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2010,这个不平凡的十年 --- 后乔丹时代。
前言
波士顿凯尔特人在输掉今天主场的比赛后,以1-3落后迈阿密热火,形势已经非常不利。这也意味着,自1998年夏天以来将会第一次出现同时没有沙奎尔·奥尼尔、蒂姆·邓肯、科比·布莱恩特、凯文·加内特的总决赛。这四个人可以算做是整个“后乔丹时代”的象征,而他们的离开正在暗示着我们,联盟改朝换代的时候还是不可避免的要来临。
这个时代,是80后完整的经历过、见证过的时代,也是记忆犹心的时代。当这个时代不可避免的要谢幕的时候,我们这些“过来人”总会不免的伤感。那么就用这样一篇近似于随笔、或是碎碎念的东西来共同追忆、纪念我们一同见证过的这个让我们铭记于心的“后乔丹时代”。
后乔丹时代的十大巨星
这十个人就是这十年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他们集个人魅力、团队成绩、个人成就于一身。同时又是各自团队的领军人物。可以说,这个十年所发生的一切都是由他们所改写的。
1.沙奎尔·奥尼尔 (2000、2001、2002、2006)
后乔丹时代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王朝的缔造者、核心。一个可以让你把所有能够对人赞美的词汇用到他身上都不为过的家伙。似乎篮下三秒区这个地方就是专门为他而设计的,在这个地方他就是至高无上的王者,独一无二的王者。他的生涯漫长而又充满传奇色彩,他几乎完整的经受了“乔丹时代”的历练,他曾干出过把最伟大的篮球运动员迈克尔·乔丹淘汰出季后赛的NB事情,可他也曾多次遭遇季后赛被横扫的糗事。在蛰伏的90年代,他逐渐的在成长、在等待,等待着属于他的时代。
1999年夏菲尔·杰克逊的驾临让洛杉矶湖人不再是90年代中后期那支攻守不均衡,缺乏战术素养的球队。他与科比·布莱恩特联手为洛杉矶完成了三连冠的霸业,这种成就在此之前只有麦肯、拉塞尔、乔丹曾经做到过。这是一个真正属于他的时代,能够阻挡他的人都已经被时间和岁月的枷锁牢牢的栓在了90年代。
2004年远走迈阿密直接改变了NBA西强东弱的形势和格局,第二年帮助韦德获得了总冠军,同时也为自己赢得第4枚总冠军戒指。2007年开始状态大幅度下滑,此后逐年衰老过上了吃百家饭的生活。但这一切都无法抹去这个庞然大物带给NBA的冲击力和他所建立的不朽伟业。只是他不是一个完人,他会偷懒、他会去搞些稀奇古怪的事情,天知道如果他能像卡尔·马龙一样“敬业”的话,他会收集多少总冠军戒指。
生涯6次总决赛、4次总冠军、3次分区决赛。1992年选秀状元。
2.蒂姆·邓肯 (1999、2003、2005、2007)
我一直都认为,他是一个可以统领马刺的“帅才”。他与奥尼尔最大的区别,是自我约束力。没有波波维奇,邓肯也会是这个邓肯,当然这么讲或许有点言过。选修心理学,而且坚持修完四年,这让邓肯具备了其他人都不具备一项“特质”——冷静。同时这也为他带来了一个很拉风的绰号“呆子”。一进联盟进入第一阵容,此后一发不可收拾,常年霸占这个位置一直到06年才罢休。他没有特别特别出色的身体素质,也没有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表演,但是他可以在新秀年面对公牛王朝毫不手软,和罗德曼对抗抓下二十几个篮板球,他可以在新秀年就把马刺扛在肩上去筹备干“拿个冠军”的大事业。他也可以在生涯第二年的总决赛上表现的像一个老江湖一样。是他亲手终结了世纪初的湖人王朝,他是唯一一个可以最理想化限制住奥尼尔的人。
天啊,我该怎么去赞美他呢?我太苦恼了。或许用我一直以来的看法,他就像坦克车一样,你不要管他用什么方式、什么姿势、什么难度,反正他总是能在内线把那个该死的球放进那个更该死的筐里面,即便是跌跌撞撞。这就是稳定,稳定到你已经觉得他枯燥、乏味。他的身边队友一直在变化,他的得力帮手帕克、吉诺比利也都是低顺位选秀不被看好的人。就是凭借这样的硬件设施,他完成了四个总冠军的壮举,只是我不认为马刺是一个王朝,但马刺绝对是这个十年的顶级豪门。
生涯4次总冠军、2次分区决赛。1997年选秀状元。
3.科比·布莱恩特 (2000、2001、2002、2009、2010)
他是一个少年得志的人、他是一个饱受非议的人。不满20岁便被推到“乔丹接班人”的风口浪尖,这也注定了迈克尔·乔丹将是他一生的敌人与朋友,他的一生似乎都在试图翻越那座大山,无论多少失败,至少他的执着我们必须肯定,这也是一名职业运动员所应有的职业素养。而他的职业生涯也犹如一部电影一样跌宕起伏,24岁完成三连冠霸业成为联盟宠儿,25岁遭遇鹰县“强奸”事件个人形象跌到谷底,26岁湖人王朝解体背负骂名独自带队沉沦,30岁历尽坎坷卷土重来再次遭受失败,31岁率领湖人重回颠峰,而33岁追逐三连冠路上遭遇惨痛失败。
有人骂他(比如我),有人爱他。有对他不屑一顾,有人视他为神。追捧也好、打击也罢,这都无法改变科比·布莱恩特在这个十年所应该有的地位 —— 足以在历史上留下浓重一笔的超级巨星。只是,他的一切不是那么完美,而偏偏他又是一个完美主义者。
早年生活在奥尼尔的阴影下,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主宰自己的命运,默默的承担了OK解体的所有舆论压力。联盟早年把他比做下一个乔丹同样让他承受外界与自身精神上的压力和身体上的摧残。他所付出的、承受的、牺牲的都要比我们看到的、知道的、听到的要多得多。对于这个人,当代的NBA球迷在熟悉不过,我只想说,无论你爱他也好、恨他也好,我们都不能否认他不世出的才华和超强的能力。纵然迈克尔·乔丹这座山峰依旧耸立在他的面前,但科比·布莱恩特已经做的足够出色足够出色。
生涯7次总决赛、5次总冠军、1次分区决赛。1996年选秀首轮13顺位
4.凯文·加内特 (2008)
他是一个真实的人、一个简单的人。他从不隐藏他对篮球炽热的爱。他有着非常棒的身体素质和篮球天赋,他十九岁进入联盟从一个小城市小球队的小人物做起。他遭受过良师益友去世的痛苦,他决心用努力与胜利告慰自己的良师益友。在寒冷的明尼苏达的日子里,他把这支球队扛在肩膀上,他渴望胜利、渴望荣耀。但现实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更多的人把这一切责任都推到他的头上,而加内特也都全部承担。
如果邓肯是坦克,那么加内特就是火箭炮。他的弹跳、臂展、冲击力都是出类拔萃的,而他也没有挥霍这些上帝赐予他的天赋。他始终是那么的出色,可是在湖人、马刺、国王称霸的西部,明尼苏达只是一个小角色,纵然KG拥有三头六臂也无法凭借一个阻挡对手整支球队。后来麦克海尔通过交易让森林狼获得了卡塞尔、斯普雷维尔、约翰逊、奥勒沃坎迪,组建了明尼苏达三头怪。他迎来职业生涯早就应该获得的荣耀 —— 常规赛MVP,他毫无保留的向世人证明着自己的才华与领导力,他到达了自己的颠峰,他几乎无所不能,他扛着森林狼在季后赛前行,无论是顺利也好挫折也好。
篮球毕竟不是一个人的运动,而在漫长的赛季球队随时会遭遇伤病影响,球队的深度也是季后赛能走多远的保障。所有的一切都证明他依旧无法翻越洛杉矶湖人,这支湖人不再只有OK,它变成了F4湖人。
07年去到波士顿,他终于完成了自己夙愿,他捧起了奥布莱恩杯,他双膝跪地亲吻波士顿北岸花园地板、成功后感慨过往辛酸的痛哭流涕,这一切都让所有爱他的人与他一同流泪。因为这一切是他早就应该获得的荣耀、理所应当的荣耀。虽然有点晚,但毕竟它来了。
他依旧在为总冠军而奋斗着,只是他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老了,彻底的老了。但没有人会忘记他的一切,没有人会忘记。
生涯2次总决赛、1次总冠军、1次分区决赛。1995年选秀首轮第5顺位。
5.德克·诺维茨基 (无)
他是一个幸运的人又是一个不幸的人。幸运是他遇到了一个非常非常好的老板,不幸的是他最好的年华所经历的是一个非常非常恐怖残酷的时代,这是他的无奈。然而他很奇特,他是一个拥有后卫技术的大个子。他不是美国人,但他却拥有着比美国本土大前锋更加华丽的进攻方式,同样他也是联盟到现在为数不多的忠诚者。他的优点和缺点都那么的明显,他的面筐技术和能力都是超一流的,他的手感细腻的让你陶醉。而白人大个子的防守偏软、抗冲撞能力差等等通病也同样出现在他的身上。我该怎么讲呢,很纠结。
早年与斯蒂夫·纳什、迈克尔·芬利组成的达拉斯三人组确实成为西部一道亮丽的风景。唐纳德·尼尔森一手打造的跑轰战术让小牛的快打旋风风靡这个西部,因为场面好看,征服了很多球迷成为簇拥者,而我也是其中之一。在西强东弱最严重的时期,西部的内线战力已经残酷到极点,而小牛中锋的薄弱也一直在影响着季后赛。老板库班到是非常慷慨,总是甩出大合同网罗内线,但多数都是高薪低能。
那些年看小牛的比赛总是开始很彪悍,场面很大、很嗨,但关键时刻NASH失误,内线被蹂躏,外线失准,痛失好局。总是让你觉得一切都准备好了,都很好,但到最后就差那么一点,就那么一点就成功了。后来纳什和尼尔森都走了,德克迎来了新的队友却遭遇到更大的耻辱。黑八、黑七,只要能黑的都黑了,这确实是太难以让人接受。
今年刚刚4-0横扫了湖人,让我对德克开始转变了看法。我似乎觉得不差那么一点了,当然这和小牛最近两年建队思路逐渐理性也是有关系的。怎么讲呢,我曾经嘲笑过他、讽刺过他,也曾有过“这个人将会被人所遗忘”的言论,现在我能说的就是“对不起,德克·诺维茨基。”我收回所有对你不好的言论,祝福你和你的球队能够获得成功,不再像过去一样遭遇总是差那么一点点就成功的失败。祝你好运。
生涯1次总决赛、2次分区决赛。1998年选秀首轮第9顺位。
6.杰森·基德 (无)
他已经三十八岁了,喔,天啊。还在联盟混的人里面,应该只剩沙奎尔·奥尼尔、柯特·托马斯、格兰特·希尔能够比他的年龄更大。但是他们三位都已经处于半退休或角色球员的状态,而基德这个被人称做“老妖”的家伙刚刚做了一件横扫卫冕冠军湖人队并且主防科比·布莱恩特的壮举。再强调一次,他三十八岁了,三十八岁。
他似乎更像是一个怪杰,年轻时候才华横逸却离经判道打老婆。也曾在约翰·斯托克顿与加里·佩顿的夹缝中生存。他是世纪初太阳队打造号称最具有天赋的震撼组合“后场2000”之一,却又在不久之后被送到一支常年钓鱼的东部鱼腩队,最不可思仪的是当赛季他就把这支鱼腩队带到了总决赛,OMG。而且一年不过瘾,要连续两年,OMG。在球场上,他是无可争议的指挥官,他运筹帷幄统领着新泽西网把持着东部的新势力,需要知道的是,他统领的是马丁、杰弗森、基特尔斯、柯林斯等等这样的人,虽然不算平庸,但绝不是那种可以大干一番事业的人。
虽然此后活塞崛起,基德逐渐变老,篮网在东部的统治力已不在,但他却不声不响悄悄的爬上了NBA历史助攻榜的第二位。要知道第一的可是约翰·斯托克顿这样一个常年有挡拆配合的金牌搭档马龙的家伙。当然这都是到小牛之后的事情。在小牛,他的得分不再像七八年前那么犀利,但是他控制比赛节奏的境界已经高深摸测,毕竟一个优秀的控卫到了三十八岁这个年纪,早已经成精成仙。
如今基德与诺维茨基率领着小牛向着他们内心深处的目标迈进着,他们也曾经走过这条路,他的那一年他三十岁,他的那一年他二十九岁,他们都失败了。这一年他三十八岁,他三十三岁,时间真的不多了。
生涯2次总决赛、1次分区决赛。1994年选秀榜眼。
7.阿伦·艾弗森 (无)
不以成败论英雄,这句话套在他的身上再恰当不过。他是一个现象级的人物,他的出现颠覆了很多传统篮球理念,他的出现从某种角度讲丰富了NBA的篮球文化。但最重要的是,他一手推翻了东部的旧势力,在新世纪让东部进入新的时代,甚至我们可以这样讲,是他改变了东部。
早在公牛王朝时期的东部,艾弗森就凭借自己的个人魅力获得相当多的簇拥者,至于那个晃过迈克尔·乔丹的片段已经被说得要吐了。他桀骜不逊、心高气傲,俨然就是新人类的代表,1米83的身材在篮球场上不断创造着奇迹。他也用事实在相所有人证明,小个子也是可以打NBA的,而且还会成功。是他带领着费城76人事隔八年后重返季后赛,要知道上一次费城打季后赛还是查尔斯·巴克利的时代。虽然公牛王朝已经不再,但东部仍然被尼克斯、步行者、热火所统治。经历了连续两年东区半决赛被步行者淘汰的命运后,阿伦·艾弗森主宰了命运,他亲手终结了步行者,从他们身上迈了过去,他创造了历史,是他领导了十年前的那次东部改朝换代,彻底结束了先后长达十年的公牛、尼克斯、步行者、热火对东部的绝对统治。
可惜,他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成功者。他推翻了旧的秩序,却无法建立、巩固新的势力,很快新泽西便取代了费城的地位。逐渐他头上的光环不再,人们开始对他的缺点品头论足,他似乎不再是费城人眼中过去的那个他了,但我相信他还是那个真实的阿伦·艾弗森。我想他一定愤怒过、失望过、反省过、改正过,但我更认为他在经过这一切后一定明白,如果他真的改正、反省,那么他就不再是阿伦·艾弗森。或许正是因为他的天性才能够使得他以1.83的身高在NBA取得成就,相反这常人所认为的缺点恰恰是他的优点。所以,他选择彻底的离开。
只是现实是残酷的,竞技体育更多的要依靠成绩进行讨价还价,说到底一切都是生意。阿伦·艾弗森注定是一出NBA的悲剧,我想说这出悲剧谁都没有错,这似乎就是注定的。
生涯1次总决赛。1996选秀状元。
8.克里斯·韦伯 (无)
他来自名门密西根,他是一个优雅的国王,他改变了大前锋很多传统的理念。他让人们知道大前锋不一定都要像以前一样以铁血、彪悍、硬汉、粗旷著称。大前锋也可以很有艺术气质,也可以如此华丽,华丽的让你流泪,就如同看着迈克尔·杰克逊在舞台上让人惊叹的表演一样。
93年进入联盟后,他在勇士队匆匆度过一年便被送去华盛顿子弹。在效力的四年中,他能够送出场均准20+10的成绩,只是一方面受四大豪强的压制华盛顿无出头之日,另一方面是韦伯无法在华盛顿彻底证明自己的能力。98年加入国王队可以说是克里斯·韦伯这一生中最英明的决定。他与迪瓦茨的内线配合简直达到出神入化的程度。随着连续输给湖人后的连续补强,国王终于在02年达到了队史的颠峰(如果上古时期的皇家队不算的话),他们不但成为了太平洋赛区的霸主(意味着压制住湖人),同样也领跑全联盟。国王队那种水银泄地行云流水般的进攻真得是让人沉醉的一塌糊涂,恕我语言能力不足,无法用词语来形容看过那种进攻后内心澎湃的感觉。当然,如果关键时刻进攻点能够集中一些、明确一些,防守要是能再好一些,还有那个该死的运气能够好那么一点点,某人能够那什么一些,历史将会被改写的更彻底。只是,事实没有那么多如果。
运动员一生的敌人不是对手,是伤病。克里斯·韦伯也未能逃过这一劫。严重的膝伤延缓了他的移动速度,摧残着他的意志。他不再是过去那个优雅的、高贵的、让萨克拉门托人景仰的国王。虽然他暗地里曾抱怨过萨克拉门托的球市和规模不够吸引人,也曾含蓄的萌生过去洛杉矶的念头,但他还是选择留下。可有些事情只是一相情愿,萨克拉门托抛弃了他。他被送去了费城,那个同样也是一团糟的地方,与同样也是心事重重郁郁寡欢的艾弗森走到了一起。当然最后的结局还是失败。
从哪里来回哪里去,短暂在底特律逗留的韦伯返回了金州,这个事隔15年的故地。然后他选择潇洒的离开、微笑的离开、从容的离开。
我狠狠的说一句:“斯特恩,你丫欠他一个冠军!”
生涯2次分区决赛。1993年选秀状元。
9.史蒂夫·纳什 (无)
他不是美国人,他大气晚成,他是跑轰大师,他越老越成精。96年进入联盟的纳什,先后在太阳和小牛队跑了四年的龙套,一直到26岁才在唐纳德·尼尔森的手下获得重用。从这一点上看,纳什与控卫的宗师约翰·斯托克顿可谓同命相连。在小牛的时期,他与德克·诺维茨基、迈克尔·芬利合作,在疯狂老板马克·库班与疯狂科学家尼尔森的领导下,让达拉斯小牛在德克萨斯州彻底疯狂了。那支小牛是彻头彻尾的疯狂,尤其板凳上还有范埃克塞尔这个“范疯子”。只不过那时的纳什的失误总是让人厄腕叹息。
他离开达拉斯,有人说他是为了钱,有人说是库班不喜欢他,还有人说是纳什不喜欢达拉斯。但无论如何,事实上库班没有匹配菲尼克斯为纳什开出的合同。以至于尼尔森在失去纳什之后也曾伤心了许久,尤其是老先生亲眼看到纳什在菲尼克斯领导的快打旋风后,更是愁容满面唉声叹气。
在我个人看来,我觉得纳什与德克看起来很融洽,似乎在场上并不兼容。当纳什在小牛时,总觉得像多点什么东西。等到纳什去到太阳之后,一切都明显的体现出来。太阳给予纳什的不只是大合同,还有绝对的领导权、出手权、分配权,小斯不需要持球进攻也给予纳什最大的发挥空间。而太阳也为次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自1993年巴克利之后再一次拿到62胜的成绩,要知道纳什的到来为太阳直接提升胜场达到33场。同时在奥尼尔东游迈阿密、森林狼三头怪沉沦后,太阳成功的崛起成为西部继马刺、小牛之后又一股强大的势力。
虽然这样或那样的因素导致太阳最终都未能在西部突围成功,但是德安东尼与纳什携手创造的快打旋风理所应当的获得了应得的尊重。也许以后的联盟更加看重戒指,纳什这种跑轰的篮球艺术将很难再出现。三十七岁的纳什依旧在菲尼克斯坚守着,或许只是为了单纯的篮球,享受篮球的快乐。
生涯4次分区决赛。1996年选秀首轮15顺位。
10.昌西·比卢普斯 (2004)
我想了又想,想了又想,想了再想,还是决定在这最后一个名额上填上这个名字。或许他不是一个真正的巨星,他的确草根了一些。但是这个人的的确确改变了这个十年联盟的格局,如果没有他,联盟会是又一个样子,F4湖人或许不会解散,西强东弱的时代可能还会继续。这个是我们必须要承认的。
早年颠沛流离的比卢普斯像极了明朝皇帝朱元璋发迹之前的经历。到哪都是匆匆过客,不招人待见,自己也闷闷不乐。通常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但凡如此人物都会干出点经了个天动了个地的大事业。拉里·布朗欣赏他,给他机会,事实上他也把握住了,还把握得那么潇洒,那么的震撼。其实活塞也并不是一帆风顺,毕竟东部新泽西网的统治力还在,只有迈过新泽西,活塞才能干点大事业。头一年就被基德给横扫了,第二年半路捡到了人见人怕的刺头“天尊”华莱士,活塞就开始干大事业了。
在当时,活塞五人昌西·比卢普斯、理查德·汉密尔顿、泰夏安·普林斯、拉希德·华莱士、本·华莱士被看做是一个整体,不存在谁主谁辅。有的人说大本是核心,有的人说昌西是核心,有的人说天尊是核心。在这我不想争论谁是核心的问题。活塞做为这个十年东部最稳定、团结、持久的强悍势力前后存在了七年且连进总决赛一次夺冠。这个十年如果没有他们一个位置,无论如何是说不过去的。然后04年FMVP给予了昌西,在昌西离开之后活塞立刻跌出东部顶尖集团,不能说昌西一定如何,但他的作用从这一点也能够看得出。
如今天尊已经不在,大本已经沦落,普林斯与汉密尔顿也都准备各奔前程。这支活塞也早已成为回忆,身在大苹果城的昌西在伤好之后的下个赛季能够再一次回到自己在活塞时期的状态么?我希望他还可以。
生涯2次总决赛,1次总冠军,4次分区决赛。1997年选秀探花。
这个十年的联盟并不是只有这十个人,在如何确定这十个人的时候,我也曾反复权衡、琢磨,该选谁不该选谁,毕竟要选出的十个人是对整个联盟十年格局走向产生巨大、深远影响的人。但对于欣赏、喜欢篮球的人来说,胜利也并不是唯一的。同样十年这个不长不短的岁月中,NBA这样一个联盟决不可能只出现十个人。我只能忍痛将雷·阿伦、拉希德·华莱士、文斯·卡特、保罗·皮尔斯、罗伯特·霍利、马努·吉诺比利、杰梅因·奥尼尔、本·华莱士、格兰特·希尔、特雷西·麦克格雷迪、拉特里尔·斯普雷维尔、格伦·罗宾逊、杰森·威廉姆斯等等等等的名字写在这里。每个人的心中都拥有属于过去十年的回忆,同样那也是属于我们共同的回忆 —— 后乔丹时代
--
FROM 219.23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