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长文,写的不错
舆论总是以成败论英雄的。
而对一个人的评价,也往往沉浮随势。这一点,无论是看了多年NBA的球迷,还是专业资深
的篮球专家都无法免俗。当各媒体因为季前赛中火箭连败,指责弗莫二人的独打风格的时
候,我曾清晰地记得,上赛季未结束时,人们对莫布里的评价是:“老猫每个动作都相当
合理充分”;而对弗的说法是:“由于其老大地位根深蒂固,一时半刻无法改变,改造只
能慢慢进行。”无独有偶,在本赛季对网队的比赛里,媒体则以“一个人足以摧毁对手整
支球队”来为弗朗西斯造势……
我们怎样来看待明星后卫弗朗西斯?篮球其实是一相很复杂的运动。数据,相对于大部分
篮球技术统计来说,应该是一种比较客观的评判标准。但是有一个数据,却并不很能公正
地反映一个球员的价值,那就是投篮命中率(FG%)。可能很多人都认为这是最能体现一个
球员进攻效率的数字,但是这些人忘记了许多东西。比如,防守队员是否落位,时机的影
响,位置的影响,距离的影响,数据模糊的影响。通俗片面地说,一个球员盗球后带球至
无人防守的篮下上篮入网,这种轻而易举技术动作,也叫做“一投一中”……
我们能因为奥尼尔在联盟中的高命中率而说其出手精准吗?看看他的罚篮,就能明白他对
投篮的理解能力,他的FG%是由他的扣篮和投篮距离造出来的。
看看与Francis类型相近的Iverson吧,他的三成出头的命中率实在是不敢恭维,但是对手
如果对他的出手跳投松懈防守,就像面对一个FG%三成的普通新秀的话,他马上给你“答案
”。
再看看蝉联全明星三分王的斯托贾科维奇,其比赛时候的三分命中率(3P%)勉强四成,榜
上无名,但是其比赛中的三分威力有目共睹。
外界说Francis独,并且指责他出手成功率不高。特别是我们中国的球迷,更是觉得不满。
其实事实并非如此。每场6。5个助攻在得分后卫,甚至控球后卫里,都是联盟前列的。他
的出手,多半是在队友被防守队员严盯的情况下,左右运球晃动后的跳投或启动突破。这
两个在篮球技术里最高难度的技术动作之一,Francis的成功率在45%左右。这些东西,其
实临场的对手最能感觉得到。范甘迪在弗投篮手感不佳的时候,对媒介说:“他的出手时
机选择上做得不错。”排开安慰与鼓励的成分,我想他的话的专业针对性还是足够的。
在组织能力方面,我们作为一个看客,其实是不能完全理解汤帅或者范帅对一场比赛具体
的战略安排的。这方面只能由两位教练自己评价。
很多球迷喜欢基德,认为他能带给球队出色的组织。其实网队取得佳绩,是因为他们有作
风硬朗球风务实的马丁,他们有联盟为数不多的优秀中锋姆搪穆博(现在是实力相近的莫
宁),他们还有激情四溢出手精准的杰弗逊……看基德个人实力,助攻是好些,有每场近
10个,得分却总在15分左右徘徊,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出手命中率只有40%,比Steve低了
五个百分点。
基德是在场上至多只能算是一个久负盛名的决策者,而不是一个能够一锤定音的关键先生
。而Francis除了每场要喂给队友六个半助攻外,还要肩负20以上的得分,以及,最后3秒
内敲山震虎的出手。
抛开数据不谈,我们关注下Francis的技术动作。我相信他的运球技术与Iverson两人并列
是全联盟最出色的,应该没有人会反对。Iverson优势是速度更快,Francis优势是变向娴
熟,手感稳重。两人的突破水准应该不相上下,可能Steve还因为身高占点便宜。至于跳投
水准,我依然认为他们的水平都是超一流,Iverson因为身高关系,出手难度大大提高。他
们两个要做的,也许是找齐另外四个务实,稳定的队友……
我们回忆近些年来的冠军队伍。乔丹身边有老辣过人的哈伯,技术全面作风硬朗的皮蓬,
兢兢业业的罗得曼,强壮稳定的朗利;奥拉朱望身边有跳投精准突破犀利的德雷克斯勒,
有组织得体投篮稳定的卡塞儿,有全职三分神射手马里奥艾利,有内外全能的压哨男人罗
伯特霍利……
乔丹,奥拉朱望身边的那八位,实力真真切切没有比他们两位逊色多少。
在坚定地拒绝鱼腩球队灰熊后,初出茅庐的新秀Steve Francis要沿着冠军的路走下去,接
手奥天王手中两座沉沉的冠军奖杯,当年的他靠的是热血与勇气,在一次又一次地得到作
为一个新秀不敢想象的个人成就后,他的球队却难逃失利的命运,因为,他有的,只是那
些平凡的队友们(今年我们的姚明的强势出击与莫布里的锦上添花当然使这一状态彻底改
变)。他也像迈蒂,卡特一样,在打一个人的篮球。
篮球的成功,也许只能组成于一个球星与四个隐球星。
对于Francis,我们,只能从一次次从经典的“跨下变向突破上篮的半空传球给姚明”中体
会那种彻底的助攻,从“运球急停跳投入网”中体会完整的得分技术,以及,在不远的将
来,从那个值得永远回眸的全场压哨射篮,来体会一个冠军后卫应该被看到的实力……
--
FROM 218.18.7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