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为篮球而生的,所以一天到晚总在琢磨着篮球。最好有人能和我一起琢磨它。”
——姚明
2002年夏天7月的某个下午,姚明和刘炜坐在我的车上,我带姚明去买北京的手机电
话卡。我的SANTANA2000停在离训练局不远的光明楼电信局门口,姚明执意要自己下车去
买。看着这个大个子的背影和路人惊悚的目光,刘炜在车后座上抓住我的肩膀:“大姚的
条件是好噢...这家伙...你说,要是大姚不走的话,我们队起码还能再拿5个冠军吧。”
大约在3个多月以前,姚明和刘炜一个中锋一个后卫联手率领上海东方队在宁波终结
了八一火箭队连续65个主场不败的纪录,3比1打败八一队,拿到上海男篮历史上的第一个
全国冠军。但姚明不能再继续留在上海做刘炜的搭档,一周之前,他刚刚成为了休斯敦火
箭队选中的状元新秀,在结束这一年的世锦赛和亚运会之后就会踏上NBA的战场。
我正和刘炜聊着天,就看见姚明从电信局里走了出来,眼神直勾勾的走到前面不远处
一辆SANTANA2000的跟前,伸手拉了拉车门,然后砰砰的敲人家车窗,边敲还边喊:“开
门!开门!”刘炜把眼睛瞪得溜圆,又拼命抓着我的肩膀:“他疯啦!”话音刚落,前面
那辆车的车窗摇下来,一个可怜的女人把脑袋伸出一半,张大了嘴巴,用一种惊恐万状,
或者是看见了什么不该看见的东西的表情仰望着姚明。我赶紧也把脑袋伸出窗外喊:“这
儿哪!这儿哪!这辆车!”
当脸和衣服一边红的姚明狼狈的回到座位上时,刘炜一边捂着肚子乐一边指着他的搭
档:“这家伙还是和小时候一样。”
“小时候”是刘炜和姚明在一起时经常会说到的东西。姚明说:“刘炜和我真的是在
一起长大的。我一直觉得,我们在一起的那个年纪其实是一个人性格啊之类各方面形成的
最重要的时期。我还记得第一次集合那天,刘炜那小子个儿又不高,混在我们队十六七个
人里面,谁能想到他能像现在这么威风。”我记得当时刘炜肯定反驳了一句类似“谁能想
到你这个倒霉的....”那样的话。
实在有太多想不到的事情。当14岁的姚明和刘炜在1994年5月一起来到梅陇体育学院
,成为上海青年男篮的球员时,谁能想到8年之后他们在宁波称霸的那一幕。其实对于当
时的姚明和刘炜来说,每天晚上的事情远比白天的训练值得期待。在这群孩子们互相摸透
了底细之后,姚明发现刘炜和他一样酷爱电子游戏,这成为了他们最热衷的话题。体院大
院儿里恰好有供运动员们打游戏的地方,但世嘉的立体游戏机每小时是两块钱。于是把爸
妈给的零花钱都凑到一起去打游戏,成为了姚明和刘炜每晚的必修功课。
“当时大姚一周有10块零花钱,我比他多个七八块。我们俩凑在一起,每周就能打八
九个小时。那时候我们算啊,每周一到周四晚上都是自由活动,我们就天天能打两个小时
。从白天训练就开始琢磨,街头霸王啦,音速小子啦,魂斗罗啦......”刘炜回忆的时候
有些兴奋。姚明在一边用他已经说得很溜的北京话说:“就是俩倒霉孩子。”
“倒霉孩子”很快的长大。
随着青年队的主教练李秋平开始执掌上海东方男篮,年轻的姚明和刘炜成为了他建功
立业的倚仗。1997年八运会之后,姚明和刘炜并肩出现在CBA的赛场上。一场场失败,然
后一场场胜利。有一次在客场输给了江苏南钢,被“江苏飞人”胡卫东搞到头大的刘炜憋
了一肚子火,一回到更衣室就开始骂人;姚明也正有气没处发,对着刘炜大眼瞪小眼的一
通怒吼。哥俩儿从此进入冷战,谁也不理谁。到了第三天晚上,刘炜闷在宿舍里无聊得紧
,想找去姚明打游戏又拉不下面子,左思右想出门瞧瞧,发现那个大个子就在门口蹓哒来
蹓哒去。
2000年上海东方队第一次打进CBA总决赛,接着2000至2001赛季上海和八一之间贯穿
始终的巅峰对决,再然后就是2002年了。姚明已经是万众瞩目的超级中锋,刘炜也渐渐成
为了CBA最好的组织后卫之一,和姚明一样入选了国家队。没有人能够挡得住他们拿冠军
了,但就在宁波夺冠之夜,上海东方宣布放姚明西进NBA,东方王朝几乎在开始时就要去
面对着结束。
2002年10月19日的晚上,那是姚明飞往休斯敦的前夜,他在肇家浜路上的美粤华大酒
店请诸位死党吃告别饭。姚明在之前市长的宴请上已经喝的两颊微红,再觥筹交错一番之
后,他和刘炜互相搂抱着在夜上海的雨里穿过马路。在美粤华的旁边,就是明珠大酒店,
所有来上海打CBA客场的球队,都曾经下榻在这里;在明珠大酒店的边上,就是卢湾体育
馆,所有来上海打CBA客场的球队,都曾经在这里被他们打败过。
“以后我不在了,咱们队就靠你了。”姚明遥指着夜风中的球馆说道。
后来在那个冬天最寒冷的时候,上海东方在主场接连的被打败。和广东宏远的那场比
赛之前,姚明的15号巨型球衣被挂在了卢湾体育馆的天穹上,一片花雨从天空中散下来。
接着那件15号球衣就看到了广东宏远把上海东方打的毫无还手之力。刘炜在那些比赛里经
常可以拿到30分以上的高分,也经常可以给出很漂亮的妙传。同样,他也经常拉着我说:
“那种球他们都进不了,我的球给过去也没用,你说我怎么办?我实在没办法呀。”
有一场比赛后的新闻发布会。刘炜半低着头,眉毛向下耷着,眼睛盯着地面。李秋平
看看刘炜,又看看眼前的记者们,摇了摇头说:“刘炜也不喜欢呀。以前姚明在的时候总
赢球,现在老是输球,刘炜也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
刘炜抬起头来,无奈的一笑。(未完待续)
--
FROM 219.224.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