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连载《火箭蹿升的姚明》29:选秀夜的一点遗憾
“念到我名字的时候,你就把话筒举起来,让大卫.斯特恩把火箭队的帽子扣在电话上。
如果有美国记者想采访我,你就当中间人,采访一句就收他们10块钱。哈哈,想用我挣钱
的人太多,你这一晚上肯定也不少挣。”
——姚明
2002年6月23日的会议对于姚明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在他的家庭代表团宣布和上海方
面达成一致之后,这个22岁的中锋,这个在2个月前率领东方男篮夺取CBA冠军的领袖,已
经不再归上海东方所有。
这是一场极其艰历的斗争,姚明买断合同的价钱在数百万美元之间盘桓。尽管我答应
姚明,决不将具体数字外泄,但中央电视台和《体坛周报》都通过其他途径获取了准确的
信息,并在数小时内将其公之于众。当日晚间,ESPN体育网上也已经登出消息,宣布姚明
以接近千万美元的代价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在整个NBA引进国际球员的历史上,这都是最昂贵的自由。诺维茨基加盟小牛时买断
合同只用了大约200万美元,加索尔掏了250万,太阳队的察卡利迪斯甚至只花了30万美元
而已,于是,当由方凤娣、章明基、海逊格、中方经纪人陆浩和律师王晓鹏组成的家庭代
表团出现在记者们面前时,空气中凝聚着几分悲壮的气息。
除了那句“我们和东方俱乐部已经达成一致”,没有人再肯透露其中的细节,但每个
人其实都了解其中的真意。姚明买断合同的这份协议,成为了中国甚至世界体育经济史上
的一个异类,陆浩说:“我希望这份协议在以后不要得到仿效,我们不希望成为中国体育
产业发展史上的罪人。”
这个晚上,姚明加盟火箭终于尘埃落定。而在前一天的下午,中国篮协刚刚召开新闻
发布会,向媒介宣布姚明将不会前往纽约出席27日的选秀大会,姚明由此而成为了NBA选
秀36年历史上第一位未到现场的状元秀。NBA官方此前多次对中国篮协和姚明提出了邀请
,亚洲公司的张秀清在前后还数次拨通我的电话,询问事态的发展,但中国篮协的最终决
定令他们极为失望。
篮协的官方说法是姚明要留在国家队集训,备战7月1日开始的四国男篮邀请赛,但事
实上,这与当时沸沸扬扬的“王治郅不归事件”密切相关。王治郅因为想打夏季联赛而滞
留在美国,篮协担心姚明一旦赴美也会不听管束。尽管姚明的家庭代表反复声明:“我们
的立场是服从中国篮协的一切安排”,但姚明终于还是失去了出现在麦迪逊广场花园的机
会。
我一直认为,这对于姚明而言,将是终生难以抹平的遗憾。姚明将凭借他的天资和个
性,成为美国职业体育史上第一个受人仰视和膜拜的中国人,6月27日的纽约麦迪逊广场
花园剧场,本该是他展示天赋和踏上英雄之路的第一步。
在中国篮协作出最终决定之前,我一直在期待着好消息的到来。我早就和姚明说好,
要和他一起去纽约,见证伟大的历史时刻。在6月初,我的机票、美国签证、采访申请和
在SHERATON NEWYORK的酒店预订就已全部办妥,只等姚明启程的日期。
在6月15日前后,姚明曾告诉我:“我可能去不了纽约了。”
我当时还不死心:“最后确定了吗?我还可以再等几天,等你最后确定消息。”
直到6月20日,姚明发来的短消息说:“你自己去吧,回来给我讲讲。”他的口吻非
常坚决,让我知道他缺席选秀大会已经板上定钉。我在6月24日独自踏上了前往纽约之路
,临行之前我曾写道:“在我面前,有一场没有国王的加冕。”
纽约的风骨,与我在2001年夏天来到这里时已经颇为不同。经历911事件,从威廉姆
斯堡大桥上向着曼哈顿奔驰,远处的天空空旷的只有白云,不见世贸双塔的踪影。抵达纽
约时,已是当地时间下午4点,在酒店放下行李后第一件事,就是去唐人街买电话卡,好
给远在北京的姚明打电话。在此之前,我已经达到洛杉矶、旧金山、费城等十数座美国城
市,纽约唐人街是华人最多,最喧闹,地方也最大的一个。但在世界之都打拼的生活,却
让这里的华人脸上横添风霜。我看不到洛杉矶或是旧金山华人那种惬意的姿态和白皙的皮
肤,他们的神色都略显阴郁,他们没有洋楼,也没有汽车,却从早到晚都在人潮中奔忙。
我想起尼克斯队老总兰顿曾经说,这里有巨大的华人市场。但那个时候我突然相信,
即使姚明真到了纽约,这里的华人恐怕也不会在如此复杂而艰难的生活中,还有心情去买
麦迪逊广场花园的门票。在上海东方和尼克斯热谈时,另一位中国中锋巴特尔曾在丹佛对
美国记者说:“姚明应该不喜欢纽约这种大城市”,这的确是姚明的心里话,他已经在一
个喧闹的城市中生活了22年,也许不该再去另一个喧闹的地方;休斯敦广袤宁静,媒体温
和待人,恐怕更适合姚明的发展。
第二天一大早,我便拨通了姚明的手机,这时候已是北京的25日晚间,这家伙照旧是
在打游戏。
“怎么样?那边街上有我的招贴画吗?”
“你别做梦了。”
“也是。我在芝加哥试训时,据说一件我的签名球衣在纽约能卖到1000美元,现在纽
约没戏了,估计也没人搭理我了。”
他在电话那头嘿嘿的笑着说。(未完待续)
--
FROM 219.224.194.*
“念到我名字的时候,你就把话筒举起来,让大卫.斯特恩把火箭队的帽子扣在电话上。
如果有美国记者想采访我,你就当中间人,采访一句就收他们10块钱。哈哈,想用我挣钱
的人太多,你这一晚上肯定也不少挣。”
——姚明
2002年6月23日的会议对于姚明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在他的家庭代表团宣布和上海方
面达成一致之后,这个22岁的中锋,这个在2个月前率领东方男篮夺取CBA冠军的领袖,已
经不再归上海东方所有。
这是一场极其艰历的斗争,姚明买断合同的价钱在数百万美元之间盘桓。尽管我答应
姚明,决不将具体数字外泄,但中央电视台和《体坛周报》都通过其他途径获取了准确的
信息,并在数小时内将其公之于众。当日晚间,ESPN体育网上也已经登出消息,宣布姚明
以接近千万美元的代价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在整个NBA引进国际球员的历史上,这都是最昂贵的自由。诺维茨基加盟小牛时买断
合同只用了大约200万美元,加索尔掏了250万,太阳队的察卡利迪斯甚至只花了30万美元
而已,于是,当由方凤娣、章明基、海逊格、中方经纪人陆浩和律师王晓鹏组成的家庭代
表团出现在记者们面前时,空气中凝聚着几分悲壮的气息。
除了那句“我们和东方俱乐部已经达成一致”,没有人再肯透露其中的细节,但每个
人其实都了解其中的真意。姚明买断合同的这份协议,成为了中国甚至世界体育经济史上
的一个异类,陆浩说:“我希望这份协议在以后不要得到仿效,我们不希望成为中国体育
产业发展史上的罪人。”
这个晚上,姚明加盟火箭终于尘埃落定。而在前一天的下午,中国篮协刚刚召开新闻
发布会,向媒介宣布姚明将不会前往纽约出席27日的选秀大会,姚明由此而成为了NBA选
秀36年历史上第一位未到现场的状元秀。NBA官方此前多次对中国篮协和姚明提出了邀请
,亚洲公司的张秀清在前后还数次拨通我的电话,询问事态的发展,但中国篮协的最终决
定令他们极为失望。
篮协的官方说法是姚明要留在国家队集训,备战7月1日开始的四国男篮邀请赛,但事
实上,这与当时沸沸扬扬的“王治郅不归事件”密切相关。王治郅因为想打夏季联赛而滞
留在美国,篮协担心姚明一旦赴美也会不听管束。尽管姚明的家庭代表反复声明:“我们
的立场是服从中国篮协的一切安排”,但姚明终于还是失去了出现在麦迪逊广场花园的机
会。
我一直认为,这对于姚明而言,将是终生难以抹平的遗憾。姚明将凭借他的天资和个
性,成为美国职业体育史上第一个受人仰视和膜拜的中国人,6月27日的纽约麦迪逊广场
花园剧场,本该是他展示天赋和踏上英雄之路的第一步。
在中国篮协作出最终决定之前,我一直在期待着好消息的到来。我早就和姚明说好,
要和他一起去纽约,见证伟大的历史时刻。在6月初,我的机票、美国签证、采访申请和
在SHERATON NEWYORK的酒店预订就已全部办妥,只等姚明启程的日期。
在6月15日前后,姚明曾告诉我:“我可能去不了纽约了。”
我当时还不死心:“最后确定了吗?我还可以再等几天,等你最后确定消息。”
直到6月20日,姚明发来的短消息说:“你自己去吧,回来给我讲讲。”他的口吻非
常坚决,让我知道他缺席选秀大会已经板上定钉。我在6月24日独自踏上了前往纽约之路
,临行之前我曾写道:“在我面前,有一场没有国王的加冕。”
纽约的风骨,与我在2001年夏天来到这里时已经颇为不同。经历911事件,从威廉姆
斯堡大桥上向着曼哈顿奔驰,远处的天空空旷的只有白云,不见世贸双塔的踪影。抵达纽
约时,已是当地时间下午4点,在酒店放下行李后第一件事,就是去唐人街买电话卡,好
给远在北京的姚明打电话。在此之前,我已经达到洛杉矶、旧金山、费城等十数座美国城
市,纽约唐人街是华人最多,最喧闹,地方也最大的一个。但在世界之都打拼的生活,却
让这里的华人脸上横添风霜。我看不到洛杉矶或是旧金山华人那种惬意的姿态和白皙的皮
肤,他们的神色都略显阴郁,他们没有洋楼,也没有汽车,却从早到晚都在人潮中奔忙。
我想起尼克斯队老总兰顿曾经说,这里有巨大的华人市场。但那个时候我突然相信,
即使姚明真到了纽约,这里的华人恐怕也不会在如此复杂而艰难的生活中,还有心情去买
麦迪逊广场花园的门票。在上海东方和尼克斯热谈时,另一位中国中锋巴特尔曾在丹佛对
美国记者说:“姚明应该不喜欢纽约这种大城市”,这的确是姚明的心里话,他已经在一
个喧闹的城市中生活了22年,也许不该再去另一个喧闹的地方;休斯敦广袤宁静,媒体温
和待人,恐怕更适合姚明的发展。
第二天一大早,我便拨通了姚明的手机,这时候已是北京的25日晚间,这家伙照旧是
在打游戏。
“怎么样?那边街上有我的招贴画吗?”
“你别做梦了。”
“也是。我在芝加哥试训时,据说一件我的签名球衣在纽约能卖到1000美元,现在纽
约没戏了,估计也没人搭理我了。”
他在电话那头嘿嘿的笑着说。(未完待续)
--
FROM 219.224.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