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中国篮球反思选材问题上的过度追求高大化,但是大个球员现在依然是各俱乐部选材时最抢手的。对此,北京俱乐部副总经理袁超表示如果有骨龄测出来很高的球员,各俱乐部肯定要,不过十岁、十一岁测出来的结果会有一些误差,而小个子要打出来必须下很大的功夫,同时整体素质也要很高。
“现在全国各俱乐部都是这样,如果有骨龄测出来很高的球员,肯定要,不管是哪的。不过骨龄是要等孩子大一些测才好,十岁、十一岁测出来的结果会有一些误差。像当年的宫鲁鸣(1米72),现在的李学林(1米74),可能几万、几亿人里就出那么一个,这种本身比较矮,还能打出来的球员,必须是特别喜欢篮球,而且下了很大的功夫才有可能。我觉得宫鲁鸣和李学林这样的球员,虽然身高不高,但是整体素质是很高的,换句话说即便他们不打篮球,干什么也都能成功。”
此外,一位南方俱乐部的经理表示:“我们去选材的时候,很多都是十岁、十一岁的小孩,这些孩子当中有些人根本没打过篮球,更不用提基本功了,我们就是看骨龄,如果一测骨龄,这个孩子可以长到2米10,或者2米15,那不用说,肯定要了!技术基本功什么的,以后再练。这是一件很尴尬的事情,因为在全国选材,有时候我们对这些球员不了解,所以最重要的标准,就是看骨龄。要是一个孩子的骨龄是1米90,或者更矮,我们怎么选?谁能保证他将来可以打出来?”
[新闻来源:北京青年报]
--
FROM 124.4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