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我的逃课生涯与小城的街球传说 --(作者:后邻)
http://www.hoopchina.com/vbb/showthread.php?s=&threadid=2971
十 差距
我们在场下观摩学习了片刻,心中也就有了数。要说这帮人的水平到底是个什么程度,咱先前既然从肿痒电视台连NBA总决赛都看过,自然也还犯不上为眼前的业余野球惊艳到大张嘴巴。不过这帮人打球,“实用”两字当头,很少有多余的动作,应该进的球基本不会跑偏。也能看出一些战术素养,场上五人各司其职,一拉二挂三拆显得有板有眼。控球到前场的不会一路硬拱到篮下硬吃,站内线的高个儿也绝少漂在外围博手气,总要有些配合的。上场的这些人乃是临时拼凑,并非是同一个球队,然而彼此尚能稍稍做到心照不宣,我以为是有意无意当中都进行了一些理论学习的结果。一句话,同以前我们整日操练的校园篮球有着根本的不同。
关于这种不同,这里我再插叙一些话题。经过一段时间后同这帮老球皮混熟了,他们送我们雅号“学生球蛋”,具体解释就是“该干什么不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偏干什么”,比如快攻中三打一了,我们总要本着娱乐大众的原则玩一些诸如“背后传球”“档下过桥”“阿--驴油!”之类的花花肠子,然而花固然花,按照愿望实现进球却总是比较困难。每到此节,场上场下的老球皮们便捶胸顿足几欲骂街,尽皆表露出一副不可理喻的嘴脸。按马组织的说法,这种以多打少的快攻原是要让对方“连犯规的机会都没有”才行。迫于淫威,再加上杂技耍杂汤水不治当时便现在那里,我们只有灰头土脸唯唯诺诺点头称是,保证“小的下次不敢了。”然而心中暗想,老子要当真第一时间完成空中接扣把球脆生生砸在你们脑门子,估计你们这帮sb也就都闭了鸟嘴。无奈我们谁都不是“迈克飞驴”,这一大窝脖儿硬是找补不回来。磊在学校中是球星,人高马大的还比较灵活,和同学们一起玩球时经常上演一骑绝尘直捣黄龙后场抢篮板拍马过三五个人前场换手上篮的好戏,也就是“抠私”TO“抠私”,无奈此把戏在这里被速度极快的“人字拖”几次将球抄走或扇飞,众人遂将磊啐的满面开花,其自信心遭遇前所未有的打击,抢下篮板后只得战战兢兢交给组织后卫,然后再老老实实落在小前锋位,等那边控球的四平八稳过了半场后再伺机行事(其实还是给别人做掩护居多)。
--
FROM 129.186.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