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你们都按这么办吧,我还是开车
【 在 zhyulily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自2015年开始开车通勤以来,眼看着北京的交通是一天不如一天、一年不如一年,西五环最开始有三个堵点,后来四个,五个…现在基本上要问还有几米不堵了。以前总是寄希望于公共交通,各主干道公交专用车道越来越多了,但是,一方面公交车道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虽然提高了公交车的速度,同时也降低了高峰期道路利用率,并且未来不可期;另一方面,遇到今年这样的疫情,公共交通那点优势直接清零。就最近几天的交通状况,我觉得是时候提倡科学的选择出行工具了。 所谓科学的选择出行工具,就是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客观条件和实际需求,以最大化道路利用率为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出行方式,或步行,或自行车,或电动自行车,或摩托车,或汽车及公交地铁等。 这其中要考虑的因素基本上有:路程、时间、速度、成本、安全、随行人数等。 1、路程,3公里内建议步行;5公里内建议自行车;10公里内建议电动自行车;20公里内建议电动摩托车或踏板摩托车或公交地铁;50公里内建议跨骑摩托车;50公里以上或多人同行建议汽车; 2、时间,成人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一般在45分钟到一小时,超过这个时间对于驾驶者来说会有安全隐患,所以建议不超过一个小时(不含等红灯时间);公交地铁可以适当延长,参考自己的需求选择; 3、速度,主要跟时间和路线有关,路程短可以选择低速工具,安全措施简单;路程长的可以选择高速工具,但是要做好安全措施,没有哪种交通工具是绝对安全的; 4、安全,如前所述,没有哪种交通工具是绝对安全的,你能做到的就是控制好你能控制的,不要存在侥幸心理;控制不了的不要乱想,想多了会适得其反。比如开车,除了你的车所具备的那些安全措施,还要有自己的原则,该快就快,该慢就慢,不要迟疑不决。另外还可以开导航提前了解路况,不至于慌不择路;如果你骑两轮,除了法规规定的那些要求,尽量穿戴整齐吧,没必要为了那一个小时的舒服牺牲安全性。 5、绝大多数早晚通勤都是一个人,所以尽量不要选择汽车,实在不想其它方式,可以考虑拼车或巴士班车。 6、任何一种交通工具都有它的优劣,没必要妖魔化,也没必要捧上天; 7、建议根据各种交通工具的特点适当调整法规,使法规更科学合理和公正,也更适合未来交通的发展。比如对于北京四环内这种寸土寸金的地方,应该限制私家车出行规模,鼓励其他形式的交通工具出行。 目前只想到这些问题。
--
FROM 115.17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