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油车5000km + 电车 1700km总结
如果只考虑周末的话确实只需要一辆车,因为两口子一般会一起出行。但是工作日的话还是需要两辆车,因为两个人都需要通勤。
【 在 codex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个SUV油车可以实现所有用车需求。养两个车的成本远高于养一个SUV油车吧?
:
--
FROM 54.222.61.*
应该是不行,我的已经是低动能回收力度了,还是有拖拽感。国产model3实现不了踩刹车的时候根据力度动态分配动能回收和机械刹车,好像原理是缺少个叫CRBS的组件?我没仔细研究过,之前听别人这么说过一嘴。
【 在 codex 的大作中提到: 】
: 特斯拉能不能设置成不动能回收?也就是只有踩刹车的时候才回收。
:
--
修改:aaasssddd FROM 54.222.61.*
FROM 54.222.61.*
在封闭空间油车怠速开空调睡觉中毒的可能性比在封闭空间电车开空调睡觉燃烧的可能性高吧。不过我前面说过了,我没在车上睡觉的诉求,我只是心理上觉得不舒服而已。
【 在 dsf008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哪个可能性高?
--
修改:aaasssddd FROM 54.222.61.*
FROM 54.222.61.*
我说的可能不太对,我也没仔细研究过
【 在 codex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应该很容易啊,刹车的时候先动能回收,踩到一定深度之后动能回收满足不了刹车效果了,就增加机械刹车。应该不难实现,不需要什么芯片组件吧?
:
--
FROM 54.222.61.*
xy是啥意思?
【 在 ycd319 的大作中提到: 】
: 同油电配置,我是xy
: 上班远我开y,动能回收标准,习惯了很舒服,我是比较难回油车了,但是自驾游还是开油车,毕竟找加油比找充电方便的多
--
FROM 54.222.61.*
没对比过,因为model3无法完全关闭动能回收
【 在 johndanver 的大作中提到: 】
: 从来没用过动能回收模式。
: 话说用动能回收很省电吗?
: 省的电多,还是对电池的损耗多?
--
FROM 54.222.61.*
如果说不接受电车的是顽固派,死硬分子,偏执狂的话,有这种想法本身也挺偏执的。
每个人的用车场景不一样,根据自己的场景和喜好来选不就行了么。
- 有人有私桩有人没有,便利程度肯定不一样。如果充电不方便的话,我真是宁愿每天享受顿挫也不想每周专门花一小时去充电。但有的人就不这么觉得,有的人周末本就有逛商场、看电影的需求,觉得充电是顺到手的事儿。但是如果我没有这种逛商场、看电影的需求的话,那专门外出充电就是一种负担。
- 有人的工作就需要周边城市转、各个工地转,你让他每天出门前都算好电量和电耗那无疑是徒增烦恼。
- 有人的用车场景比较简单,就是早晚高峰上下班,偶尔郊区溜溜娃,没有下工地、长途的需求,家里又有桩,那就买电车呗。在自己的主流应用场景里享受无顿挫的拥堵、驻车空调多好啊。
油车电车这事儿并不是零和游戏,花自己的钱,买适合自己的,没必要一定要说服对方。
【 在 xiaoi 的大作中提到: 】
: 电车在很多方面完美胜出,会有更多的人接受的。除了少数顽固派,死硬分子,偏执狂
: 发自「今日水木 on NOH-AN01」
--
FROM 54.222.61.*
这对司机要求确实挺高的,如果想开得平顺的话,比对油车司机的要求更高一点。
【 在 Window 的大作中提到: 】
: 但极大地牺牲了乘车人的舒适感
: 跟坐船似的,忽忽悠悠的
:
--
FROM 54.222.61.*
这俩车风格不太相近吧,起码我选它们的目的不一样。选5系是因为希望媳妇孩子长途出行的时候在后排坐得舒服一点,选model3是因为希望它具有5系补集的功能,比如小空间、更运动。后来发现model3的空间确实是小了,但外型尺寸也没多小……
【 在 newway007 的大作中提到: 】
: 两辆车风格近似啊
--
FROM 54.222.61.*
我们小区地库有两种车位:固定和临停。固定,顾名思义,具体的车牌登记在具体的车位上。临停的意思是可以进地库,但是得自己找位置。地库里有一批车位上没有登记具体的车牌,这些临停的车进入地库之后就自己在这一批车位上找位置停。小区地库的公共桩就是装在这些没有登记具体车牌的车位里面的。我的固定车位就在离公共桩不太远的位置,一条7m的充电延长线就能够到其中一个充电枪。如果那个充电枪上有车在充电的话,那我就没得充,但是大多数情况下那个充电枪是空置的,所以我基本上就属于充电自由了。
【 在 qiuwen 的大作中提到: 】
: 七米的充电线是怎么实现自由的?是指从充电桩到自己车位吗?还是指充电车位被占,自己停旁边,引充电线过来?
: 发自「今日水木 on 2211133C」
--
FROM 54.22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