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byd为什么要这么压供应商
自己行业原因经常接触汽车供应链企业,大家都苦于迪链。一方面不可能不做笛子家的业务,毕竟量大。另一方面价格又便宜,考虑到一年的账期和资金成本基本不赚钱。
按说比亚迪这种商业模式下游现款现货不存在账期,现金流应该不错,自己又有利润,不像新势力还在亏损负担大额营销和研发费用。就算有大额建厂资本化投资,做个项目贷银行应该会抢着给。
最大的压力也就是原材料备货资金,但是按照比亚迪的周转率也不至于这么压供应商吧?
供应商都不挣钱怎么供给优质产品,反馈到车上一两年看不出来差距,长期开一定会出各种问题,这口碑咂能好呢。丰田不就是靠质量稳定皮实耐用有着这么好的口碑嘛。
--
FROM 115.171.63.*
这么压其实不影响利润表,只影响现金流,该结转的成本就得结转。只是现金上晚付了,当然他通过迪链挣笔贴息利息确实挺操蛋!
【 在 riverman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这么压,怎么把供应链的利润吃到自己嘴巴里?
--
FROM 115.171.63.*
因为他家量大,有供应商只能靠量养着机器和工人,其实企业挣不到钱。
【 在 zhili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供应商感觉不合适可以不做啊
: 是不是说明其他家更狠?
--
FROM 115.171.63.*
是的,物流运输领域格外严重,这个行业没啥壁垒,主机厂选择余地大,你不运一堆人可立马替代。
【 在 marion 的大作中提到: 】
:
: 小米汽车连运输公司的钱都要压,我一朋友开运输公司的今年放弃小米汽车的业务了,说是每年强行压价10%,两年之后要倒贴钱
--
FROM 115.171.63.*
掌握核心技术,不具备替代性的甚至可以要求比亚迪全额预付
【 在 wuyonghai11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个朋友是在一个小外企,做一种检测设备的,几乎行业垄断,比亚迪拿他们没辙,付款挺利索,有竞争的,估计都得被比亚迪拿捏
: :自己行业原因经常接触汽车供应链企业,大家都苦于迪链。一方面不可能不做笛子家的业务,毕竟量大。另一方面价格又便宜,考虑到一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115.171.63.*
虽然不赚钱,但是至少工人能养着,机器设备很多都是融资购买的,得刚性付款;公司都有借款,可以支付得起利息。公司营收下滑了,银行抽贷那就完了。
虽然算下来不赚钱,但能苟且活下去
【 在 no5ase 的大作中提到: 】
: 1. 因为量大,不可能不做;
: 2. 基本不赚钱
: 没做过买卖,有没有专业的人士给讲讲,这两个的关系
: ...................
--
FROM 223.10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