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两名当事人都展现了应有的诚意,值得肯定。”
谁来给我解释一下,什么叫TM的诚意?
【 在 lvarez 的大作中提到: 】
: 人民网三评“霸停风波”之一:
:
: 和解胜过“纠结”
:
: 秦川
:
: 备受关注的长沙“车位被霸停直接焊死”事件,迎来了大结局。日前,车位主人刘女士说,她不想事态再继续升级,只想唐女士给她一个真诚的道歉。此后,车主唐女士致歉,双方和解,涉事车位前的栏杆已经被拆除。握手言和,尽快从风波中走出来,这是双方都迫切希望看到的结局。
:
: 车主唐女士把自己的车停到了别人的私家车位上,确实做得不对。车位主人刘女士希望她把车移走,唐女士非但不移走,反而要求刘女士先提供车位购置合同,证明这个车位是刘女士买的,如果不是就不走。刘女士一气之下,在车位前后左右安装几个铁架子。两边人就僵持起来了。如今,两名当事人都展现了应有的诚意,值得肯定。事实也证明,和解胜过“纠结”,对话胜过对立,只要拿出足够的真诚,没有解不开的结。
:
: 应该说,车位被占是一件很常见的小事,但小事持续发酵,乃至演变成风暴,却不多见。这当中,与当事人一开始所展现的姿态有关。如果唐女士态度好一些,而不是有意无意地“冒犯”对方,此事不会激化。显然,本来就不占理,再说一些不够友善的话,就让简单事情复杂化了。随着和解,这场风波本该烟消云散,但在舆论场上有关此事的讨论热度依然不减,值得我们反思。
:
: 很多时候,出于一些原因,一些人倾向把有冲突效果的事件发到网上,摆给网友看,引发大家围观。列车上“互殴”事件是这样,车位被占事件也是如此。可是一旦进入网络空间,就很容易被裹挟,乃至被网暴,特别是不得理的一方更容易遭受网络“围殴”。唐女士被网暴就是一例。
:
: 如果说占了刘女士车位,刘女士是受害者,唐女士是施害者,而被网暴,则意味着唐女士成了另一个维度的受害者。网络戾气和网络暴力相伴相生。相较现实社会,虚拟空间的隐匿性,淡化了人们的言行责任感,更容易出现口无遮拦,也会导致网络戾气,从而导致不友善言论的集中扎堆出现,对网暴会起推波助澜的作用。据了解,唐女士已经从原单位离职,私人生活受到了不小影响。车位主人刘女士表示:“我也不是得理不饶人,希望网友也口下留情,不要把别人的隐私都曝出来。人家也还是要工作要生活的,我也只是想要她把这件事情处理好。”这番表达是坦诚的,也是有分寸的。我们在抵制网暴的同时,也呼吁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对网暴本身及网络戾气的整治力度,督促相关平台在网暴发生时第一时间落实主体责任。
:
: 此事因车位而起,反思点也可从一个“位”字入手。每个人都应找准位置,不能错位。占了人家的车位,影响人家停车,不妨赶紧挪走,表示歉意。如果说一些不中听的话,就属于没有摆正位置,既伤害了当事人的权益,也容易引发舆论批评。被占的一方,以后也有可能因种种原因占别人的车位。多一些换位思考,多一些得饶人处且饶人,处理问题就会更温和。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此事都不应演绎为一场互撕事件。
:
: 涉事车位前的栏杆已被拆除,但愿两名当事人也都“拆”掉心结。冤家宜解不宜结,无论处世还是处事都不妨友善一些、大度一些,更有规则意识一些,希望更多的人引以为戒。
:
: 人民网三评“霸停风波”之二:
:
: 正义感也要有边界
:
: 居东台
:
: 长沙某小区“霸占车位”事件落下帷幕。事情的来龙去脉谈不上复杂,过程却一波三折,在舆论的聚光灯下更是演化成社会闹剧、网暴事件,已超出了“邻里纠纷”的范畴,足以让人反复审视、深入思考。
:
: 论出个是非曲直、求得个水落石出,是很多网民关注社会热点尤其是争议事件最直观、最直接的反应。所谓“路见不平一声吼”,这种动辄诉诸公共场域的做法,在推动舆论热议、推进问题解决上,时不时可以产生出乎意料的效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出于维护公平正义、遵守公序良俗的朴素愿望,作为消除信息不对称的一种方式,万千网友的转发、点评、跟帖对公共议题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
: 只不过,网络无远弗届,却不可肆意妄为。网民表达关切,绝不能以揭露隐私、侵害权益为前提。此次“霸占车位”事件过程中,有网友“人肉”车主的照片、手机号码、社交账号、前工作单位等个人信息,相关评论区充斥着谴责、谩骂、嘲讽等极端言论,甚至还有无辜网友的肖像被有心之人拿来冒充和传播,成为新的受害者。一个个真假难辨的“爆料”,一句句充满戾气的“宣泄”,不仅无益于事件的解决,还会给当事人双方带来精神压力和心灵创伤。即便是车位业主也坦言:“现在局面控制不住了”“希望网友也口下留情,不要把别人的隐私都曝出来”。
:
: 关于网络暴力的讨论由来已久,但却始终屡禁不绝。一旦遇到社会热点的“火苗”,就容易“煽风点火”,通过施加网络暴力逼迫当事人“就范”。不可否认,这当中一定存在着最朴素的正义感,有种“出一口恶气”的简单想法。也要警惕,有一些人唯恐天下不乱,炮制谎言谣言,妄图浑水摸鱼。然而,无论是客观想法还是主观意愿,躲在角落“按键伤人”的行为,看似伸张正义,实则乱打一通,极易中伤、误伤乃至自伤。要知道,任何一点“唾沫星子”,在数以亿计的网民规模下都有可能酿成一场害人害己的暴风雨。
:
: 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有话筒,人人也都有马甲。但这不意味着,匿名就能成为“保护伞”,虚拟就可以是“免罪牌”。这不仅是约定俗成的道德倡议,更是利剑出鞘的法治规范。最高法明确表示,让人格尊严免遭网络暴力侵害;最高检也提出,坚决惩治网暴“按键伤人”;中央网信办要求,从构建网暴技术识别模型、设置一键防护功能、选择私信接收范围、严处违规账号平台等方面重拳出击……依法严惩“网络暴力”等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相关犯罪,正在成为全社会一致的愿望、凝聚的共识、务实的行动。
:
: 一个健康向上的网络,绝不是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跟风起哄的地方。积极参与而不是搬弄是非,就事论事而不是生拉硬扯,温和理性而不是恣意乖张,惟其如此网络舆论才有价值,公共议题才有结果,网络世界才有未来。
:
: 人民网三评“霸停风波”之三:
:
: 媒体要帮忙不添乱
:
: 郑岩
:
: 长沙某小区“霸占车位”事件已尘埃落定。但事态发酵过程中,被霸车位成为“打卡胜地”,“自媒体”与网红蜂拥而至,蹭流量、带节奏甚至造谣传谣,不仅干扰了小区住户的正常生活,还险些将事态闹到难以收场的地步。这不禁令人反思:媒体应该在热点事件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
: 媒体肩负着澄清谬误、明辨是非等重要使命,在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推进事件妥善处理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此次事件中,新闻媒体的采访报道,扩大了事件的影响力,促成了当事双方的沟通以及有关部门的调解。互联网时代,新闻媒体仍然是网络宣传、舆论引导和网络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坚持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对社会热点、敏感问题的引导,凝聚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正能量,是新闻媒体的职责所在。新闻媒体要敢于发声、善于发声、巧于发声。
:
: 除了新闻媒体的及时跟进,一些“自媒体”进行全天候网络播报,客观上对公众及时了解事件进展起到积极作用。但在此次事件中,有博主以“主持公道”为名,坐在车位前的栏杆上发布短视频蹭热度;有人开直播时自称业主家人,称业主家有20套房,借此混淆视听;一些网帖传播车主隐私信息,为网络暴力推波助澜;有人无视当事人之间的有效沟通,刻意煽动对立,生怕事件偃旗息鼓。这种“看热闹不嫌事大”“为私利煽风点火”的行为,失去了行为底线,不仅掩盖了事实真相,还误导了广大受众,更阻碍了事情的解决。
:
: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不同媒体的声音都将汇入公共舆论场,对社会公众发挥影响。“自媒体”和新闻媒体在传播领域中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自媒体”同样具有公共属性。如果不断传播简单重复的信息,只会浪费公众的注意力资源;不断生产有失偏颇的观点,容易引发舆论撕裂、煽动社会戾气;大肆炮制颠倒黑白的报道,更将导致舆论失焦,将事件本身推到聚光灯外。这样的声音传播越快、受众越多,负面影响也越大。越是这样,“自媒体”越应珍惜自己的发声权。只有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遵守相应的道德准则,坚守相应的法律底线,“自媒体”才能获得更高的社会认同。
:
: “自媒体”行业乱象不止,背后是同一套商业逻辑,根本原因是流量思维作祟。例如,一些“自媒体”就深圳宝能公馆“车位之争”进行不断炒作,尽管收获了近40亿的流量,但其挑动网民情绪,撕裂了社会共识,污染了网络生态。“自媒体”不应成为道德的“洼地”,也不应成为舆论的“飞地”。一味触碰底线的一些“自媒体”人,终将在舆论洪流中迷失自我、反噬自身。
:
: 透过“霸停风波”,我们必须看到,相关部门应进一步针对“自媒体”乱象加大整治力度,进一步加强对相关平台落实主体责任的监管力度。用好法律利剑,以封禁账号、处罚个人等方式重拳整治乱象;斩断利益链条,通过关闭直播、取消广告收益等方式让违规行为无利可图,我们定能推动媒体行业健康发展,更好守护网络精神家园。
:
: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on on」
--
FROM 223.10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