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文字转载自 Rockets_Yao 讨论区 】
发信人: Lovelaoyao (天天好心情), 信区: Rockets_Yao
标 题: 王猛:大姚早已学会淡然 生活会以另种方式继续着
发信站: 水木社区 (Mon Dec 20 21:32:18 2010), 站内
体坛周报记者王猛休斯敦报道 对于姚明来说,这本应是平淡安静的一天。
休斯敦时间12月16日,周四。这天,火箭没有训练,球队刚刚完成背靠背的两场比
赛,刚从客场回来,阿德尔曼给大伙儿放假了。通常,丰田中心在这一天里总会很安静
,只有姚明这样的伤员会去,练练力量,做做治疗。这一天,也不会有媒体的围追堵截
,没人会一次又一次地问姚明,准备好了吗?什么时候回来?有多么沮丧?对他来说,
这一天也是放假。
他原本的计划是,去医院检查,去球馆康复,回家休息。
去医院检查,是早定好的。距离11月10日在华盛顿扭伤,已经过去很长时间,姚明
越来越迫不及待了。他想回来,队医告诉他,回来之前,必须接受测试。测试分两部分
,去医院检查和在球场上的移动练习,两关都过了,姚明就能开始随队训练。他不觉得
这两个测试有什么难的,他以为自己很快就能回来,他甚至计划跟着火箭去下一个客场
,萨克拉门托、旧金山和洛杉矶,加州四日游。他开玩笑说:“加州,天气多好啊,好
地方,跟着球队逛逛去,反正又不要我自己出机票,跟着球队熟悉熟悉,马上就要回来
了。”
前一天,要决定检查时间,医生先建议上午十点,姚明摇摇头,“我还在训练。”
医生又建议,中午一点,姚明还是摇头:“我训练还没完。”最后决定早晨七点钟开始
。
于是,12月16日的一大早,休斯敦城的早高峰还没开始,姚明就驾着车子开上了高
速路。其实他很少在这个时间开车上路,也没什么机会见过这个时段这座城市的样子。
虽然生活八年,他已经是休斯敦的一部分了。
核磁共振,是非常折磨人的一种检查方法,这个2.26米的巨人要趴着,拧着身子,
摆出一个特定的姿势,让仪器能够照到脚踝上,而且这个姿势一摆就是快两个小时。这
些年下来,他已经记不得自己拍过多少次核磁共振、骨扫描、X光了,他开玩笑说:“拿
张X光,我都能看明白了,快成半个大夫了。”这个早晨的检查同样折磨人,做完核磁共
振,他扶着腰,挣扎着站起身,觉得自己快散架了。他以为,折腾完了这些,就能回到
球场上去了。
从医院到球馆的路上,他给朋友打了个电话,问了问老大在CBA的情况。他听说了弗
朗西斯的近况不是太好,训练里表现一般,姚明有些替他着急。可别人的生活,只能旁
观。火箭队里也有些人看了弗朗西斯在中国拍的照片,都大吃一惊,没想到老大的身体
状况已经变成了这样,姚明不方便,也不想说什么,他只想祝弗老大:“盼着他一切都
好。”
很快,就变成了别人盼着姚明“一切都好”了。检查结果从医院传到丰田中心,骨
裂,再一次骨裂。
这不是晴天霹雳,和很多人想象中的不同,姚明并没有一下子陷入无边无际的沮丧
之中,对于一个受伤,手术太多次的人来说,这是坏消息,可肯定不是世界末日的消息
。他甚至想到过,也许会有这么一天,只是不知道这一天会这么快到来。
他拿起手机,给在休斯敦最好的朋友打了一个电话,两人很早以前就约着要一起剪
头发,可因为姚明归期不定,还计划要随着球队往客场去,一直没定下具体的日子,电
话里,姚明告诉朋友:“又裂了,从现在开始,理发约什么时候都行了。”他的语气里
,有一些难受,有一些无奈,也有一些解脱,他还来不及往下想,往下怎么样,他还得
跟火箭队和医生商量。就是在这一刻,他叹出口气,把压在心头的那些迫切,责任和焦
急都吐了出来。此时此刻的事实上,他又将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法回来,这期间,他不用
每天逼自己,逼队医,心急火燎地想回到球场上。人没法跟控制不了的生活较劲,这就
是他的生活。
还有另外一个事实,这次历时一年多的回归尝试,失败了。
2010年的12月和2009年的5月不同。那是他职业生涯的顶峰,带领球队击败开拓者,
让火箭终于在12年之后重新跨入季后赛第二轮,接着面对湖人,在洛杉矶的第一场比赛
里,他被撞到膝盖,被队医拉着走向更衣室,通道里,他又挣扎着回来,书写了中国球
员在NBA奋斗史上最传奇的一幕。当然,那时候姚明不知道这就是他职业生涯的最高潮了
,他以为未来的日子,他还会很多次地打进季后赛,跨过第一轮,他想试试再往下走的
滋味是什么。 那时候,受伤的消息把他高峰上踢下来,重重地摔向最低谷。接着,休养
一个月,裂缝没有愈合反而扩大,更是晴天霹雳的噩耗,脚踝重建手术,给他的职业生
涯打上了一个巨大的问号。
如今,这个消息没这么撕心裂肺,手术,静养,康复,恢复训练,过去一年半的时
间里,他早已经学会了平静地面对生活,那一年半的等待和忍耐,帮他准备好了接受这
样的消息。去年六月,姚明的日子过得很苦,他形容说:“感觉就像在大海上漂浮的草
一样,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被吞没。”经过了那些苦难之后,姚明已经淡然了,他正在
努力回来,希望再给自己的职业生涯一次机会,可他清楚,这只是一次尝试,有可能成
功,也有可能失败。
所以,他平静地接受了这个消息,他早学会了接受生活。他打通了朋友的电话,说
:弄点啤酒和盐酥鸡来。
这就是ESPN记者里克·布彻笔下的“啤酒和炸鸡”,布彻是姚明第一本自传《A Life I
n Two World》的作者,多年以来,两人已经成了朋友。布彻打通姚明电话的时候,他正
躺在床上,吃着盐酥鸡,喝着啤酒。他跟布彻解释不清楚盐酥鸡其实是一种台湾小吃,
混着一种叫做九层塔的调味蔬菜一起炸出来的,味道不错,自从来到休斯敦,八年来这
一直是姚明最喜欢吃的零食之一。
电话那头的布彻很低沉,像所有关心姚明的人那样,这个消息让人多少会觉得生活
不公平。他们都知道姚明耗费了多少精力,付出了多大的代价才能重新回到球场上,他
们没想到,这一次回归居然如此短暂。姚明喝了口啤酒,告诉电话那头的布彻:“别这
样,又不是葬礼,我过得好着呢,生活是美好的,它待我不薄。”
姚明的反应出乎意料,布彻没想到这个再次受伤,可能面临职业生涯终结的大个子
会如此开朗,如此轻松。他不了解,于是姚明给他讲了徐咏的故事,虽然布彻写了一本
姚明的自传,却已经有几年时间没和姚明长期相处,这大个儿已经不再是当初22岁的青
春少年,可以无所顾忌的做梦,然后为了梦想拼搏,现在的有家有业,有妻儿老小,有
上海队,心中还有一个更大的梦想。
布彻问:那你接下来想干什么?姚明还不知道,怎么处理这次的伤,他还得跟球队
,跟医生商量,可有一点已经非常确定了,他又将有很长一段时间无法回到球场上。他
想了想,用他最喜欢的方式,玩笑,回答了布彻:“我准备写本书,写本你的自传。”
布彻不死心,拿出记者死缠烂打的本色继续追问姚明,究竟是因为什么他会如此轻
松。其实,他该知道的,从姚明刚来NBA起,已经不知道多少次重复过这句话:“我总告
诉自己,为最差的结果做好准备。”这一次,姚明还是用这句话回答布彻的。听起来,
这像是句套话,可对于姚明来说不是,尤其是经历了过去一年多的折磨,他早已经准备
好了。如果回归能够成功,当然好,如果不能,也没什么。
过去这个夏天,手术之前,在讨论可能的结果时,医生就告诉过姚明,没人能保证
百分之百的结果,还有可能再受伤。这一天,终于来临了。
很多人都打来了电话,给火箭,给姚明,询问,或者表示安慰。姚明说:“我怎么
越来越觉得像是个葬礼了,没这么严重,生活还在继续。”
火箭的保安也叫布彻,他也打来了电话。姚明打球的时候,布彻总跟着姚明,整个
火箭队里似乎只有姚明一个人需要保安服务,在客场,出去参加活动,布彻只要管好姚
明一个人就行了,俩人关系很近,很多个客场的空闲夜晚,他们都一起度过,布彻知道
在餐馆姚明最喜欢点的食物是什么,姚明也知道他的最爱。
布彻在电话那头问:你没事儿吧?姚明是这么回答的:你在拉斯维加斯有没有熟悉
的保安,我已经订好了今天晚上的机票,过去享受两天。说完,姚笑了:逗你的,我没
事,一切都好。
这一天,从再次受伤的消息传出去之后,姚明已经不知道接了多少电话,短信,邮
件,也不知道把“我一切都好”重复了多少次。
挂了布彻的电话,姚明顿了顿,看着面前电视屏幕上的游戏发了会儿呆,他说:“
也许我是在装酷吧,我肯定不会喜欢这样的消息,可已经这样了,还有什么办法,接受
吧,我的生活挺好,一直挺好。”他喝了口啤酒,重新按了一下手柄上的暂停键,电视
屏幕上的游戏又动了起来,他在用他最习惯的方式消磨时光。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午睡的闺女醒了,被抱到姚明身边,他看着睡得小脸红扑扑的
女儿,笑了。
这一天,姚明得知了一个可能终结他职业生涯的消息,这一天,他的生活以另外一
种有趣的方式继续着。
--
FROM 122.235.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