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丰田章男再度质疑“电动化”!坚持研发“多种燃料”车型
我上次在挪威自驾时,看到当地的汽车大部分是电动车,也包括我自己的
我在瑞典的汽车公司的朋友也告诉我,他们研发部门已经停止了所有新的燃油发动机相关的研发
【 在 roselara 的大作中提到: 】
: 今天刚看了懂车帝的一个冬季测试,所有的电动车和部分插混车在冰天雪地下全军覆没,内燃机在长途和寒冷气候下的优势还是不可撼动的,即便是新能源比例很高的北欧,由于天气寒冷,所谓新能源也都是混动车,大概也只有海南广东这样的炎热地区适合纯电动车吧
--
FROM 49.77.207.*
我冬天在挪威北部自驾游,看极光,北极圈内,零下二三十度,电车没问题
【 在 troyes00 的大作中提到: 】
: 挪威有北大西洋暖流,冬天不怎么冷
:
--
FROM 49.77.207.*
我在北欧生活了很多年,而且是从北京出去的
北欧的中南部,冬天最冷时零下十多二十度,北欧的中北部,冬天有零下二三十度,甚至更低,比北京更冷
我经常在冬天时到挪威和瑞典北部,很熟悉
【 在 ssava 的大作中提到: 】
: 北欧没有北京冷
:
: #发自zSMTH@SM-G990B
--
FROM 49.77.207.*
这和当年柯达公司一模一样,作为胶片时代的领导厂商,柯达也是数码相机的先行者,其在数码技术里面一直在探索的前沿,而且拥有非常多数码影像早期的专利,特别在数码相机的核心,数码感光器件上柯达可是先行者和领导者之一,当时我玩的一些中画幅相机的数码版就是基于柯达的技术。
但是柯达,因为自己庞大的资产和庞大的上下游产业链,都是建立在原来的胶片机上的,而且当时胶片机的市场占有率和性能仍然远远高于当时还很不成熟的数码相机,在数码相机刚出来的几年,公司没有转型的急迫性。所以,柯达迟迟不愿意破釜沉舟,全面转型数码。当时柯达高层的借口也是说,它们不看好数码相机,而且数码相机还很不成熟,它们追求的是最高的画质,最好的用户体验,等等。
历史就这么相识。
【 在 mcbroom 的大作中提到: 】
: 电气化和电池化认知罢了,丰田是电气化的倡导者,并且技术一直在前沿,只是他们一直不看好锂电池。包括所谓BZ4x车型面临的问题,也是在于对于锂电池温度管理的过度约束,
: 他要追求所谓10年电池90%寿命,对于充电作了很多约束。
:
--
FROM 49.77.207.*
这个和当年的柯达一模一样
柯达当时也是这样说的,它们在使用数码影像方面非常谨慎,虽然柯达是数码技术的先行者,但是认为当时的数码影像效果太差,远远不如当时的胶片机,在解析度,色深,宽容度,表现力方面远远不如当时的胶片机,而且还价格虚高。
老实说,我倒是希望丰田它们别转型电动车,继续排除锂电技术,继续等。这样是最好的安排。所以,我倒是希望丰田继续相信你的说法。
顺便说句,关于技术路线,当年日本在液晶面板和等离子面板方面,也有类似的蜜汁选择。
【 在 mcbroom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是一回事儿,丰田几乎全面转型电气化,大部分新出的车都是带有高压电路、电驱动、电空调及辅助驾驶系统和智能化座舱,只是他们在使用锂电池时极其谨慎和保守。
: 它本质排斥的是锂电池,而不是电气化,这是两个概念,你要非把锂电池代表电气化,
: 那就另当别论。
: ...................
--
修改:youyuan715 FROM 49.77.207.*
FROM 49.77.207.*
重庆等地方,很多年来就有用液化天然气的汽车,特别是出租车,其比氢能汽车更经济可靠得多
但是就那样,也没有办法推广,死路一条
氢能源汽车就是个笑话,其唯一的价值就是,对于大国而言,作为一个陪跑的后备队员,在新能源汽车变革中全程陪跑而已
【 在 zhenniub 的大作中提到: 】
: 氢能车至少还得3-5年才有可能在补贴情况下当出租车。氢能车大概处于8-10年前电动车的阶段,你想想8-10年前电动车去跑出租不是开玩笑嘛。。。
--
FROM 49.77.207.*
哈哈,我很希望丰田相信和坚持你这种想法
这样,它们开心我也开心
【 在 mcbroom 的大作中提到: 】
: 鸡同鸭讲,先搞清楚到底讨论电气化还是锂电池。这和柯达两个概念。
: 丰田排斥的只是锂电池,对其保守谨慎使用,他大量投入了镍氢以及固态电池,还有所谓燃料电池(实际上是热机)。
: 丰田很快大量投入插混类车型,这些车型在国内竞争力一般,但在国外还是处于供不应求阶段。
--
FROM 49.77.207.*
来,说说看,电解产氢,到氢的存储和加注能量消耗,到氢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到传递到机械能,整个链条下来,最初的电能到最后的汽车机械能,能量效率,你知道是多少吗
【 在 mcbroom 的大作中提到: 】
: 开不开心是你的事情,技术信息版面,尽量多讲事实多讲逻辑
--
FROM 49.77.207.*
别,我就问你
从电解产氢,到最终转换为汽车机械能,氢能源汽车能量效率有多少
对比一下,从电池充电,到转换为汽车机械能,电动汽车能量效率有多少
最终都要靠数据说话,科学客观规律,不会惯着谁
而且,我也是业内人士,不用拿什么专项课题来说事儿,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欧盟的这类项目我都参与过
【 在 mcbroom 的大作中提到: 】
: 比你知道,我十几年前参与过863电动汽车专项课题。你想科普的,可以自己上网查。
:
--
修改:youyuan715 FROM 49.77.207.*
FROM 49.77.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