--
FROM 211.154.194.*
开不开心是你的事情,技术信息版面,尽量多讲事实多讲逻辑
【 在 youyuan715 的大作中提到: 】
: 哈哈,我很希望丰田相信和坚持你这种想法
: 这样,它们开心我也开心
--
FROM 211.154.194.*
比你知道,我十几年前参与过863电动汽车专项课题。你想科普的,可以自己上网查。
【 在 youyuan715 的大作中提到: 】
: 来,说说看,电解产氢,到氢的存储和加注能量消耗,到氢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到传递到机械能,整个链条下来,最初的电能到最后的汽车机械能,能量效率,你知道是多少吗
--
FROM 211.154.194.*
对于你,我在几个版面科普过多次了,还是一样不求甚解,所以
没必要继续科普了,真想知道信息,自己去学习呗,就是带着情绪的喷子罢了。
【 在 linyixiao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要问,问就是专家,不屑于回答。
: 这好那好,这简单那可靠,就是价钱下不来。
--
FROM 211.154.194.*
不好意思,类似的问题,在greenauto版回答过很多,是讨论的状态下的
像你这种挑衅式提问的,没必要回答。
【 在 youyuan715 的大作中提到: 】
: 别,我就问你
: 从电解产氢,到最终转换为汽车机械能,氢能源汽车能量效率有多少
: 对比一下,从电池充电,到转换为汽车机械能,电动汽车能量效率有多少
: ...................
--
FROM 211.154.194.*
仔细看评测,BZ4x在常温下,充电速率也不行,他只在80%电量以下算快充,0-80%要1个小时,在50%电量下几乎就降速了,到80%电量时只有峰值的1/4,然后继续降速,所以它常温下0-100%充电也要4个小时;到低温情况下,0-80%比常温还慢一点儿,但也并不是不能快充,相对于其它品牌充电速度略低,然后后面部分就很慢了,你要是只充到80%就拔枪走人,也不是不能用。
这种很明显就是为了电池寿命和安全,过度限制了充电,骨子里反应的是对于锂电池的保守和不信任。还有它家的所有插混,几乎都不支持任何快充。
【 在 albatrosss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以至于连电都充不进去
--
FROM 211.154.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