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记者写错了,给你看个对的:
近日从市交通委获悉,北京市停车资源普查报告发布。截至2016年底,全市城镇地区最终核定车位总数为382万个。全市夜间停车需求为384万辆,居住车位失衡缺口129万。城镇地区停车供需矛盾主要集中在居住区域,夜间停车供需矛盾突出,三环内,严重缺位区占比高达84%。
截至2016年底,全市车位总数为427万个。其中,城镇地区最终核定车位总数为382万个,其中居住类车位219万个;农村地区,按照“有车即有位”的原则,由各区行政村上报的村民小汽车拥有量(45万个)即认定为农村地区车位数。
车位数:五环内占54%,居住区占57%
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市城镇地区车位总量382万个,主要集中在五环内,车位205万个,约占全市车位总数的54%。
从类型来看,车位主要集中在居住区,共有停车位219万个,占全市车位总量的57%;公建类车位147万个,占39%;居住类、公建类之和占比超过总量的95%。路侧占道车位7万个,占全市车位总量的2%;立交桥下、P+R等其他类型车位9万个,占全市车位总量的2%。
居住车位失衡缺口129万,夜间停车矛盾突出
按夜间22:00后的实际停车情况,调查统计整体停车需求。普查得出全市城镇地区夜间停车总数为384万辆(其中居住区及周边道路停车总数为320万辆),与车位总量382万相比,停车供需总量相当,但全市城镇地区居住停车缺口总量达到129万。
据统计,全市城镇地区夜间停车总量,即夜间停车需求为384万辆。其中,二环内夜间停车数量23万,占比6%;二环至三环夜间停车数量47万,占比12%;三环至五环夜间停车数量136万,占比36%;五环外城区夜间停车数量54万,占比14%;五环外郊区夜间停车数量124万,占比32%。
从夜间停车类型分布来看,全市城镇地区居住类夜间停车共计268万辆,占比70%;公建类夜间停车共计58万,占比15.0%;路侧占道夜间停车共计52.0万,占比14%;其他夜间停车共计6万,占比1%。
从居住类夜间停车数量分项统计可以看出,居住小区夜间停车数量241万,平房胡同区夜间停车数量14万,混合区域夜间停车数量13万。
本次普查结果显示,车位与停车需求从全市及按不同环路区分的供需关系上看似总量相当,而实际情况是基本停车位与出行停车位总比例失衡,且居住类、公建类以及路侧占道三种主要类型的供需关系各异,其中居住车位严重失衡,缺口量大,夜间停车供需矛盾突出。
【 在 tsa300 的大作中提到: 】
: "在北京,小汽车的保有量为564万,而车位总数是427万个"
: 并不持平
:
--
修改:spritesw FROM 222.249.226.*
FROM 222.249.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