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我的逃课生涯与小城的街球传说 --(作者:后邻)
http://www.hoopchina.com/vbb/showthread.php?s=&threadid=2971
六 当年
金庸小说教导我们,不要轻易小瞧一位衣不蔽体整日琢磨偷鸡吃的老叫花子,说不定他就是能号令大江南北数十万成员的黑社会龙头,舆论公认的武术权威;至于老态龙钟手无缚鸡之力的少林寺清洁工,他当然可以在挥手之间便使名满天下的“南慕容北乔峰”两大流氓头目,连同各自的爸爸一起晕头皂脑找不着北,这简直是一定的。
我们当日便碰到了这种武侠小说中才有的境遇。一张国家二级裁判证书和一份合影照片,便使我们确信了一个不世出的武林奇才在封剑归隐20年后,被我们从象棋盘前重新发掘出来。三人立时收起嬉皮笑脸,态度也变的严肃,只不过经过方才肆无忌惮的狂笑之后,顿时复归原位的面部肌肉异常酸痛,并伴有时不时的抽搐。
三宝居士大概看出我们真的被他镇了,显得非常得意。他直了直他那蜷窝在马扎上颇显委屈的肥硕身体,咽下口中咀嚼的食物,用刀一样锐利的目光逐一划过我们三人的脸庞,最后,甩出一句话作为对我们刚才的放肆和对老前辈不敬的报复,“你们几个娃,还成天打球打球的,知道篮球是怎么长的么?”
接下来马球星便用评书的形式简要介绍了他的光辉岁月。在二十年前或者更早,他也是一个痴迷于篮球的愣头青,虽然个头一直显得不太如意,但身体素质无疑是好的,小快灵自然是不用多说,而且身体对抗也丝毫不占下风(我以为此身体对抗应指横向的)。更主要的,他有着绝佳的传球意识(!),对比赛的阅读能力(!)和控制能力(!)高人一筹,加上敏捷的身手和精准的中远投,简直就是一块天造地设打组织后卫的绝好材料,曾代表县队打过地市级比赛,还颇为露脸,用他的话说,“那会儿咱市里打野球的,不知道钱澄海的,有,不知道我马组织的,没有!”(说此话时那瓶酒已经被他喝干)。因为打球好,高中毕业后就被某单位要走,做一些无关紧要的工作,主要是让他打球给厂里搏面子,一到有比赛的时候就拉出去风光,那个时候基层的篮球运动开展的相当火爆。可是后来,作为篮球运动金字塔塔尖的职业体育越来越火,其基座业余玩票反而日渐萎缩,不知算不算一种本末倒置;再后来,优化组合也好,精简机构也好,反正单位要与时俱进,除了打球基本什么都不会的他在下岗职工名单的头几页上看到了自己的名讳。为谋生计开了这么个游戏厅,创业初期同形形色色各种部门的官僚做斗争,整日忙活到低四下三猪头狗脸,另外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吃速度饭他的没有了年轻时候的爆发力,身体也“放了肉”,篮球一物,遂干干净净的从他生活中抹去。
“因为篮球,我有了工作;因为篮球,我又丢掉了工作。我能把工作当打篮球,却不能把打篮球当工作。”马老板最后憋出这么一句,算是为他的前半生做了总结陈辞盖棺定论。
是夜月朗星疏,凉风习习,小庭院里昏黄的灯光将我们每一个人的身影拉长,映照到班驳凹凸的青砖墙壁上。从马老板那被劣质白酒刺激的有些迷离的眼神中,我自以为是的看到了一丝忧伤。
于是我们三人唏嘘不已,清掉杯中残酒之后,各自开路回家。磊显得比较郁闷,这很好理解:他的球虽然出乎其类拔乎其萃,但还不见得能达到马球星自我传说中的那个地步,眼见一代风华现如今落到如此田地,以进专业队为唯一目标的磊似乎遭受当头一棒。
--
FROM 129.186.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