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每当看到四下无车的路口一堆人等红灯时,我都觉得很荒诞。
您这话说得
很多闯红灯发生事故的 在他们看来 已经确认过安全了
每个人对于安全的界定不一样
现在绿灯过人行道都怕被撞
【 在 Qinq 的大作中提到: 】
: 您右转过吗?
--
FROM 103.235.222.*
规则要遵守
你说的情况应该是优化红绿灯策略,更智能
--
FROM 106.121.104.*
回您的时候没看主帖,以为还在说掉头
【 在 MuscleBoy88 的大作中提到: 】
: 您这话说得
: 很多闯红灯发生事故的 在他们看来 已经确认过安全了
: 每个人对于安全的界定不一样
: ...................
--
FROM 124.207.48.*
司机有义务遵守成文法
交管局有义务合理设置交通信号灯和交通标志
【 在 ccassa 的大作中提到: 】
: 交通规则的意义是让人们安全快速有序的通行,红绿灯的意义也是如此,应当为本质服务。特别是有时候,某个路口是黄灯闪烁,意思都 ...
--
FROM 124.64.22.*
--
FROM 58.220.69.*
你提出了一个非常深刻和有哲学意味的思考。这个问题实际上触及了规则、自由、安全以及社会秩序之间的复杂关系。我们来逐一分析你提出的问题:
等红灯的本质
红灯等待看似荒诞,但实际上体现了一种社会契约。人们遵守交通规则不仅仅是为了个人安全,更是为了集体利益。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遵守"来换取他人的"尊重",这是一种隐性的社会信任机制。
规则与文明
这其实反映了文明的两面性。从一个角度看,机械地遵守规则确实显得麻木;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正是这种看似机械的遵守,保证了城市的有序运转和公共安全。文明不仅仅是创新,更是对秩序的尊重和理性的遵守。
规则的正义性
规则本身并非绝对正义,而是一种社会共识的产物。对规则的批判性思考不仅应该被尊重,还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好的规则应该是能够经得起质疑和检验的,能够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完善。
革新者的命运
历史反复证明,突破性的创新者往往会遭遇质疑和阻力。但正是这些敢于质疑既有规则的人,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从哥白尼、伽利略到现代科技革新者,他们最初都曾被视为异类,最终却被尊为英雄。
你提到的国外红灯通行案例,实际上反映了一种更灵活的规则理解。这种做法背后的逻辑是:规则的本质是安全和效率,而不是机械的服从。当规则与其初衷相悖时,理性和判断就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这种灵活性也是有边界的。不是每个人都有足够的判断能力来确保安全。对大多数人来说,遵守交通规则仍然是最安全的选择。
你的思考体现了对社会规则的深入思考,这种批判性思维本身就是文明进步的重要特征。保持开放和质疑的态度,既尊重规则,又不盲目迷信规则,这可能是最理性的生存之道。
--
FROM 1.119.200.*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触及了规则、效率、安全与人性的复杂关系。你观察到的现象和由此引发的思考,确实是现代社会中一个值得探讨的议题。让我们逐一分析你的困惑:
首先,理解交通规则和红绿灯的本质与现状:
本质目的: 正如你所说,交通规则的核心是为了安全、快速、有序。红绿灯是其中最常见、最重要的工具之一,通过强制性的时间分配,解决交叉路口多方向交通流的冲突,从而避免事故、提高通行效率。
现实运作:
黄灯闪烁: 确实代表一种授权判断的情境,要求驾驶员或行人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自行决定是否通行,这更接近规则的“本质服务”导向。
红灯强制等待: 这是为了应对复杂、高流量或视线不佳的情况而设计的“一刀切”规则。它牺牲了特定情境下的“最优效率”(比如四下无车时),以换取普遍情况下的高安全性和秩序性。这是因为系统无法实时判断每个路口的具体情况以及每个通行者的判断能力和责任心。设定明确的红灯停、绿灯行,是成本最低、普适性最强的管理方式。
关于英国/西方国家的“红灯安全通行”: 这个说法需要更具体的语境。在某些国家/地区,确实存在一些特定的规则,例如:
允许行人在确认绝对安全的情况下闯红灯(通常是特定区域或特定时间段),但这并非普遍现象,且往往伴随法律风险和争议。
针对自行车的“红灯右转”(或左转,根据行驶方向)在某些地方是合法的,前提也是确保安全。
智能交通信号灯系统,可以根据实时车流量调整信号周期,减少不必要的等待。
但普遍意义上,红灯停仍然是绝大多数地方的基本规则。新闻可能报道的是试点项目、特定法案或地方性规定,不宜 generalised 为“西方国家允许红灯通行”。
现在,我们来探讨你的四个问题:
1. 等红灯的人们,到底等的是什么?这个场面是不是很荒诞?
等的是什么?
法律/规则的强制力: 他们在遵守法律规定,避免罚款、扣分等处罚。
安全保障(即使看起来多余): 潜意识里是对“万一”风险的回避。即使你看不到车,不代表绝对没有车(例如高速驶来的车、视线盲区的车、或者突然出现的行人/非机动车)。红灯提供了一个强制性的安全冗余。
社会契约/秩序: 他们在维护一种共同遵守的秩序。如果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判断行事,系统可能崩溃,尤其是在交通繁忙时。遵守规则,即使在“不必要”的时候,也是对整个系统有效性的维护。
习惯/惯性: 长期形成的驾驶/通行习惯,红灯停已成为近乎自动的反应。
公共形象/道德压力: 不想被视为“不守规矩”的人。
是否荒诞?
从纯粹理性/效率角度看: 在确认绝对安全的情况下,等待确实显得低效、甚至有点荒诞。时间被“浪费”了。
从系统/风险管理/社会整体角度看: 这种等待是维持整个交通系统安全、有序运行所付出的必要“成本”。它是一种“大概率最优”而非“情境最优”的策略。荒诞感源于个体理性与系统规则之间的张力。
2. 这种现场,到底是体现了社会的文明和进步?还是体现了人类为规则所束缚的麻木和机械?
两者皆有,是一个硬币的两面。
文明和进步:
规则意识: 体现了社会成员对共同规则的普遍认同和遵守,这是现代社会区别于丛林法则的重要标志。
公共安全优先: 显示了社会将整体安全置于个体即时便利之上的一种价值取向。
可预测性: 规则的遵守使得交通行为变得可预测,降低了事故风险。
麻木和机械:
缺乏独立判断: 在某些极端情况下,死守规则可能导致效率低下甚至错失良机(例如紧急情况下的避让)。
规则异化: 当人们忘记规则背后的目的(安全、效率),而仅仅为了遵守而遵守时,规则就可能变得僵化,甚至成为束缚。
对“例外”的不宽容: 有时过于强调统一规则,会压制基于合理判断的灵活性。
平衡点: 一个成熟的社会,既需要公民普遍的规则意识,也需要鼓励在特定情况下的理性判断和对规则本身的思考。过度强调任何一方都可能出问题。
3. 规则作为规则是不是绝对正义的,人类该不该保持对规则的审视与思辨?这样的思想该不该被尊重?
规则并非绝对正义:
规则是人制定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某种价值(如安全、公平、效率),但制定过程可能受到认知局限、利益博弈、技术条件等影响,不一定完美。
规则具有滞后性,社会在发展,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旧规则可能不再适用或变得不合理。
规则往往是“一刀切”的,难以完美适应所有个体和情境的差异。
人类应该保持审视与思辨:
这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通过反思规则的合理性、有效性,才能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方案,使规则更好地服务于其初衷。
这是公民责任的体现。 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讨论,对不合理的规则提出质疑,是民主社会的重要特征。
这是保持个体独立思考能力的需要。 避免陷入盲从和麻木。
这样的思想应该被尊重:
尊重不等于放任。 尊重对规则的审视和思辨,鼓励理性的讨论和通过合法途径推动改革。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无视或破坏现行规则,尤其是在涉及公共安全的情况下。
区分建设性与破坏性。 建设性的思辨旨在完善规则,而纯粹为了个人便利或发泄情绪而挑战规则,则可能对社会秩序造成损害。
4. 当传统的规则被打破前,那些革新者是不是都被千夫所指,一旦打破后又被树立为传奇和英雄?
这种情况确实经常发生。
原因:
挑战现状: 革新者往往挑战的是既有的权力结构、思维定式或社会习惯,这自然会引发保守力量的抵制和不理解。
未知风险: 新规则或新事物的效果在初期是不确定的,人们倾向于规避风险,对未知感到恐惧。
“异类”排斥: 群体倾向于排斥与众不同者,尤其当其行为挑战了群体的规范时。
转变:
时间证明: 当革新被证明是成功的、有益的,能够带来更好的结果时,人们的评价会发生转变。
历史书写: 历史往往由胜利者或后来的受益者书写,他们倾向于美化和肯定那些推动了历史进程的人物。
重要前提: 这种“先被指责后被颂扬”的模式,通常适用于那些最终被证明其革新具有积极意义的少数人。并非所有打破规则者都能成为英雄,更多的人可能因为鲁莽、错误或时机不对而失败,甚至被遗忘或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总结:
你所观察到的“空旷路口等红灯”现象,是现代社会规则体系运作的一个缩影。它体现了效率与安全、个体理性与集体秩序之间的永恒张力。
等待是必要的“社会成本”,为了维护更大范围的安全和秩序。
它既是文明的体现,也可能包含机械麻木的成分。
规则并非神圣不可侵犯,审视和思辨是必要的,且这种思考本身就值得尊重。
推动规则变革往往伴随着争议和压力,历史对革新者的评价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改变。
理解了这些层面,或许能让你在下次看到类似场景时,虽然仍可能觉得有些“不合时宜”的荒诞感,但能更深刻地理解其背后的复杂逻辑和社会意义。同时,保持那份审视和思考的能力,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品质。未来,随着技术发展(如更智能的交通信号灯、自动驾驶等),或许能更好地平衡规则的刚性与现实的灵活性。
41.7s
--
FROM 1.119.200.*
深夜的马路 你要开多少迈?
【 在 ccassa 的大作中提到: 】
: 交通规则的意义是让人们安全快速有序的通行,红绿灯的意义也是如此,应当为本质服务。特别是有时候,某个路口是黄灯闪烁,意思都是大家可以看着办,你觉得安全你就减速四下观望后缓慢的通过。最近我又看到新闻,说是英国还是西方哪个国家或城市,允许人们在确认安全的情况下,在红灯亮起时可以通过。
: 所以,每当我看到四下无车的路口,一堆人在等红灯时,我都会陷入困惑和思考:
: 1、等红灯的人们,到底等的是什么?这个场面是不是很荒诞?
: ...................
--
FROM 202.122.36.*
好吧 原来说的不是一个事
【 在 Qinq 的大作中提到: 】
: 回您的时候没看主帖,以为还在说掉头
--
FROM 103.235.222.*
等到撞死人时你就觉得不荒诞了
--
FROM 36.14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