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中国人早已在自然语言真正理解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
黄培红,高级工程师,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员,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发现自然语言加工中的what-why理解效应,解决了作为人工智能核心的自然语言理解问题,取得世界级研究成果,应邀先后在ICIS2017与IWACIII2017国际会议上做学术报告及交流讨论。
黄培红从事计算机工程技术工作30多年, 曾研发并投产成功某银行第一个中间业务软件。 他早年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发表论文《自然语言理解的机器认知形式系统》,在什么是理解以及什么是自然语言理解方面研究取得原创性研究成果, 解决了人工智能方面的世界性难题。其研究论文通过多模态关联解决自然语言理解问题, 在世界范围引起互联网公司及学术界广泛关注, 特别是近年来多模态语义理解已经成为人工智能的研究热点。
目前chatgpt deepseek等等语言大模型都在往这个研究上靠,请周知。
--
FROM 112.48.92.*
2020年自动化所拉开了学术界全面打砸抢掠国内重大原始创新的序幕
--
FROM 112.48.92.*
驳斥自动化所文章"我国团队首次证实人工智能可自发形成人类级认知 "题目头都是错的,根本就不是“首次”,历史文献自然语言理解的机器认知形式系统等一系列研究早就在10多年前发表,早就证实人工智能可自发形成人类级别认知。另外,自动化所剽窃文章宣称: 传统人工智能研究聚焦于物体识别准确率,却鲜少探讨模型是否真正“理解”物体含义。但这句话是错误的,国内早就有了相关研究并取得开创性研究成果,历史文献(自然语言理解的机器认知形式系统)等一系列研究早已对真正“理解”问题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早就开辟了人工智能认知科学新路径,即人工智能的真正理解研究新领域新方向。然而自动化所杜何等人还恬不知耻地声称“这项研究不仅为人工智能认知科学开辟了新路径”,这是彻头彻尾的剽窃而不是所谓的“开辟”。
早在2020年先有自动化所发表在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上的文章(宗成庆陶建华等人的语音语言信息处理未来重要研究问题)严重违反学术规范,今次这篇文章(Human-like object concept representations emerge naturally in multimodal large language models)表明自动化所再次严重违反学术规范,请中国科学院调查整顿自动化所学术剽窃事件。
--
FROM 112.48.92.*
北航向心力不够 给外人可乘之机 靠其他头高校校友都很团结
--
FROM 112.48.92.*
北航向心力不够
给外人可乘之机 其他头部高校象清华北大等等校友都很团结 可能文化底蕴太浅
--
FROM 112.4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