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底盘好坏判断最简单标准
别说什么底盘是玄学,没技术含量之类的了
也别用软硬这种主观感受来评价了
最简单的,底盘好坏判断依据:
在城市路面行驶,包括井盖、路面轻微不平、颗粒路面、水泥路面等,速度40-80,能让乘客保持上半身放松状态,不晃来晃去的,头靠在头枕上不至于来回摩擦的,就是合格。这不包括上下振动和颠簸,该有的路感还是要有,别妄想什么魔毯了
高速路面,速度100-160,变道不会把乘客甩来甩去,上半身同样能保持放松状态而不至于左右、加速前后晃动的,就为及格。
为什么这么判断,因为乘坐是需要一个放松状态,如果时刻要保持上半身肌肉紧张,以对抗来回的摇晃,坐车就等于受罪。
别用什么软硬来判断,太主观。
--
FROM 1.203.147.*
你说的是运动参数标准,我改了b16后也不抬头不点头不侧倾,但是颠啊,主观还是超过了参数。磕废了两条轮胎后又换kv3,结果那段时间开车的时候注意力都在收集底盘反馈上,好几次差点出事故。
最后想明白了,适应性最重要,毕竟99%的时间是在城市和高速路况,要面对各种条件。买菜车不是赛道专用车,玩赛道就要赛道,别用家用车瞎改,追求所谓极致。
当然玩过后才知道这里面的道道,就是花钱花时间买经验了
【 在 tsa300 的大作中提到: 】
: 衡量底盘好坏的标准是四轮抓地均衡,连续切弯加减速不侧倾不点头不抬头,给车最大的抓地极限,自动抑制推头和甩尾。
: 最终的衡量标准是赛道圈速,其他主观感受都是扯淡。
:
--
FROM 1.203.147.*
我都不求运动,只要不被甩来甩去,拉扯来拉扯去的就行。
你想想坐车的时候本身就是放松状态,昏昏欲睡,结果硬生生被毫无规律地摇晃拉扯,还要僵直着上半身,头被甩来甩去,累不累?
我能接受上下的颠簸,但接受不了前后左右的乱甩,看手机头晕
【 在 iTuzi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是比较简单直观的家用车底盘兼顾运动和舒适的要求。
: 但是能做到的也是少数。
--
FROM 1.203.147.*
转弯被甩这个可以理解,但是平路,或者比如三环四环的那种路面比较老的,肉眼看不出但确实存在不平整的路面,有些车匀速行驶的时候也会晃悠悠的把乘客左右摇晃,更不用说加速、刹车的点头抬头了。
尤其是特别困的时候,还被来回拉扯摇晃,就特愤怒,特生气,特想停车别开了
不困看手机的时候,头被甩的像玩偶一样,也难受。无形中要保持上半身腰部、肩部、颈部肌肉的紧张
【 在 iTuzi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对非mpv车型有轻微的运动需求,所以支撑性好也是我的要求之一。
: 转弯被甩来甩去不就是支撑性差的结果,你这还是要求了运动水平的。
--
FROM 114.254.3.*
不矛盾
我说的是能达到这个水平的就算合格,没说上下震动,上下震动属于正常范围,可接受。
很多人把上下震动就说成是底盘硬、颠、不舒服、缺乏高级感。要软很容易,但是带来的负面就是车身被扭曲像拧麻花一样。
为什么要有防倾杆的存在,就是在一边轮子被压缩、或者被冲击的情况下,另一边的轮子也会被拉着一起压缩,减少水平方向的倾斜,以提高抓地力和舒适度
【 在 tedxyz 的大作中提到: 】
: 可是这俩有点矛盾啊
--
FROM 114.254.3.*
我没说不晃,肯定要晃啊,但是晃完能稳定下来。而不是毫无规律的前后左右来回拉扯。
转弯晃动正常,我说的是平路行驶,路面稍有不平,就引起上半身左右晃动,说白了就是悬挂设计有问题,类似轮胎胎压过低形变严重。
举个简单的例子,把头靠在头枕上,完全放松,感受下左右晃动,一路下来能否睡的踏实
【 在 ylh0315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的挺具体,但是,有这样的车吗?来回转弯上身不晃?
: 理论讲,那是高铁,弯道超高(外轨比内轨高)。重力线垂直地板。摩托车也行。
: 汽车侧倾能小点就不错了,根本做不到反向侧倾。
: ...................
--
FROM 114.254.3.*
对啊,你坐卡车,大巴,除了颠,基本不会感到晕车。因为大多都是上下晃动,很少有水平方向前后左右的晃动。
前庭功能主要是对水平方向运动敏感的,比如坐船时的仰俯、摇摆。
【 在 ylh0315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想起来了,有人说坐电车晕,大概是你说的这个原因。除了超车时猛加速减速,左右晃也是重要因素。
--
FROM 114.2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