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丰田插混的问题就是贵
那个太平洋的测试
把威兰达电耗光
然后原地开空调开到发动机启动为止
然后开始测试零百
然后dmi留下60%的电
这样比
还有比这个更恶心的大型充值现场吗
我都不明白
群众为啥会智慧低到那种程度去看这样的大型充值评测
这些太平洋连最基本的b脸都不要了
群众连最基本的的辨别能力都无
【 在 greenxiayi (gxa) 的大作中提到: 】
: 还真有媒体测试了混动高原的性能衰减情况,当然某些人看了一定又说这个测试是假的
: 。无奈媒体上找不到一个所谓真测试了。
:
:
--
FROM 113.110.230.*
我以为是byd在探索中要经历的磨难呢
如果是先搞dmp的,然后再搞降成本方案dmi
那b就有点邪恶了
【 在 alexlaugb 的大作中提到: 】
: 友情提醒,比亚迪是先搞的大功率高价dmp,后搞的省油降本dmi。
: 事实确实是高价大马力卖不好,比亚迪也卖不好,穷人的选择就是放弃大马力发动机甚至放弃可靠性,换省油和省钱。
--
FROM 113.110.230.*
所以他们整天吹什么唐是中大型SUV
说我是什么紧凑型SUV
这简直就是一个笑话
一个中大型suv拖一个极重的电池不说
还配一个139马力的小发动机
然后整天还逼逼逼逼叨叨的
谁给他们脸可以这样颠倒是非黑白的?
【 在 Wwhhxj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用跟他打嘴仗。
: 这款宋用的就是唐的1.5T发动机,好了很多。
: 但是,即便是这个1.5T,也只有139马力好像,跟你的2.5L自吸的192马力还差得很远。
: ...................
--
FROM 113.110.230.*
高在哪里吗?
不就是发动机换成更大的吗?
原来dmi那套能力不都是已经在的吗?
无论是从dmp搞起还是从dmi搞起
其实难度都一样,因为原理都一样
只是换了一个更大发动机而已
【 在 kaka2w 的大作中提到: 】
: 听他瞎说,DMP的技术难度比DMI高,是后搞出来的
--
FROM 113.110.230.*
我的插混phev威兰达,电池也最多18度左右
百公里加速度5.9秒
b家想要更高的加速度作为市场的宣传噱头
所以使用更大电机,这样的做法,在发动机功率不够的前提下
在不断压缩成本的情况下,只会带来更多的不稳定,将这些不稳定转嫁给用户
当我们去比两个产品的时候,不能拿两个不同的东西来比
就好象太平洋测试亏电的百公里加速一样
他们用非常恶心人的方法去比
为啥?因为他们是一个大型的充值评测现场
稍微有点智商的人都会对这种评测现场表示恶心
而你那丰田的混动来和b家的插混比
这种做法和太平洋的做法非常类似
这种做法是很恶心下流的
【 在 kaka2w 的大作中提到: 】
: 让18度的小电池高功率输出带2个大功率的电机,还有2个大电机大功率回馈时的充电功率,还要确保电池的循环寿命和不发生热失控,是你说的那么容易?
: 这东西有多难做,你看看丰田本田的混动车那个弱得可怜的单电机的最大功率,两田是没本事做出大功率的电机么?你猜猜是不是因为没本事做出高放电倍率的小电池呢
--
FROM 113.110.230.*
什么技术?
你懂什么技术啊?
比插混家比插混
dmi,dmp都是插混
当然应该与丰田的phev系列比
结果拿自己的dmi,dmp与别人的混动比?
还什么瞟一眼就算输?
你们B粉现在不是瞟一眼,而是拿着自家的旗舰与人家上几代的混动再比
还有比这个更下作的了吗?
【 在 kaka2w 的大作中提到: 】
: 技术不行就是不行 你还好意思又把垃圾车拿出来碰瓷 就那可怜的销量 dmp斜着瞟一眼就算输
--
FROM 113.110.230.*
我不知道啊
自从我把我的雷凌混动卖掉之后
我就没怎么关注过丰田家的混动产品了
丰田混动产品应该是太多年前的技术了
B粉们太搞笑了,竟然还拿自家的dmi/dmp来与丰田混动比
真是无语了
【 在 gates25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雷凌混动多少钱啊?那个 三缸版本那个 6的 我问了老款没车了啊!
--
FROM 113.110.230.*
那个太平洋的大型充值评测视频
凡是丰田的混动或者插混车
他们都是想尽办法将电池消耗到最低
然后与dmi进行比拼
而dmi的电呢,则保持在50%以上
为啥?
因为b家对太平洋进行大量的充值
太平洋像条狗一样的舔b家而已
怎么舔?
不就是各种不同指标情况下对比测试吗?
我们威兰达车友看到那个评测都笑了
这样的垃圾评测竟然还有人有脸拿出来说事
用脑子想想看雷凌双擎也不至于那么差的加速
整个中国的营销市场里面充满了各种假话,空话,套话
整个氛围极差
【 在 CyclingLife 的大作中提到: 】
: 雷凌双擎应该不至于那么垃圾,开过两次0-60加速还是很不错的
--
FROM 113.110.230.*
那是人家有底线
不会设计冗余度不够的产品
不会设计有危险的,一天烧一辆车的产品
在电池问题上,丰田纠结了很多年,不就是觉着还是不够安全吗?
人家要脸,要品牌
dmi是便宜啊
是以牺牲安全为代价的
这些代价在某些情况下就是生与死两个选择
【 在 Icanread 的大作中提到: 】
: 问题是丰田亏本卖车吗?
: 比亚迪便宜那是因为他是全产业链垂直整合的,成本控制的好,丰田做不到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2」
: ...................
--
FROM 113.110.230.*
以前东南亚全是中国的摩托车
为啥,中国厂家成本控制好啊,价格卖的便宜啊
现在东南亚全是本田摩托车,中国厂商全部退出
为啥?本田摩托车价格更贵?
但是本田没有因为中国摩托车低价,就跟随
然后用更低质量的配件来降低自己的成本,来降低自己的价格
最终东南亚人民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
发现还是本田的摩托车更好
丰田并不是没有全产业链,丰田的全产业链比比亚迪更早更全面,控制的更深
只是人家长期的品牌策略不允许人家用低质配件来换取市场
就是这么简单
【 在 Icanread 的大作中提到: 】
: 嘴炮没意思,我就是告诉你丰田成本控制上干不过比亚迪的全产业链整合,帮助你理解下丰田的困境
: 你不同意我也无意说服你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2」
: ...................
--
FROM 113.110.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