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很多人对姚明的进攻方式诟病不已,而抓住的把柄无非是底线处的转身跳投这种他们认为懦夫才用的手段。这让我感到很遗憾,现在看球人的球龄都太短了,他们见过的巅峰期的超级中锋只有鲨鱼。确实鲨鱼的压迫式小勾手,动不动的隔人扣篮,还有以右脚为轴的迅捷转身都让人看了热血沸腾。但是这条鲨鱼是NBA历史上仅有的两位只靠身体就能扫平禁区的怪人,还有一位就是百米10秒7,400米47秒,原地起跳能摸到篮板上沿的张伯伦了(尽管很多人都号称能摸到395cm的篮板上沿,但是NBA里真正做到的只有11冠的拉塞尔和张某人)。巅峰期鲨鱼的瞬间爆发力是两个人都挡不住,内线要位对他来说,只有不想要,而没有要不到的事。他可以肆意的用自己推土机一般的身体挤压内线防守球员在自己最喜欢的位置开火。而张伯伦虽然没有鲨鱼的蛮力,但他有惊人的速度弹跳加上218cm的身高。要知道当时联盟里没有比他高的,只有寥寥数人和他一样高,这在今天就好比有着姚明身高和小斯速度弹跳的混合体(其实连比张伯伦小一圈的小斯速度弹跳都不如张伯伦)。所以张伯伦常常拔起后在空中再转身,然后凭借无人能敌的出手高度直接从上往下得朝篮筐里丢球,除非你在他出手前封盖,否则就是干扰球。
那别的超级中锋呢?先来谈谈姚明的老前辈奥拉朱旺。人们对大梦的印象绝对都是把罗宾逊和年幼的鲨鱼耍得团团转的梦幻舞步。这就是精彩集锦的害人之处啊!梦幻舞步确实美妙,但是大家有没有发现梦幻舞步放来放去就那么几次。那大梦场均20多分是怎么拿到的呢?去看看当年的录像吧,要看整场比赛的,大梦有一半分数都是转身跳投,而且都是难度很大的带后撤步和后仰的!而同时期的罗宾逊和尤因更是更多的靠转身跳投得分。再往早了说妇孺皆知的“天勾”其实质也是在离框4、5米的距离上投篮,只不过他用的是难度更高更不易被封盖的勾手而已。
为什么转身跳投成为这些超级中锋的常规武器呢?我们都知道离框越近越容易进球,但是要每次都挤到篮下谈何容易,毕竟人的身体素质差距一般是不大的,鲨鱼和张伯伦这种身体素质强到逆天理的怪物隔了30年才出一个,其他超级中锋为了避免过大体力消耗,当然不会像前两位大爷那么嚣张。中锋的优势在哪里?身高!身高意味着出手高度,出手高度意味着能更舒适的投篮。所以那些中锋为什么超级,就是他们有中锋的身高和后卫的手感,他们在场上可以无所顾忌的在你头上投篮。我们一起打球的一位中锋身高弹跳都属一般,但就因为有职业水准的投篮(练习时命中率在85%以上),他就成为我们学校的得分王。
最后在岔开去一下:姚明的缺点不是在进攻方式上,而是在他的拿球上。你手上的球动不动就被人家拍走你叫人家苏拉怎么敢把球交你手上。很多网友又说拿不住球是上肢力量不足,这又是一个误区。一个226cm、140kg的人力量再差也差不到哪去。球拿不稳的关键是注意力不够集中!打过球的朋友都应该有这种体会,当你拼命挤开人家突破上篮时由于注意力都在球上,别人即使拍在你的球上,也拍不走球。但当你拿着球东张西望找队友,对手轻轻一拍球就掉了。我们再回过来看看姚明球主要是怎么掉的。一、姚明在低位要球,拿球后他不决定单打,于是在吸引防守的同时,在寻找弱侧队友,这时一位小个子从他目光下将球拍走。二、姚明拿球后准备单打,在几番挤撞后进入内线,一个假动作对方中锋受骗起跳,姚明心中一喜,精神也一松,再准备把球举起投篮时,球又被姚明目光所不及的小个子拍掉。所以不掉球的关键在注意力高度集中,每时每刻都要把球死死按在手中。姚明这种容易放松警惕的坏习惯和CBA不无关系,中国球员对210cm以上的球员有种畏惧感,不敢轻易去惹他们,姚明也就这样被娇生惯养了。
--
FROM 159.22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