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区最闷的球队遇上西区最闷的球队,整整两小时我像被厚重的棉被裹住了头,闷
!透不过气 …… 渐渐的,电视机屏幕化作两个脑壳的形状,一个三七分头,一个
秃头,怒目对视,背景音效是哐哐打铁。闷!广告时间好像课间10分钟,裁判暂停
的哨声听起来相当舒爽。
-----------------------------
前几场赛后论坛热门的话题是“姚明VS裁判”。我曾经几次骗到过公牛比赛的场地
票(篮板下方,摄影师身后一排),从那个视角,球员移动的速度比电视上快的多
,身体对抗带来的视觉冲击力也更猛烈,三秒区内就好像是一部劣质的美产恐怖片
,赤裸裸却极有震撼力。如果严格按照规则,毫不夸张的说,每一个攻防动作都是
犯规 ―― 上篮球员不拿球的那只手必定压在防守者的腰上,而防守者也必定是一
手封盖,另一手往下猛拽对方的背心。换句话讲,要是为了每一个哨子斤斤计较,
比赛真就没法打了。
所以NBA流行着一种说法 ―― 裁判会根据每个球员的特点“主观”吹罚。当Bruce
Bowen断球时,裁判自然会想到,一:Bruce是个超级防守球员,这个断球也许是
干净的;二:如果我不吹,大概观众球员同僚上司都不会计较吧,被Bruce Bowen
防死又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三:除了防守,可怜的Bruce还剩下什么呢?他也要
养家,放人一条生路 …… 嗯,第三条是无稽的,但我们无法否认这种“主观”哨
的存在,就像我们无法否认去年Ray Allen成功的新闻造势是季后赛第二轮Bruce
Bowen遭到犯规困扰的主要原因。Phil Jackson也精于此道,但招式用的太多,大
多数裁判已经免疫。
每一场比赛前裁判要开例行小会,决定今晚的判罚尺度和注意事项,重大比赛前联
盟官方甚至会给裁判提出指导意见,比如上赛季著名的“范甘迪10万刀”事件。一
旦判罚尺度确定,三名裁判会公平执行它,但这尺度本身却可能偏袒对阵某一方(
05总决赛再明显不过,哨子一松活塞就赢球)。
如何判罚姚明?那种尺度适合姚明?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也许我们该问:姚明到
底是个怎样的球员?肌肉型还是技术型,是否主动制造身体接触?是否喜欢强对抗
的比赛?一旦这些问题有了答案,裁判就会对“姚明风格”有一个明晰的定义,从
而“Let him play his game(让他打出自己的风格)”。
Mutombo大叔的肘子是件危险物品,但我们什么时候见过裁判为此吹他技术犯规,
恶意犯规?之前NBA还有一双更鲁莽的肘子―――Bill Cartwright,曾经把大梦从
球场直接打进急救室。然而裁判很少吹他肘击犯规,因为联盟公认那是
Cartwright的“风格” ―――他的上肢动作就是那么笨拙不协调,绝非有心害人
,无心砸到请自认倒霉。但同样事情如果发生在Ron Artest,Danny Fortson身上
呢?
姚明还没有自己的风格。新秀年身材单薄的他靠技术灵巧取胜,后来打法越来越偏
重力量和对抗,但因为体力,战术,心态,判罚等等原因,他没有每场比赛都运用
自己310磅的身躯惩罚对手,许多时候呈现“技术型”,“偏软”的印象,客观上
给判罚造成了误导。当哨音响起,姚明惊诧,球迷愤慨,质问裁判:“你们到底怎
么判的?”,裁判可能也在反问:“你到底想怎么打球?”。说到底,吹哨不是一
种科学,而是感觉。与其期待绝对的公正,不如直接开口说:“嘿,这是我的风格
,请调整尺度,让我尽情发挥。”
--
FROM 221.6.19.*