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鹏在“代表通道”上对外宣布“2026年量产全球首款飞行汽车”时,这场关于未来出行的革命已从科幻片走向现实。从L4级无人泊车到分体式飞行器,从人形机器人到低空经济,小鹏的野心不仅是造车,更是重构人类出行文明的底层逻辑。 一、飞行汽车量产倒计时:争夺全球低空经济“第一城”何小鹏的发言中最具冲击力的,无疑是“陆地航母”飞行汽车的量产计划。这款分体式飞行器将汽车与飞行模块分离,通过AI操控实现“地面驾驶+低空飞行”的无缝切换,计划于2026年上半年交付,剑指全球首个飞行汽车量产品牌。 这一布局直指万亿级低空经济市场。根据小鹏规划,飞行汽车不仅需要技术突破,更需构建从适航认证到空域管理的完整生态。为此,何小鹏提出三项政策建议:建立eVTOL驾驶员分级认证体系、制定传统飞行员转岗标准、推动AI仿真技术降低培训成本。若政策与技术双轮驱动成功,中国有望在低空交通规则制定权争夺中抢占先机。
【 在 lurh 的大作中提到: 】
: 讲真,除了炒股的,真买车的谁看飞行汽车。会因为小鹏又飞行汽车选小鹏
: 。。绝对是负分项
: 我没下单小鹏,就是因为他搞这个飞行汽车....觉得他的其他东西也可能是骗子...
: ...................
--
FROM 114.246.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