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几点说明和又三问理想:
一是再次强调下:首先我已经报案了,理想也报案了,但都达不到受理条件,车上几滴水银不构成投毒,公A介入也是需要门槛的。我也希望能达到受理条件,确定事实真相,还我清白。
其次这两天我主动去了三甲医院,他们测试不出来体内水银含量,也去了职业病医院咨询了专家,专家说对流弱的座椅下,水银挥发慢,是可能长期存在的,对人体也只是慢性中毒。
接下来会去北京更权威的医院,检查身体,和继续明确水银毒性,澄清事实真相。那些水军就不要不看内容就质疑,为什么不报案不体检了。
我说,我买了问题车,说就带来网友一边倒的谩骂,还有某大老板的暗示诅咒,甚至还被人带节奏,把我抓起来,弄得我不敢说话,任人摆布,买到问题车的我,不但得不到解决,反而成了罪人,你说悲哀不悲哀。老百姓在华尔街和国内大资本面前,太渺小了,太脆弱了,资本可以掌握舆论,引导节奏,肆无忌惮的打压和欺负消费者。
二是,昨天上午发的长文,只是希望能证明,水银不是后面放的,开车三个月也不一定会剧烈中毒。
理想的武断认为是后端人为投毒,是车主栽赃诬陷理想,理想面对事实的勇气都没有,就急于推卸责任甩锅。组织大量水军攻击我,让我寝食难安,更显得他们心虚,也彰显了大资本的低级无理和蛮横霸道。
当然了,这并不是说我就认定一定是谁的问题,只是希望理想能共同面问题,不要急于甩锅,把我当牺牲品。
这个网友说得好:本来事件特别悬疑,各种细节和证据完全没有形成闭环,也禁不起仔细推敲,明显是悬疑片的节奏,本来一个尽职的负责任的调查周期少则一周长则数月,但是厂家一天就把案子破了,斩钉截铁地说是投毒刑事案件,是对理想的诬陷。
三是,我不要求什么赔偿,但我希望,如果确实不是后端行为,是前端进入的水银,比如来料品控有瑕疵,也希望理想和李想能给我公开道歉,并且把这脏车拉回去,退还车款。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三条第三款也规定:经营者提供的机动车、计算机、电视机、电冰箱、空调器、洗衣机等耐用商品或者装饰装修等服务,消费者自接受商品或者服务之日起六个月内发现瑕疵,发生争议的,由经营者承担有关瑕疵的举证责任”
所以这里【又三问理想】:
一是做过产品的都知道,这做到来料品控百分百并不容易,理想是如何做到没问题的?有什么手段。
二是如果做不到这个百分百,理想是如何立刻判断出,水银一定是后面人为的,难道是靠网上百科来的水银挥发快,吸了会很快毒死。把这种含糊民科网文,当城金科玉律,还让别人也去百科查,这就是闹笑话了。
三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三条第三款也规定:经营者提供的机动车等服务,消费者自接受商品或者服务之日起六个月内发现瑕疵,发生争议的,由经营者承担有关瑕疵的举证责任”我现在证明了事实不是理想污蔑的那样,接下来理想是不是有责任去定位水银来源?
备注:【昨天提的品控三个问题,也希望理想回复】:
一是理想确实工艺不会用到水银,汽车行业都没有,但供应商有没有可能有其他用到水银的产品,比如就是生产水银温度计的,水银开关的(仅仅是假设),有没有可能生产过程中,出现了小概率污染?
二是在部件测试和仓储过程中,有没有可能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如水银灯(只是假设,我也不懂),其他水银气压计,或者仓库混装了类似产品。
三是在部件运输和装配过程中,有没有可能接触到其他水银产品,毕竟这个流程太复杂,端到端的过程有小概率问题也是存在的。
http://t.cn/R2WxdDX【 在 googlestyle 的大作中提到: 】
:
https://share.api.weibo.cn/share/233793767.html?weibo_id=4656687326429255: 作为西安理想群内老车主,看到对于车主座椅水银几乎一边倒的舆论,觉得真的需要说几句。
: 1:座椅是车主发现水银后开车去了理想维修中心,是工作人员现场拆开的,(且之前没有拆过,全新座椅)双方全程记录,车主开去维修中心时就已报警。
: ...................
--
FROM 36.45.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