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VP的评选规则:
“最佳个人表现而且战绩还不算那么糟糕MVP”:
典型的故事是1987-88季的乔丹;前一季他场均37分,后一季他场均32分8篮板8助攻,却都没有MVP;这一季数据,对他来说比较中庸(场均35分6篮板6助攻3抢断1.6盖帽,对背负着“迈克尔·乔丹”这一姓氏的家伙来说,确实没什么了不起)。唯一的好处是,公牛常规赛50胜了(前一季40胜后一季47胜),于是他得了MVP……他击败的对手包括62胜场均20分6篮板12助攻的魔术师和57胜场均30分(职业生涯最高)9篮板6助攻53%命中率41%三分率92%罚球率的大鸟。每当我看到这一季的选票我就不免想到,如果,仅仅是如果,2005-06季场均35分的科比能够让湖人达到50胜,他的选票还会是第4位吗?——或者,世界上的确有那么一群“虽然联盟没有规定但不到50胜恕我们不能给你MVP奖杯”的记者?
=====================================================================
这种情况下,现在的老北京显然不能刷到比前两年更好的数据了,不可能获得MVP
“靠你把我们吓了一跳啊MVP”:
1959-60季威尔特·张伯伦的新秀季,场均37.6分27个篮板。把这组数据打个对折,配给一个同样身材的23岁中锋,扔进2008年的联盟,然后对老板们说“交易你们队上最好的球员”,能扛住这一诱惑的是否超过5队?彼时NBA被不爱进攻的拉塞尔及开始谢顶的佩蒂统治腻了,忽然发现一个天外来客,就像潘金莲开门见武大引进了一个打虎二郎。费城勇士49胜,联盟给了张伯伦一个MVP……但接下来就有些坏事儿,因为接下来几年他的数据是“38/27”、“50/26”、“45/24”、“37/22”。数据溢出,无法控制。包括他那伟大的场均50分赛季,球队49胜,但却依然没有MVP:连续三年,MVP归比尔·拉塞尔所有。张伯伦做错什么了吗?没有。只是人们失去了惊喜。如果他懂得收敛一点,今年30分20个篮板,明年35分25个篮板,就像“一厘米之王”的撑杆跳沙皇布勃卡似的,一厘米一厘米提高世界记录,最后他会不会垄断60年代所有的MVP呢?
===================================================================
这种情况下,有以前的30+8+8,除非赛季三双才有可能,所以说不太可能。或者和96年乔丹样的来个72胜,当然这也不是没可能,只是希望比较小而已。
“看到你我才想起来都12年了你还没一个呀赶紧补给你吧MVP”:
有两个人应该共同荣膺此奖:新科MVP科比,1996-97季MVP卡尔·马龙。区别在于,邮差拿此奖时33岁,而且被大梦吐了几口口水——“一个MVP怎么能老是假摔和挥肘子呢ABCD……”正说得起劲西部决赛斯托克顿用一记远射绝杀了火箭——而科比只有29岁。当然,对他来说,太晚了一点:只有J博士、纳什、马龙和大梦初得MVP时比科比的29岁更老;12年的球龄才得到一个MVP,确实只有邮差可与相比。他们的类似处是这样的:早早奠定江湖地位(于是人们都忘记他们没得过MVP了),年复一年稳定发挥(所以就谈不上惊喜了),恰好遇到了时代统治者(一个遇到了史上第一人,一个遇到了史上第一大前锋、史上最恐怖中锋、史上常规赛MVP第二多的组织后卫),最后,他们的伟大往昔为最后的获奖积攒了足够的声誉:就像2007年经历26年内6次最佳导演提名2次最佳编剧提名后终于捧得奥斯卡的马丁·斯科塞斯。
=============================================================
已有两个了,不会有这种情况。
“明确告诉你这就是你的最后一个奖杯了MVP”:
这是我最讨厌的一种状况。类似于这样的故事:我跑去一家“每人50元”的自助餐店,交掉50元,而后把全店的东西都给吃了,店老板恶狠狠的看着我,说你吃,你使劲吃;第二天,他就宣布所有顾客50元随意吃但遇到我就请进特别包厢单点……没错,这种行为和扩大三秒区一样,是“惹不起你我们只好想点歪招整你”的表现。具体包括了1985-86季的拉里·伯德(当年他常规赛MVP三连冠),1999-00季的鲨鱼(他伟大职业生涯仅有的一个MVP),2002-03季的邓肯,2005-06季的纳什。在他们得完最后一个奖杯后,就被列入不受欢迎的行列。最后一个奖杯的潜台词是“你们再也得不到了,无论你们有多么伟大的发挥。”我们补充一下,1986-87季的伯德场均28分9篮板8助命中率分别是53%、40%和91%,但MVP分数271比733落后于魔术师(24分6篮板12助攻)。鲨鱼在他那神憎鬼厌的1999-00季结束后得到了史上票数最恐怖的常规赛MVP,但他的统治如此根深蒂固,以至于记者们再也不愿意给一个已经默认了的统治者颁MVP。同样,2003年的邓肯和2006年的纳什领的与其说是常规赛MVP,不如说是终生成就奖。从此他们就都被记者划入大脑里那个“他们已经不需要MVP了”的范围里,如此而已。
==================================================================
很有可能,有一年联盟的记者厌恶了LBJ的数据,给他个MVP终身成就奖。
“蛮有新意的嘛MVP”:
给上一个奖的补充。邓肯十一年来的遭际使我们明白,要获得一些评委的青睐,必须给出点新鲜的;比如,如果科比今年依然是47胜上下的得分王,不管他实际表现如何伟大(评委们不会看每一场,所以稳定均衡的表现不会比一场流星般闪耀更有益),想必评委们还会把奖颁给保罗或KG。另一个例子:不管纳什蝉联多少次助攻王邓肯每季多么稳定的两双和统治防守端,都不会引起投票者的兴趣了……但是,如果哪季纳什场均30分,或者邓肯罚球率90%,他们又会被评委们看上。在新秀季后无论如何拔山扛海都再得不到MVP的张伯伦1965年去到76人,1965-66季因为让费城起死回生,揽下一个MVP;1966-67季,张伯伦首次没有完成一个得分王的赛季,场均助攻联盟第三的7.8次,费城68胜。比起他场均50分25个篮板的49胜赛季来说,个人与团队表现略做调换,于是又MVP了:这就是所谓新意。1992-93季和2004-05季,巴克利、纳什分别转会太阳后第一季就是常规赛MVP,本季KG得到最佳防守球员:这就是一个树挪死人挪活的表现。做出与以往不同的成绩、使一支烂队重生之类大幅度的变动,永远比一如既往贡献稳定表现要容易抓人眼球。
===================================================================
必须要LBJ改变风格,从他的性格来说,不太可能,但是这个MVP还是有希望的。
“太阳下面无新事偷懒给您准没错MVP”:
1975-76季,之前五季里三度MVP得主贾巴尔完成了他在湖人的第一季,40胜,场均28分17个篮板5助攻4盖帽……这数据对他老人家来说事属寻常。但是,在投票时,人们左右为难。先古的伟人如张伯伦、韦斯特们纷纷退役,余下的诸位是去年刚得过奖的麦卡杜(一点都不新鲜)、考文斯(前年得过,然后凯尔特人成了史上唯一的68胜还没夺冠的倒霉队)、里克·巴里(也许是NBA历史上脾气最坏的家伙)、戴夫·宾(32岁场均16分6助攻)。临到最后,只好还是请天勾老人家笑纳了这个奖:这就是伟大人物落在凄惶年代的遭际,一览众山小,不想要人家还得硬塞给你。在没有新人涌现的独霸年代里,这样的懒人投票法甚为流行:60年代张伯伦、拉塞尔包揽了9个常规赛MVP、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摩西·马龙和80年代中期的大鸟,再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魔术师:投票经常是一窝蜂。比如,现在就可以预言,无论明年湖人状况如何,科比依然有极高的概率蝉联常规赛MVP:第一个MVP许多时候更像一个“MVP俱乐部准入证”,像一块吸铁石,使你成为了“投他准没错”的选择。在世界没厌倦你的黑暗统治前,“MVP自动投票程序”出于惯性,会长期将你置于那个MVP生产流水线中。
==========================================================
ROSE,杜总,魔兽等已经起来了,人才没有断档,且和韦德一个队的影响,这种情况可能比较小。
总的来说,如果LBJ愿意改变现在的大包大揽的风格,其MVP数目很有可能能达到四个,三巨头给力,成绩有一次很逆天的话,有可能五个。但如果不做改变,基本就是三个MVP到头,比起鸟的三联还是要差一点点。
--
FROM 124.126.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